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以来,气温节节攀升、高温预警频现,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战高温”时刻。市中医院在炎炎夏日“开足马力”,全院上下每一位杏林人守“医”线、战高温、斗酷暑,积极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全力提供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为来院患者带来了一丝丝“清凉”,齐心协力守护锡城人民的生命健康。
1、打好中医惠民“组合拳”
一是开设特色门诊。包括“治未病”科、儿科、疼痛科特色夜门诊,妇科、儿科、皮肤科午间门诊,18大专科的“冬病夏治”时令门诊以及无假日门诊等,午间“连一连”、晚间“延一延”,延长医疗服务时间,竭力保障患者治疗的延续性,最大限度方便和满足患者个性化就医需求。
二是保障药品供应。今夏祛湿、明目、开胃三款龙砂特色酸梅汤火爆出圈,线上线下渠道均可畅通开具;医院向医联体单位调剂制剂21批次;煎药中心每天持续作业20小时不间断,日煎中药12000余贴;制剂室中药提取浓缩设备间热气腾腾,药师们严格把关制剂生产的每一道关键工序,力保各类健康茶饮、特色制剂、中药煎剂等高质高效送到患者手中。
三是开展惠民活动。作为引领全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单位,我院举办为期2个月的无锡市中医医院城市医疗集团2024冬病夏治文化节,积极发挥名科、名医、名方的优势,走进综合体、社区、企业、学校等地开展惠民活动,让市民在炎炎夏日沉浸式感受“中医养生”的魅力,在家门口享受实实在在的健康服务。
2、确保医疗服务“高质量”
镜头一:急诊科一是加大医护人员对不同程度中暑患者的处理流程培训,分层建立救治流程,将快速降温、补液、脏器支持作为救治的重点,全力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二是针对群体性中暑事件建立应急机制,与医务处、湖滨路警务站联动,确保面临突发情况处置井然有序;三是?提前准备急诊抢救室和EICU中暑病人床位,?储备冰盐水、冰毯机等物资设备;四是增强人力资源安排,确保预检分诊、抢救区、EICU等点位在岗人员充足,对中暑患者及时识别、全力救治。
镜头二:手术室灵活弹性排班,满足临床手术需求,保障手术安全;改善术前访视工作,重视病人反馈信息,积极答疑解惑,减少病人的焦虑和恐惧;优化手术环境,确保有效手术温湿度,做好夏季防蚊灭虫工作,在各区域安装灭虫装置,全方位为病人创造安全舒适的围术期环境。
镜头三:体检部按照客户需求,动态调整体检开放日;通过在线平台预约体检服务,提高体检效率,缩短患者等候排队时间;加强员工的礼仪及沟通交流技巧的培训,提升个人素养和沟通能力;进行餐厅改造,采用自助餐的形式,为体检患者提供舒适温馨的就餐环境。
镜头四:门诊部会同信息处用信息化举措战高温,持续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运行。目前我院互联网医院出诊专科已达30个,近百名医生开展“线上复诊”及“健康咨询”服务,为广大患者提供中药代煎、自煎、自制制剂、临方加工等特色中医药诊疗服务。作为线下门诊的补充,患者还能在互联网医院进行检查、检验结果回报后的咨询,开具的相关药品可在全国范围内配送到家,免去了患者冒着酷暑奔波的不便。
3、保障安全稳定“大后方”
进入夏季以来,我院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安全维稳工作,一方面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注重抓好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抓实干部培训党员轮训、职工关心关爱与医患满意度工程建设,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另一方面,医院以安全隐患排查、安全常识教育、安全技能培训为抓手,多措并举推进夏季“三防”工作。组织夏日“拉网式”安全检查,多次开展非机动车库违规充电隐患排查;及时调整特勤、保安人员部署,重点抓好医院治安巡逻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多渠道向全院职工、来院患者宣传高温防火知识,组织特勤和安保人员开展安全培训、学习中暑常识,全方位保障医院安全稳定的环境。
室外温度居高不下,食堂室内的日平均温度也在40°C以上。每天凌晨3点多,工作人员们便身穿干净整洁工作服开始忙碌。选材、摘菜、切洗、烹饪、装盘、配送......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他们每日检查食材的新鲜度和储存条件,防止因高温引起食品变质,确保为全院提供安全、健康、营养的餐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