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中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召开工作推进会,收看了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视频会议,传达了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戴美忠在全市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的要求,对医院疫情防控各项重点工作推进作了再部署,医院全体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织密疫情防控网。
预检分诊,做好健康守门人
问询、测温、登记、查看健康码、陪送发热患者……我院将预检分诊作为防控的重中之重落实,强化预检分诊责任,优化预检分诊流程。在医院门急诊、住院部、发热门诊、体检中心、地下车库甚至楼宇之间的通道等多处都有专人值守。所有值班人员以一测二问三看(一测体温是否正常、二问是否有新冠疫情十大症状和流行病学史、三看健康码+行程码)不漏掉一例可疑。
看似简单的询问,每天却要反复提问5000余次,还时常会遇到不理解,甚至恶语相加。近日一位预检分诊岗位上的医生,因为坚持要查看患者家属的健康码,却迎来了愤怒的“拳头”,尽管如此,但这位医生仍然没有退却让步,用坚定行动守护着这道大门。
由于来院就诊的多数为老年患者,医院设立老年人专用的预检分诊通道,工作人员会耐心地帮助有需要的患者申请更新苏康码、填写纸质流行病学调查表等,为患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发热门诊,坚守抗疫最前沿
疫情突起,发热门诊又迎来了一波波的忙碌。这段时间,就诊量已经比往日多了五六倍,医护人员在30多度的高温中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忙得脚不沾地,面对增多的患者,他们不仅要做好常规诊疗处置,还要认真细致为患者做好解释沟通工作,安抚其配合治疗。为了增加发热门诊的防疫力量,医院统筹协调,选派诊疗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全力支援发热门诊,保障大家能够合理排班。
病区严控,爱心服务不“打烊”
疫情期间,我院住院各病区实行了24小时门禁封闭式管理,全面禁止一切非必要探视,原则上不陪护,对于病情危重确需陪护的,医院从去年开始就为固定的陪护人员发放唯一的身份标识——陪客腕带,而在当前疫情的特殊时期,为了不让患者和家属忧心生活上的不便或心理上的负担,医护人员默默承担起了患者的生活保障,将关心关爱、宣教呵护、心理疏导送到患者的病床前。
安全一米线,医患用心同守护
为了能够切实落实好排队“一米线”要求,我院实行了网格+志愿管理。当看到患者和家属形色匆匆,没有注意到脚下的标识时,院方便主动迎上,微笑提醒大家留心脚下的标识,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等候距离。随着近日核酸检测需求越来越大,机关后勤岗位上的同事也加入维持秩序的队伍,齐心协力管控好这一条安全线、生命线。
院感管理,严防死守堵漏洞
为了坚决防范院感事件发生,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对全院人员进行分类再培训,提高全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及能力;及时编写修订《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期间防护用品使用指引》,指导医务人员科学防护、有效防护;医院疫情防控督查组每日不间断对院内各区域个人防护、手卫生、呼吸咳嗽礼仪、一医一患一诊室认真检查,对医疗废物分类处置、物体表面清洁及消毒及污染区域终末处置进行检查指导;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个人防护。
核酸检测,顶住压力显成效
面对陡然增加的核酸检测,采样人员和检验人员都进入了马力全开、昼夜奋战的状态。按照上级要求,连续3天后常态化每周3天,数百名工作人员协调配合,每日完成在院工作人员及在院患者、陪护近5000例的样本采集;除此,还要完成日均1300多例的“愿检尽检”人群的样本采集,胳膊举酸了、腰腿站痛了,咬咬牙挺住!检验科、中心实验室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组建起一支核酸检测队伍,每日专班连轴转,在层层防护下分秒必争,为疫情防控赢得了宝贵时间!
全面摸排,联合督查再推进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医院将监督检查贯彻始终。对重点对象、重点环节、重点区域,开展了拉网式、密集式检查,建立“领导督导、专班巡查、科室自查、纪监督查”的四级检查制度,通过走一线、看监控、做访谈等方式从细节着手,查找漏洞,不留死角,对发现的短板问题“当场反馈、每日通报、即时整改”,能整改的即刻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创造条件尽快限期整改,确保疫情防控责任和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