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我院原支援苏州、昆山的两支核酸采样队伍从一线返回,还没好好睡上几觉,又开启了全力支援江阴的征程。
一晃半个多月过去了,他们深入最危险的“重灾区”,在江阴华宏村、高新区、澄江街道、云亭街道、华士镇、周庄村都有他们的身影,有时候在点位上,每天至少要完成七八百人;有时深入封控管控区,挨家挨户上门采样。两支队伍总共完成32次任务,采样量达近10万人次。 近日,她们顺利凯旋!
支援期间,在东林村采样点,队员安蔚采样手法非常娴熟,消毒、采样、封样,整个过程自然而规范。虽然工作任务重、时间紧,但大家都开足马力、共同协作、彼此鼓励。防护服和口罩遮挡了他们的脸庞,但是那一双双闪亮的眼睛,让每一位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都倍感安心。
这些“大白”还特别会给自己“揽事儿”。这天,正准备上岗工作的脊柱科吴光远看到整天忙前忙后的社区工作人员正一瘸一拐地维持现场秩序,出于职业本能,他主动走上前去,询问病情帮其检查。
5月16日晚,采样工作结束后,有队员不小心被车辆撞倒,当场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耳鸣等不适,刚消杀完的脑外科金东一个箭步冲上去,赶紧将患者保持在固定地位,一系列麻利地检查,为队友评估病情,直到确认没有危险,才放心地默默离开。
另一支采样队伍,连续16天往返锡澄之间,晨起夜归,这已成为他们坚守防疫一线的工作常态。随着部分队伍的撤离,无锡队员承担了更多的工作,气温不断攀升,体力消耗更大……
母亲节当天,许文婷想起生病住院的妈妈深感愧疚,自己无暇照顾母亲,幸好医院和同事给了许妈妈很多关怀和照顾。许文婷说:“妈妈很支持我参加抗疫工作,总是说‘有需要就去,不要担心我’,有了妈妈的支持,我工作起来就更有力量了。”
细心的朱敏和徐暘担任了江阴核酸时的感控员,她们的心里始终绷着一根弦:确保每个队员的安全。下车出任务前,她们帮每个队员检查个人防护;上车前,她们又盯着大家脱下防护服,仔细地处理好所有的医疗废弃物。她们不断总结着采样中容易出现的感控问题,及时和大家分享。
队员们“走街串巷”采集核酸,坐过三轮车,坐过“小皮卡”,也用脚丈量过每一村每一户,苦中作乐的日子,却总能让他们感到温暖。
“天气太热,居民们给我们送来了西瓜,尽管这些‘爱心投喂’我们不能接受,但他们的情谊驱散了暑热,送来了丝丝凉爽。”
“队友生日那天,我们在防护服上为她留了纪念,没想到搭档的志愿者悄悄地让自己家人去订了个蛋糕,让大家感动不已。”
和核酸采样队一起回来的,还有核酸检测队的两位队员——姚毓泓、朱秋月。5月8号出发的她们,在15天的工作中,与队友们共同完成了5万多管、50余万人次的检测量。
姚毓泓、朱秋月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加样点样,每天高频使用加样枪把样本加到提取板里,两人都出现了腱鞘炎,但手腕处的疼痛并没有减慢她们的工作速度,为防控工作一分一秒地抢出了时间。
朱秋月回忆刚到江阴的日子,几乎不分白天黑夜,边完善方舱建设边开展工作。人生中第一次,她失眠了,靠着安眠药才慢慢适应。
姚毓泓作为小组长,常常是收尾的那个人,半夜回到驻地,还不能马上休息,她认真地写下每天的工作总结,再和大家共同商讨如何解决问题和困难。
就这样,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两位年轻的同志成长地很快。“作为年轻人,我们能出来支援,参与抗疫工作,是我们的荣幸。”铿锵有力的话语是她们守卫家乡的诺言。
锡澄一家亲,同心抗疫情,我们本就是一个大家庭,是水乳交融的亲人。如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江阴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活力,我们的队员也都平安归来,愿天下无疫情,人民皆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