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道一声辛苦!欢迎回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新闻中心 >> 内容阅读
道一声辛苦!欢迎回家!

欢迎!致敬!

3月27日下午三点半左右

载着我院援常核酸检测队队员

李萍、付俊和徐兵三人的大巴

缓缓驶出南泉高速口

自3月17日集结驰援常州后

他们按照省队的要求开展工作

9天共计完成80600管检测任务

今日,在外“征战”半月余的李卿

也已完成最后的工作

顺利返锡

临行前,常州市为他们颁发锦旗

并送上文旅感恩年卡等礼物

在大巴发车之时

常州人民列队欢送表示感谢

    李萍:多次援助外市 我永记初心

    面对镜头,李萍直言:“多次援助,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前行。”

    侦查尖兵李萍有着丰富的核酸检测经验,作为一名老将,不论是医院方舱工作、支援市定点救治医院还是援疆,她都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冲锋在前,“若有战、召必参、战必胜”,凭着一双火眼金睛从一管管样本中“揪”出病毒。

    在援常期间,李萍作为无锡医疗队的副领队,不仅要完成好自己的任务,还要协助领队做好日常管理,特殊的时期,再小的事情她都记挂在心上。她注重规范化管理,明确标本交接流程、优化内部流程管理、规范报告程序、严格防范污染,和全队上下团结一心,大家也热情高涨,配合默契,任务按照预期顺利推进。

 

    付俊:我们要展示无锡队的素质

    付俊是第一次参加规模核酸检测工作,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但是她扛下这份压力,不断跟队学习磨合,“这9天对我来说,收获真的很大。”

    收到通知时,付俊刚下夜班,得知需要组队赶赴常州,她立刻报了名。她的爱人也是一名急诊科医生,时刻站在抗疫工作的最前线,但当同事问起付俊,她却说:家中就我俩,孩子在住校,也没什么牵挂,此刻就让对彼此的思念化作战斗的勇气吧!

    作为其中一个检测区的组长,面对这个人员最多、很大程度上决定标本完成效率高低的核心区域,付俊深知肩上的担子之重,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她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与队员之间相互打气。即便一直上大夜班,日夜颠倒的工作节奏也令她更加一鼓作气,乐观道:“工作上,我们就是要'卷'起来,向别人展示无锡队的素质。”

    徐兵:很庆幸自己能为常州动态清零贡献力量

    徐兵和付俊同在二区,在付俊的眼里,徐兵非常能吃苦耐劳,累活抢着干,工作细致严谨,“多亏了他的配合和帮助,零经验的我才得以完成任务。”

    徐兵在队伍中的角色分工灵活机动,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哪里需要我,马上到!这份工作非常考验人,需要对整个操作流程十分熟悉,熟练掌握各个环节,这样才能够立刻进入工作状态。

    “在这10多天里,我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操作能力,我为自己能参与常州动态清零贡献力量而深感骄傲。”

    李卿:步履不停 我要持续战斗

    3月11日,李卿接到支援连云港的核酸检测任务旋即启程,抵连后立刻进入方舱,开始了与病毒赛跑的半个多月。19日晚,李卿又与队友转战常州继续战斗。

    援常工作期间,她主要负责样本处理区,身着防护服的她需要手持加样枪,一步步完成加样,再上机提取核酸。这样的动作对于她来说再熟悉不过,但在闷热的方舱里,每次工作都要持续6个多小时,防护服里汗如雨下,汗水流到眼睛里,也只能忍着刺眼的疼痛,一定保持加样稳定。

    “我们的动作越快越准,就能越快发现病毒。手虽会酸,但大家都不会歇,集中注意力在手头的工作上就会忽略这些不适感。”援常期间,李卿和队友们每天都需要完成1万管样本的检测量,直至完成最后的收尾工作才动身返锡。

    随着省外以及周边城市疫情的多点散发,这些检验“精兵”肩上的担子愈重,和她们一样,全院医务人员都做好了准备,随时服从组织调配,疫情不息,我们战斗不止!

医院总机:0510-88859999 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话:0510-88859999转21100 预约电话:0510-81008810 投诉咨询电话一:82757832 安全隐患监督热线:82757832 投诉咨询电话二:8008287999(座机免费电话)

订阅号

服务号

互联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10229589号-1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1050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地址: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湖滨路与中南路交汇处)   版权所有 无锡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