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公立医疗机构经济运行管理,控制经济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公立医院加快补齐内部管理短板和弱项,推进高质量发展,8月12日下午,我院召开“持续推进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工作会,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参加。
会议强调,医院要以开展“经济管理年”活动为契机,调整管理模式,主动挖潜,不断提升经济管理业务素质水平,增强经济管理效能。要针对问题多角度、多层次推动医院强化内部管理、补短板、强弱项,促进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管理模式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实现医疗机构自我完善、自我规范。
分管副院长赵立对活动总体要求、任务目标、主要内容、步骤阶段、保障措施做出具体指导,要求推进“业财”融合,强化现代医院管理理念,把经济管理各项要求融入医、教、研、防等业务流程控制和质量控制各环节
一是落实财经管理制度要求。着力加强跟踪评价和重点督导,要严格落实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金监管、政府采购、预算调整、决算分析和绩效考核在内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二是细化落实业务工作。建立医疗、价格、财务、内审等联检联查监督机制,开展医疗服务规范化管理检查。实施好信息化、组织建设、业财融合“三推进”行动。
三是推进信息化建设。积极建立医院内部管理系统与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共用,加强数据管理和分析应用,强化资源整合,不断增强医院运营管理能力,提升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