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走进了市中医院的道德讲堂现场,尽管已近90岁高龄,但老人用自己听到的、看到的、经历的、牢记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为后辈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致敬模范人物
无锡市中医医院退休党员
无锡市抗美援朝勋章获得者
徐克瀛
听故事 学党史
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这位经历了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的老人显得有些激动,在她的故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位老人对祖国深沉的爱与期望。
1933年,徐克瀛出生于新加坡的华人家庭,从小接受爱国教育。为躲避战火,年仅6岁的她随家人从广东一路逃到重庆。奔波途中,路有饿殍、满目疮痍、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切都深深刺痛了她幼小的心灵,但中国军人的英勇刚毅也在她心里埋下了火种,小小的女娃便立志要为祖国和平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朝鲜内战爆发,年仅16岁的徐克瀛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军,她踏过鸭绿江,来到战场,成了一名“能战斗的文艺兵”。当她讲到自己的班长舍生忘死从敌机下救出自己,当她讲到一名拉手风琴的同志右手被炸断却坚持用左手为官兵们演出,当她讲到在一次排练中被击中的战士在弥留之际一心惦记的还是向祖国慰问团汇报演出……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徐克瀛老人几度哽咽,台下的医护人员也不禁动容。
在分享中,徐克瀛多次强调,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年轻人一定要多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因为只有学习历史才能看得远,只有牢记历史才能走得远。
谈感悟
听了这堂特殊的党课,团委副书记陶然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感悟。
原来在那个时代,有这么多才华横溢的青年,为了祖国,投笔从戎,毅然奔赴前线,甚至将生命留在了广袤的战场。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一代,虽然不用再和敌人拼刺刀,不用流血牺牲,但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永远不能忘、不能丢,而应该成为激励自己前行的强大动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战争年代,无数能人志士为了心中的祖国而献出年轻的生命,那么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也要练就过硬的本领,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司其职,为建设国家和民族富强做不留名的“螺丝钉”。
诵经典
6位来自医院不同岗位的青年职工代表共同诵读《木兰辞》《沁园春·雪》。他们用优美的《木兰辞》向与徐克瀛一样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冲锋陷阵的巾帼英雄致敬,他们用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雪》表达着青年们心中的那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更是当代奋斗青年的鲜明写照。
敬模范
院党委书记严雪峰向徐克瀛老人敬献鲜花,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要向徐老学习这种不怕苦累、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勇气,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能够担起使命,扛起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新时代的中医药工作者们更需要珍惜这个时代,勇于担当,接受历练,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为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