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四地
不同的点位,同样的坚守
不同的身影,同样的决心
致敬!
4支核酸采样队,90名队员
4月4日凌晨首次出发的上海队
截至目前,上海采样队已完成11次当天往返采样工作,许多次凌晨三四点出发,持续工作到半夜才返回到无锡驻地休整。
队长沈丽娟带领队员们不断刷新工作记录,队里无论是年过五旬的“抗疫老兵”,还是年轻的小伙姑娘,不叫苦不叫累,面对工作个个活力满满,既心疼又自豪。
近几次采样中,为了确保应检尽检,队员们为那些不便来到采样点的上海市民提供上门采样服务。有了“新装备”,小伙伴们骑着电动车穿梭在上海的小巷中,忙里偷闲看着路两边的风景,也算是给眼睛“度度假”。
4月11日凌晨首次出发的苏州城区队
这支几乎都是90后的青年突击队,起过早,贪过黑,躲过风,冒过雨,19天的守护,无一日休息,奔走于苏州各个城区,共完成采样9万多人次。
队里的缪佳伶最年轻却也最坚强,在整整连续2周的工作导致休息不足,诱发了颈椎病,强烈的眩晕让她几乎站都站不住。队友们劝说她休息一天,但她坚持不给大家添麻烦,带病上阵,任务完成后从防护服里“钻”出来的她,实在忍不住吐了出来,着实让人心疼。
为了让白天因工作无法及时采样的市民都能采到样,采样工作结束后,总会轮流留下一两名队员“加加班”。因为白天要上网课,“黄老师”的女儿都是晚上7点半之后才来采样,连着几日都碰到我院的队员,小女孩用自己攒了好久的零花钱买来一束鲜花,特意送给帮助他们的大白姐姐,希望繁花点点能为队员们枯燥重复的工作增添一丝乐趣。
4月14日首次出发的昆山队
4月23日,这是昆山采样队支援的第10天,连续10个日夜,20名队员每日坚持往返无锡和昆山,仅仅路程每天就要6个小时,终于迎来了第一个休息日。
“有队员身体突发不适,需要我们派出3名队员补位,谁能去?”难得的休息又被临时任务“叫停”了。“我去!我去!”群里的报名争先恐后,最终郁丹、胡云鹏、袁浩栋三名队员开启了第10天的采样。
胡云鹏先后奋战两个点位,完成了600多人次的采样,尽管当天的温度并不高,但连续作战,让这个“白墩墩”也有些吃不消,每抬一下手臂都是一阵钻心的酸痛。其实在“转战”途中,可以稍作休息,但胡云鹏没有片刻耽误,到了点位上,即刻变身大白,继续采样。
4月25日守卫“家门”的锡山队
下午3点,接上级通知,医院再次发出紧急“动员令”,抽调10名队员即刻支援锡山采样工作,时间紧迫,5点钟准时出发。
这10名队员,有的取消休假从家中赶到医院,有的直接在岗位上和同事交接工作,连个人物品都来不及收拾便踏上征途。
到达点位后,抗疫经验丰富的队长张科红再三叮嘱大家做好防护措施,队员们便纷纷投入工作。这是一批新组建的队伍,大部分人并没有太多的经验,但面对着当晚的无锡风雨交加,大家依然很给力,顶着淅淅沥沥的雨,听着采样棚外呼呼的风,个个奋战至深夜12点左右。10名队员分散在4个点位上,平均每个点位要完成3000人次的采样量。
隔日,队员们顾不上休息,便动身前往学校里开始新的采样工作;夜晚,华灯初上,又从学校转战社区,从阳光直射到星光加身,无数次抬手和耐心引导,结束工作到家后已是凌晨。
岁月静好
是因为有你们负重前行
平凡生活背后
承载着你们的默默付出
感恩,盼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