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敢”高质量发展红旗科室
脊柱科
脊柱科始终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学(专)科发展定位,继承并发扬“刘氏骨伤”精髓,注重发挥中医药疗效优势,形成一系列极具特色的治疗方法,为脊柱病患者提供救治、诊疗、康复、健康教育等全程一体化服务。
科室开展脊柱微调推拿手法、中药外敷、中药热敷、中药熏蒸、理疗、各类牵引、骶管冲击疗法、臭氧、针灸、针刀疗法、光疗、拔罐等10余项保守治疗方法。同时积极承担援外、教学、科研等多项工作,在医疗救治、科研教育等多方面不断创新,扩大科室影响力。借助江苏省中医退行性骨关节病临床医学创新中心平台,进一步加大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力度,全面促进专科医疗服务量质提升。
今年第三季度,科室工作量再创新高,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开展上颈椎脱位复位融合术、脊柱内镜下减压融合术等市内领先的技术项目,荣获国家卫健委骨科快速康复试点工作特殊贡献奖。科研成果突出,发表SCI一区10分以上论文1篇。
心功能科
心功能科是医技科室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科室常规开展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肌电图、脑电图、颈部血管超声及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等业务。
今年一到三季度累计完成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近5000人次,9月以来多次联合脑病科开展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为临床诊断卵圆孔未闭提供新的实验室诊断依据。
科室积极创新,引用开展新技术——震颤分析。该技术的开展能够有效将将帕金森氏病震颤、特发性震颤、生理性震颤、小脑性震颤等多种震颤区分开来,对于帕金森氏病治疗效果的判定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目前已完成30余例,得到临床与患者的一致好评。
“四敢”高质量发展岗位标兵
邵阳
医学博士,副主任中医师,运动医学科青年技术骨干。他不仅在传统医学领域的传承与创新方面独树一帜,更以其高尚的医德、温暖的关怀和卓越的临床能力,深受患者尊敬与爱戴。
温文尔雅,慈心仁术。他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始终将患者的健康和福祉摆在首位,耐心倾听患者的疾苦,为患者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并在术后悉心随访,给予患者全方位的医疗支持和精神鼓励,用真诚和善意治愈每一位信赖他的患者。
精湛医术,深研薪传。他精准的诊断能力和中西结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此外,在科研方面也担负起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结合的责任,近年来主持省市级课题3项,发表SCI论文5篇,获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持续的创新成果为传统医学的传承与发展注入动力。
瞿秋燕
主管护师,江苏省糖尿病专科护士,中共党员,从事护理工作10年。瞿秋燕自参加工作以来,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业务能力强,始终将病人的需求放在首位。作为科室护士长助理,主动协助护士长做好科室管理,常常加班加点,用实际行动诠释南丁格尔精神。
她学习能力强,主动学习先进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不断探索新的护理方法和技术,旨在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她积极参加各项检查和评比活动,与同行们交流借鉴,为科室赢得荣誉。
作为糖尿病专科护士,她参与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工作,并定期为患者开展糖尿病专科宣教;作为党员,她积极参与医院义诊工作,时时刻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诠释了医护人员的职业精神和共产党员的担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刻在她心底的话。对她来说,用心护理每位患者,协助患者康复和减轻痛苦,是最有意义的事。
唐静月
药学部主管中药师。作为一名中药师,唐静月爱岗敬业,在药检室工作期间,坚守在药品检验工作第一线,从事药品抽样检验、新制剂备案、药品质量评价和实验室质量管理等工作。
“药品检验工作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检验的是药品,给出的是安全。”这是她工作中始终秉持的理念。转岗至临床药学科后,她主要负责集采药品信息管理、分配统计与考核、信息调研等工作。工作之余,她积极参与多项市厅级科研课题,主持院内课题1项,参与发表多篇SCI、中文核心及统计源期刊,参与撰写的论文于2023年获无锡市第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她热爱中医药文化,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作为医院文化讲师,走进学校、社区、企业等地开展科普宣传及义诊活动。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虽然辛苦,但是收获颇丰,她将继续践行青年志愿者精神,为弘扬中医药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