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 我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新闻中心 >> 内容阅读
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 我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为了加大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普及,2021年4月下旬起,我院紧紧围绕“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主题,结合上级行政主管单位组织开展的“中医药进万家”工程、“中医药文化六进”活动及“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行动,在医院内外策划开展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播和体验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

01“金匮课堂”江南小郎中

“‘刘氏骨伤疗法’是从蜜饯行走出的骨伤传奇。特色药物消肿膏,对于骨折、扭伤等造成的肿胀效果明显。纸质铅丝小夹板等固定器材也是刘氏骨伤疗法的精髓,它相比石膏固定透气性好,轻巧灵便……”在江南中学自主课程的特色课堂上,学生们正在专心致志地聆听医学博士邵阳主治中医师的介绍。4-5月,“金匮课堂”开设了3期非遗主题课程,分别宣传展示了“龙砂医学诊疗方法”、“刘氏骨伤疗法”、“杜氏金针手法”等3项省市级非遗技术项目,《中国中医药报》在头版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宣传报道。

 

02 “中医药非遗文化”在广场

“无锡丁氏痔科疗法和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京市中医医院丁氏痔科医术均源于扬州江都嘶马镇,传承至今已经有300多年了……”5月29日,在市二泉广场举行的“中医药进万家”工程启动仪式上,市民张老伯饶有兴致地在广场的“非遗文化展区”观展,看到“丁氏痔科疗法”展台前放置的特色药物、特色器具,忍不住拿起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认真听取黄华丽副主任中医师的介绍。“我才知道中医院居然有这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看看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啊!” 医院专门在活动现场设置了“致敬匠心”非遗项目展、“针推有道”传统技术展、“经典传承”特色产品展,宣传展示非遗保护传承重要成果。当天, 非遗展区累计接待市民近千人,有近百人现场体验了各类特色非遗技术。

03“中医药非遗文化”进校园

“龙砂医学流派发源于江阴龙山、砂山地区,是苏南影响较大的中医学术流派。五运六气作为龙砂医学的重要学术特色,其理论基础就来自于自然界的周期变化。一天有24小时,一年也有24节气。古人根据太阳光影的周期变化推衍出了24节气,又根据24节气的变化进行养生和农耕活动……”6月1日当天,非遗项目专科的青年医务人员把项目带进无锡市大桥实验学校城中校区和菱湖校区,开讲堂、设展台,让孩子们在校园里里牵手无锡的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别样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孩子用手书的海报,表达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

04“中医药非遗文化”进机关

“黄氏喉科疗法于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创立,到第八代黄冕群时已享誉全国。1986年,第九代传人黄莘农整理家传‘响声方’并加以多处改进无偿献方,开发了新一代‘黄氏响声丸’……”6月10日下午,“黄氏喉科疗法”传承弟子芦芸在滨湖区文化馆讲述黄氏喉科的故事,宣讲嗓音疾病防治的要点,指导民众体验磨药、吹口药等,给到场的群众带去了一场丰富的中医药文化盛宴,讲座吸引了约150人到场参加。

 

05“中医药非遗文化”上展会

6月19日, “2021长三角健康峰会(溧水)暨第二届中医药博览会在江苏白马农业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展会上,我院展出了“消肿膏”等非遗系列自制制剂、“五运六气养生周历”等非遗系列特文创产品等,吸引观展民众驻足停留。当天累计发放宣传材料近2000份,接待咨询500余人次。活动开展情况获中国中医药报、无锡日报等媒体报道。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5个传统医药类省市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医院将进一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遗传播普及离地,让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惠及更多百姓健康。(文化办)

医院总机:0510-88859999 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话:0510-88859999转21100 预约电话:0510-81008810 投诉咨询电话一:82757832 安全隐患监督热线:82757832 投诉咨询电话二:8008287999(座机免费电话)

订阅号

服务号

互联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10229589号-1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1050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地址: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湖滨路与中南路交汇处)   版权所有 无锡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