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医护人员,
也是一群普通人,
守望相助,共担风雨
舍小家为大家,
为了同一个目标:
构筑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特产现金都不要,只要你们赶快好起来
自4月4日以来,50名不辞辛劳、坚持8趟往返上海的“铁军”采样队员,他们硬朗的工作作风、高超的专业素质得到了上海市民的敬意,百姓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谢之情。
队员们每次星夜兼程、顶着烈日,6、7个小时不停采样,深深感动了社区的民警志愿者,这位民警辗转联系上我们队员,不仅用画笔记录下她们的工作状况,还表示要送一些自己新疆老家的特产聊表心意;还有一名老奶奶,在一次采样结束后,颤巍巍掏出2000元现金递给队员们,边递钱还边鞠躬,一定要他们收下。
当然,无论是特产还是现金,都被队员们委婉地拒绝了,他们此刻的愿望就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上海能够早日清零。
有一种浪漫,叫共同抗“疫”
半个多月前,刚送丈夫谢超随援沪医疗队出发,上周朱敏自己也随队出征昆山。一个是肾病科的医生,在上海临港方舱里步履不停,救治患者;一个是内分泌科的护士,在昆山社区挥汗如雨,采样不歇。他们是夫妻,也是战友,相距88.6KM,共同守护着一座城、一群人。
同队的史成程,在自己支援昆山不到48小时后,丈夫也被召集紧急支援张家港,家里2个可爱的女儿只能托付给老人代为照看,早出晚归成了工作常态,史成程只能趁着归途在大巴上和孩子们匆匆视频聊上两句。
两地警医联动,护佑人民健康
尽管没有值班任务,但上海援沪医疗队的顾婷婷仍然无法入睡。除了每日要做好舱内的护理工作,她还有个身份——分区的物资员,这个工作繁杂琐碎,需要时刻和后方仓储做好对接,安排好入院病人的口罩、食物、饮水等细节问题。有了这项工作以来,顾婷婷就没安心睡过一次觉,即便睡着了,也是紧紧抓着手机,生怕漏掉重要的信息。
而婷婷出征时,身为民警的丈夫正在执勤,因为辖区内有封控小区,不能来为心爱的人送行,这也成了丈夫深深“遗憾”。这对“天使白”和“警察蓝”舍小家,为大家,此时守护一方,相约疫情后再见。
新婚美娇娘,战“疫”先锋员
对于支援苏州采样的王燕颐来说,这个春天本应是满心欢喜准备婚礼的日子,但疫情一来打乱了原本的计划。从3月30日起,王燕颐就开启了“支援模式”,先是支援核酸检测基地工作,刚休整不久又在凌晨集结赶赴苏州抗疫。虽然相隔不远,但爱妻心切的丈夫每日都嘱咐她要注意安全,平安回来。相信疫情散去,勇敢的姑娘会成为最美的新娘!
战地的生日,别样的祝福
4月17日,麻醉科的医生支平在隔离酒店里过了一个有点孤独但又很特别的生日。自从3月底加入核酸采样队之后,她的抗疫脚步就没有停歇。这天,刚刚完成了第6个双城往返的采样任务,支平收到了一个紫色的盒子,打开一看,原来是匿名的生日蛋糕。因为防疫政策,支平只能和大家在线上“云生日”,但来自相伴多日战友们的声声祝福,让支平的心里甜甜的。
4月19日,是援沪检测队员付俊的生日,尽管条件有限,但队里还是为她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吹着蜡烛、吃着长寿面,付俊许下愿望。
4月20日,是援沪采样队程静娴大宝10岁生日,不能陪伴足有的“大白”母亲在出发之际给儿子发出了祝福……
忍痛贴上膏药,让我继续战斗
对于采样队员来说,最需要的可能就是止痛膏了。为了准确地采样,他们穿着防护服不停变换着姿势,或站或坐,或蹲或跪,勾着脖子,抬着手臂,从清晨干到深夜,从这个居民区转战那个居民区,只要群众需要,接力支援。手臂过敏红肿、腱鞘炎、肩膀酸痛……都是每个队员战斗的印记,但没人抱怨、没人退缩,药水一擦、膏药一贴、按摩两下,依然上阵,坚守岗位。
放心在抗疫一线
挥洒汗水吧!
医院和家人们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
愿早日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