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脉象如何?”
“舌头伸出来,让我看一看。”
“最近感觉身体如何?
头发好像长出来不少......”
3月2日下午,一场特殊的远程会诊在市中医院举行。82岁的江苏省名中医赵景芳正隔着屏幕,与一名卵巢癌患者交谈。远离无锡1500公里外的香港东华医院,向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中医发出了求助。
这位患者是赵景芳早年的老患者,2006年发现卵巢癌,在赵老微调平衡理论的中药调理下,病情得到了控制,但目前出现了脱发、体虚等情况,寻求进一步调理。望闻问三诊后,迫于距离,赵景芳请对方搭脉回复具体情况,并与香港医生深入交流。几分钟后,赵老结合病史情况,为香港患者提供了后续诊疗康复的相关建议。
当天的市中医院远程会诊示教室济济一堂,赵景芳教授以及刚被评为江苏省名中医的尤建良、沈伟生,市中医院肿瘤科医生、赵景芳20多位弟子,老中青三代悉数到场。
省名中医们畅所欲言,结合临床经验,分享各自心得体会,给在场的年轻医生上了生动的一课。
医院副院长过忆也参加此次交流活动,过院长在总结发言时表示:赵老初心不改,为无锡中医药事业发展及人才培养作出贡献。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目前正处于机遇期,作为市属三甲公立中医院,我们要敢于勇挑重担,大力弘扬发展祖国医学,既要传承精华,又要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助推健康无锡建设。
赵景芳和香港的缘分要从多年前说起。2002年,退休后的赵景芳作为“香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的交流专家派驻香港东华三院工作。在香港,来找赵景芳求诊的大多都是西医已经判了“死刑”的晚期癌症患者。她运用微调平衡法,让香港西医同行惊叹夸赞,也成为香港第一个被批准进西医病房查房的中医师。2016年,赵景芳回到故乡无锡后,依旧有不少香港乃至东南亚的患者不远千里,赴锡求诊。至今,香港东华三院的医生还是习惯要与赵景芳分享治癌经验。
82岁的赵景芳非常重视年轻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长期坚持临床带教,以言传身教提携后学,在无锡和香港培养了一批中医药骨干人才,如今依然坚持每周在无锡市中医院坐诊。
1985年,46岁的赵景芳回到家乡无锡,在市中医院创办了肿瘤科,并创立了“中医微调平衡治癌法”。该疗法不仅仅着眼于肿瘤局部情况,更加立足整体的综合治疗,借助较少药味、较轻药量的中药,改善机体内环境,调动激发机体潜在的抗肿瘤能力。在赵老和学生们的多年实践中,越发完善,研发的一批独特有效的治癌妙方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无锡、长三角,甚至全国,都打响了口碑。“微调平衡治癌法”影响着医院肿瘤科几代人的发展和前行,如今仍在代代传承。
近年来,市中医院肿瘤科在微调平衡理论基础上,扶正与祛邪并举,内治与外治、辨证与辨病结合,积极运用中医药、化疗、介入、免疫、心理等中西医并举治疗手段为肿瘤患者带来福音。目前,科室已创建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江苏省中医示范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