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工作室简介 专家简介 工作室成员 相关科室 学术思想 临证经验 联系我们 返回主站
 
 

 

工作室简介
专家简介
工作室成员
相关科室
学术思想
临证经验
联系我们

    辨证施治善调气机
    吴师认为百病皆生于气。气机的升降出入保证脏腑正常的生理活动。气贵顺,血贵行,气血调和,百病无生;气不顺则血不行,气血不和,百病丛生。气机郁滞升降出入失常,则可导致水和津液代谢障碍,湿、饮、痰、瘀应运而生。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转输,肾主蒸腾开阖,肝主升发疏泄,脏腑气机失调,水饮内停,湿聚成痰,气滞血瘀。水饮、痰浊其质粘稠滞涩,最易阻遏气机,气机失调又易再生痰饮。
    吴师注重调畅气机,常以化痰与顺气同行,行气与利水并重。常用半夏、陈皮、川朴、桔梗、苏子等化痰理气之类药。脾虚湿盛者,选用霍香、佩兰、川朴、半夏、茯苓芳香化湿;脾虚水肿者用黄芪、防己、白术、茯苓皮等,且配枳壳、青皮行气之药;宣肺利水用麻黄、杏仁、苏子、葶苈子。肝郁气滞小便不利者,药用柴胡、香附、乌药、王不留行、车前子、猪苓、桂枝等,清利与调气并用,不治水而水自利。
    吴师重视疏调肝气,认为气机怫郁,以肝气为首。如肝郁气滞,则可化火上扰心神,气滞血停而成血瘀,木火刑金,肝木乘脾,横逆犯胃。治宜疏理肝气,调畅气机。治疗时辨清病机病位,明确气郁有无化热、致瘀,是否虚实夹杂,运用疏肝之药。若病在胸胁,或胀或痛,选用柴胡、郁金、香附;病在脘腹痞胀、嗳气则舒者,常用苏梗、陈皮、木香、沉香之类;胀痛在少腹为主者,常投以乌药、茴香。肝气上犯头目,头痛而胀,常用桑叶、白蒺黎、川芎。心肝气郁,夜不能寐、精神恍惚者,配加合欢皮、茯神、菖蒲、龙齿等。若肝气犯胃,脘胀胁满、恶心呕吐者,用旋复花、苏梗、竹茹平肝降逆;肝火犯胃者用左金、山栀清肝和胃;肝胃阴虚痞满者,用白芍、沙参、麦冬、生地柔肝和胃。
    气虚为病,每兼气滞,补气之剂,尚有滞气之患。吴师诊病之时,注重标本兼顾,补气同时配以行气之药,使其补而不滞。例如脾虚气滞之证见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神倦气怯,则用补益脾胃之党参、白术、茯苓、黄芪、甘草,同时配以陈皮、枳壳、木香、砂仁等行气通降药物,使脾胃之气健旺,气滞得行。又如肺气虚者,参芪、甘草酌配杏仁、苏子,补肺又兼行气,肺气利而喘咳平。心气虚者,益气养心方中配加柴胡、郁金、桂枝、枳壳等,心气调畅,其虚自复。肾气虚者,补益肾气方中选加乌药、肉桂、茴香等品,使气机得化,肾气自旺。此外,注意调气不忘和血,气为血之母,气行则血行,气郁则血停,调气不忘和血。初病在气,以调气为主;久则入络,必佐以行血之品。如冠心病心绞痛见心气虚、心脉瘀阻时,用黄芪、党参补益心气,以郁金、丹参、降香、三七理气活血通脉,以达气血流畅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