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我院门诊各医技科室从品质出发、从细节入手,多措并举优化诊疗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深化服务内涵,打造有温度的医疗服务文化。
心功能科——精进技术,多措并举,让服务更贴“心”
为了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心功能科快马加鞭上线工作站、分析系统,增购新设备,最大化满足临床尤其是门诊检查的需求,保证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做上检查。同时克服人员、场地不足等困难,对于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TCD检查增设3个诊室、增加检查医生技师,大大提升患者检查效率。
科室还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如肌电图新开展肌电震颤分析,对帕金森、特发性、生理性、小脑性、体位性、癔病性等多种震颤能够精细划分,操作简单、无创,费用低廉;与脑病科合作开展TCD发泡实验,为卵圆孔未闭疾病提供了新的诊断方式;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技术也即将全面开展,能更好地显示患者24小时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超声医学科——把压力留给自己,把方便给予患者
超声检查等候时间过长向来是患者就医过程中的痛点、堵点,我院超声医学科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优化举措。考虑到早晨需空腹检查的患者较多、等待时间较长,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空腹等待时间还易发生低血糖的情况,科室在工作日期间专设“双早班”,提前45分钟为患者开启检查。针对上午就诊没能及时完成检查的患者,科室优化排班组合在中午时间开设“双连班”,让患者早些完成检查。
科室不断强化亚专科建设,开设“超声介入微创门诊”、“肌骨超声诊疗一体化门诊”,为患者提供疑难会诊、超声造影、组织活检等多种特殊检查服务。“超声介入微创门诊”可实现多脏器囊肿、体表肿块等从检查到治疗的“一站式”诊疗;“肌骨超声诊疗一体化门诊”可对多关节痛、功能障碍、感觉异常进行方便快捷的诊断。
医学影像科——科学、合理,让患者更便捷、更舒适
面对与日俱增的检查量,医学影像科全员积极应对,“早上提一提,中午连一连,晚上延一延,周末节假日不停歇”,通过日清制、预约制、互补制等科学合理的措施,使每位患者得到舒适温馨的就医体验。特别对脑卒中患者提供24小时开放服务,只要有需要便可在10分钟内完成检查,让患者早一分钟完成检查、早一分钟得到诊治。
对于CT平扫检查,采取“日清制”,完成当天登记所有患者的检查。对于MR检查,采取“预约制”,在深入分析检查流程、全面优化瓶颈环节的基础上,根据检查部位复杂程度及患者配合要求等因素,设置不同时长的预约时段,有效避免空等患者的情况。同时与预约中心紧密联动,对患者预约、登记、签到、检查全流程动态管理,确保检查预约高效、科学、合理。对门诊、体检中心检查采取“互补制”,根据患者流量,及时进行双向分流、互补,确保检查有序完成。
医学检验科——靠前服务、贴心为民,全力提升质量
为了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医学检验科在动态增设采血窗口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不断优化加快门诊标本周转时间,近几个月急诊凝血室内周转时间持续下降、成果明显;另一方面在五楼门诊区域个性化增设检验科体液窗口,为在门诊五楼妇科、生殖医学科、男科门诊就诊的、需要体液检查的患者提供方便,采集到的标本在就诊楼层就可以完成标本的送检及报告打印,检验和出报告的速度大幅提升。
为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科室特别在窗口安排工作及导医人员,实行首问、首接负责制,在抽血、检验之前为患者提供耐心的咨询和必要的帮助,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力求将服务做细、做精、做暖、做实。
药学部——延时守护,为患者亮着门诊“最后”一盏灯
考虑到患者取药不便、煎煮不便等情况,我院药学部推出“药房窗口延时服务”“代煎服务”“邮政寄递服务”等便民服务。工作日,西成药房延迟到17:40,门诊中药房及门诊代煎取药窗口延迟到18:30下班,药物可直接邮寄到患者家中。为方便部分患者需在指定时间服药的特殊要求,代煎中心推出“预约煎药服务”。针对急诊及病区急危重症患者,推出“24小时中药急煎”服务,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急诊急救中的作用。中药房运用叫号系统与上屏系统,患者无需签到,只需在座位上安静等待即可拿到自煎中药。
科室开设用药咨询窗口,普及用药健康知识,为患者解答用药过程中的疑问,指导患者安全、合理使用药物。药师们还针对合理用药、正确煎服中药、疾病预防等患者需求的健康小知识,不定期制作、免费发放健康宣教单,广受患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