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主任,时隔近两年,我又挂上您的号了!”周三下午,创伤正骨科诊室里传来患者的惊喜声。原来,是创伤正骨科主任中医师胡钢的“铁粉”又来寻他看诊了。
5月中旬,胡钢结束了为期一年半的援疆任务,经过短暂的休整,重新回到了他熟悉的诊室,继续为他的患者解决病痛。
胡钢 主任中医师
创伤正骨科学术继承人,中西医结合硕士,无锡市蔡建平名中医工作室负责人。援疆期间,担任阿合奇县人民医院骨科主任。
擅长中西医治疗四肢及骨盆骨折,熟练掌握四肢骨折的开放及微创手术技术。近五年来,发表中文及科技核心期刊6篇,获得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3项,完成无锡市卫健委科研项目1项。
中医骨伤 倾情援疆
胡钢扎根骨伤科临床一线十余年,对“消肿膏”“骨折整复手法”“小夹板固定技术”等“刘氏骨伤”特色疗法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到达阿合奇后,他发现当地骨科缺医少药,许多患者骨折后无适当的固定器具,便将我院“刘氏骨伤”的特色疗法进行推广运用,向阿合奇县人民医院捐赠数百副夹板和消肿膏,为当地医师义务传授“刘氏骨伤”的诊疗技术,进一步扩大流派影响力。
作为“无锡市蔡建平名中医工作室”负责人、“蔡建平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及“刘氏骨伤传承工作室”成员,胡钢积极推动在阿合奇县人民医院开设了“蔡建平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阿合奇县医院门诊)”,边临证边教学。
一位14岁柯尔克孜族患儿因“摔伤致右肩部肿痛、活动受限1天”,前往阿合奇县人民医院就诊,X线显示为“右肱骨外科颈骨折”,正值休息的胡钢接到电话,二话不说急忙赶往医院,带着值班医生立刻运用“刘氏骨伤”手法为患者复位,很快,患儿的疼痛和骨折得到改善,免除孩子做手术的痛苦,也因此得到了家属的信任与感激。
“这是我援疆医疗路上最好的收获。”胡钢回忆这一年半的支援经历,这样的病例不胜枚举。
看到当地医院对于一些之前自己常见的骨科疾病不能有效诊治,患者受伤后不得不长途转诊,胡钢急在心里,便带领当地外科医师积极开展骨科诊疗活动及骨科手术,如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关节腔注射、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胫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等,仔细做、认真讲,胡钢手把手教出一批“学生”。
为了给当地培养出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临床医技业务骨干,胡钢还积极响应当地医院对口援疆师带徒工作,定期进行主任查房、病例讨论及授课等方式加强当地医师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传帮带形式传授骨科疾病的诊疗技术及经验。
援疆期间,胡钢积极参加各类义诊活动,为边区群众解答各类病症疑惑。为了给训练强度大、伤病不便就医的边防战士送医送药,胡钢多次随医疗队经历5小时的颠簸路程,前往海拔4000米以上、最低气温-35℃的边防哨所,尽管长途驱车、高原环境让胡钢身体也难以适应,但想到能为官兵们送去无锡中医温暖,他坚持住了。义诊之余,胡钢还不忘免费为当地群众赠送无锡中医的特色膏药和夹板,细致地教大家使用方式,把一份暖暖的民族情留在了新疆大地。
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对于胡钢来说,援疆经历是自己珍贵的财富,他要继续做无锡-阿合奇阿两地“共同富裕、健康先行”的使者,不负组织嘱托,牢记职责使命,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志气勇气投入到工作,为医院的发展作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