依据龙砂太极命门思想膏滋方“治未病”诊疗方案
2024年10月19日

阅读次数: 次

    龙砂膏滋方具有“顺应‘冬至一阳生’思想,培补命门元阳;讲究阴阳互根,善于阴中求阳;结合五运六气,顺天因时制宜;注重熬膏技艺,制作工艺精良”四大特点。具体拟定龙砂膏滋方应遵循如下:
    (1)、龙砂膏滋方配料,一般除去胶类饮片总量在2500g-3500g之间,可以出2公斤以上膏;饮片数量控制在25味左右。胶类的用量,一般不超过250g,偏于温阳则鹿角胶多于龟板胶,偏于滋阴则龟板胶多于鹿角胶;阿胶一般为95g-125g之间。为减少霉变及影响口感,诸如核桃肉等“南货”尽量少用。收膏的辅料,蜂蜜一般500g,冰糖400g-500g,饴糖700g左右,元贞糖200g-300g不等,根据个人口味微调,也可无糖收膏;
    (2)、关于儿童和三高人群能否服用膏滋方的问题,回答是肯定的。从临床实践看对于小儿容易出现反复感冒、扁桃体炎、哮喘、过敏性咳嗽、久咳不愈、厌食、遗尿、发育迟缓、多动症等,用膏调补,多获佳效。小儿吃膏滋,一般多兼顾治疗目的,同时要考虑儿童生理特点,多在资生汤基础上加入孔圣枕中丹,玉屏风散、六味地黄汤,或左归丸等为打底方。关于胶和饮片剂量,学龄前儿童剂量相当于成人量的1/3,学龄后儿童相当于成人量的1/2,糖类用量和成人相当。三高人群多用首乌延寿丹为打底方,至于糖类选择,如血糖高则选择元贞糖、木糖醇或无糖收膏。
    (3)、关于开路方,目前流行两种说法,一是“试药”,也称“探路方”,即将拟配置膏方的药物,按一定剂量折算,作为汤药服用,看人体适应与否,然后再配置膏方,以免不适,浪费药材;二是“清理肠道”、健运脾胃,以作开路之资,便于更好吸收。龙砂膏滋方的开路方具有特定作用,就是便于更好地顺应秋收、冬藏的气化趋势,冬季阳气潜藏,万物多静少动,纷纷养精蓄锐,人类亦要顺应自然,藏精纳气,加强命门元精的储备。如2015年五之气,主客气都为阳明燥金,燥热之象也明显,临床多见脉象浮弦,阳明不降,冬脉不藏,故多用《三因方》苁蓉牛膝汤(苁蓉 熟地黄 牛膝 当归 白芍药 木瓜 甘草 乌梅 鹿角 生姜 大枣 )作开路方,以便阳气更好地降、“阖”。
    (4)、目前一些膏方的服用是不讲究时间节点的,甚至出现了“四季膏方”,而龙砂膏滋的服药时间是有讲究的,首先取药后要伏火,否则容易上火;其次要顺应“冬至一阳生”的思想,当然也不必拘泥于就在冬至这一天,如天气相对冷可以在冬至前服用,如天气相对偏热可在冬至后服用,过早服用可能会出现上火症状。
    (5)、擅用运气学说,注重调“天人关系”,以期“必先岁气,勿违天和”,是龙砂医家的独门绝技。2015乙未年,中运为岁金不及,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早在今年初顾植山教授就对今年运气特点做过预测,认为上半年寒热的变化会比较多,冬季会较冷,“寒冬”的可能性大,事实确实如此,但是今年小雪后寒潮骤降,造成火气内郁的现象,加之明年易出现“寒甚火郁”之会,故应注意附子等辛燥药物使用的量;既往有见过膏滋中附子量400-500g,今年的膏滋中见到的熟附片最大量仅见100g-120g。
    (6)、重视明年的伏邪之气。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云:“医必识得伏气,方不至见病治病,能握机于病象之先。”以防患于未然,真正体现中医“治未病”优势特色。明年丙申岁,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中见太羽水运,岁水太过,气化运行先天,丙申岁半之前,少阳相火主之,若火淫胜,则温气流行。水运太过,少阳在上,炎火乃行,阴行阳化,寒甚火郁之会也。加之2015乙未年为金运不足,炎火流行之纪,五之气主客气均为阳明燥金,至小雪交气后出现大范围骤然降温,火气内郁,近似寒包火,如2016年火邪引动内伏的热邪,发病将会偏重,正如薛瘦吟尝言:“凡病内无伏气,纵感风、寒、暑、湿之邪,病必不重,重病皆新邪引发伏邪者也。”当做未雨绸缪。陈无择《三因方》中有升明汤(酸枣仁生、熟各半 、车前、 紫檀香、 蔷薇、青皮、半夏、生姜、甘草)一方。缪问解此方曰:“ 是岁上为相火,下属风木。……。枣仁味酸平,……熟用则补肝阴,生用则清胆热,故君之以泄少阳之火。佐车前之甘寒,以泻肝家之热。司天在泉,一火一风,咸赖乎此。紫檀为东南间色,寒能胜火,咸足柔肝,又上下维持之圣药也。风木主令,害及阳明,……蔷薇为阳明专药,味苦性冷,除风热而散疮疡,兼清五脏客热。合之青皮、半夏、生姜,平肝和胃,散逆止呕。甘草缓肝之急,能泻诸火。平平数药,无微不入,理法兼备之方也。”今年膏滋方中多取升明汤之意。

特色疗法
页面版权:陆曙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