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场战“疫”打响
援沪开展工作已经一月有余,医疗队的队员们已逐渐习惯了舱内节奏快、强度高、压力大的救治工作,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大家不仅仅是日夜相处的同事,更是亲密无间的战友。
随着抗疫工作逐渐进入“下半场”,队员们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考验,不论是4月下旬部分队员转到亚定点病房开展工作,还是4月底抽调15名队员支援定点救治医院,抑或是5月上旬二楼舱区合并,全体队员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以坚定的决心打赢抗疫守“沪”战。
巧用中医手法治呃逆
一个多月来,队员们用中医专业技术给患者带去了一次次“惊喜”!
这天,张燕敏在查房时,发现一位患者呃逆不停,一问得知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两天之久,频繁持续的呃逆让患者极度不适,她便将这一情况告诉了护理组长张淑平。张淑平再一次发挥自己的“强项”,立刻用指腹按压、按摩患者的“天突穴”并配合上耳穴压豆。
仅仅过了两小时后,患者的呃逆被止住了!“没想到,中医院的大白用一根手指、几块胶布就让我止住了!舒服极了!”患者连连竖起大拇指称赞中医好、医护人员技术强。
“锡”心照料危重患者
目前,队员们负责B1-1F-3区,又接管了140张床位,其中包括100张亚定点床位。随着方舱“升级”,接诊了更多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新冠普通型患者,队员们的工作强度、难度也随之“升级”。
进入新环境,“身经百战”的队员们迅速适应工作节奏,用队员们的话来说“上海的每一天,大家都在学习。我们不仅要能打仗,也要会打仗!”他们充分利用各种碎片化的休息时间,重复着应急演练、呼吸机、除颤器等各种抢救设备的练习,以备不时之需。
近期,舱内收治了一位78岁的患者,老人家没有既往病史,自觉身体素质不错,本想着过渡几天就能回家,但是进舱后却出现持续高热,完善CT、血气分析等检查后,被判定为重症。知道自己的情况后,患者又紧张起来,队员们在积极地抗病毒、抗凝、俯卧位通气等治疗同时,还为其提供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让他一颗悬着的心放下来,安心地配合治疗。
还有一位54岁的患者,尽管年龄不大,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由于心功能较差,进舱后出现了胸闷、心慌、气喘等症状,在有限的医疗条件下,队员们加强监护,寸步不离,轮流守护,并及时组织心血管专科医生线上会诊,针对病情,及时处理。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出舱前还手写了一封感谢信表达谢意。
看着一批批患者病愈出院,回家团圆,队员们也士气大振,面对最后的战役,他们始终带着一鼓作气的信念感和集体拼搏感,展现无锡中医人的风采。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期待你们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