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新闻中心
市中医院代表队折桂市中医药综合技能大赛
     为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夯实中医药人员基本功底,自10月起,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无锡市中医药管理局)、无锡市总工会、无锡市中医药学会联合举办2021年无锡市中医药综合技能大赛。11月25日,大赛决赛如期举行。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笪学荣,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徐雯,市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部长刘国伟,市中医药学会会长、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院长陆曙等出席本次活动。

     笪学荣说,近年来,我市一以贯之重视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以龙砂医学流派为特色引领的无锡中医药名片持续擦亮,以黄氏喉科、刘氏骨伤、丁氏痔科、朱氏诊法、杜氏金针、致和堂膏滋药等为传承代表的中医药学术技法持续丰富,名中医专家队伍持续壮大。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市委、市政府发出了在各行各业“争第一、创唯一”的战斗号角。此次中医药综合技能大赛的顺利举办,是贯彻实施《中医药法》《江苏省中医药条例》,落实中央、省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意见精神的生动实践,更是着力营造奋发有为、争先进位的中医药发展氛围的重要体现。  
     经过前期初赛、复赛的层层选拔,我院白宽、冯维琪、陈冰俊3名联手“杀入”决赛。当天,在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高宇峰的带领下,选手们以昂扬的斗志代表医院出战,与其他5支参赛队15名选手一决高下。
 


比赛精彩瞬间 




     决赛中考查范围为中医学理论与知识、中医实践技能、中医相关卫生法规等内容,设置了必答题、抢答题、技能展示题3个环节。  
     比赛中,我院选手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一路遥遥领先,彰显了中医院年轻一代的青春风采。在宣教技能展示中,我院选手更化身“中医药宣教大使”,通过二句半这种传统的表演形式,以“弘扬国宝中医药”为主题,将对中医药法的宣传娓娓道来,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场下的啦啦队员们也为我院参赛选手呐喊助威,“无锡市中医医院,加油!加油!”的口号响彻大厅。
 


专业点评  


     来到现场的评委,个个都是中医药学界大咖——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省名中医、市“太湖人才计划”国际国内顶尖医学专家团队带头人黄煌,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院长、首批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倪光夏,原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江苏省中医院副院长,省名中医汪悦,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孙丽霞,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苏州市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针灸教研室主任张音。 


最终,经过三轮紧张激烈的比拼,我院代表队不负众望,将大赛桂冠收入囊中。
 


一纸经方传承千载  

一缕药香穿越古今  

古老的中医药历久弥新  

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此次夺冠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相信市中医院的全体中医药工作者将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中医药健康动力。
 
古老而充满活力的龙砂医派 龙砂医派
     无锡,古称梁溪、金匮,简称锡,江阴古称暨阳、澄江,自宋代凿通锡澄运河后,两地交通便捷,商贾交往频繁,故多锡澄联称。无锡、江阴均是苏南古城,一处太湖之北,一据长江之南,自古文风昌盛,历代名医辈出。  
     发源于锡澄地区的龙砂医派,肇起于宋元,隆盛于清末民初,再兴于当代,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的全国首批64家中医学术流派之一。为进一步推动龙砂医派学术传承,2013年,无锡市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2019年又升格为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

     “龙砂医学诊疗方法”为江苏省、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晚清龙砂医家柳宝诒膏滋药制作工艺为基础的“致和堂膏滋药制作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龙砂医派已被写入《江苏省中医药条例》。  




龙砂医派,名医星光璀璨

清·孔广居《天叙姜公传》记载“华墅在邑东五十里,龙、砂两山屏障于后,泰清一水襟带于前,其山川之秀,代产良医,迄今大江南北延医者,都于华墅。”  

     龙砂医派就地域而言,包括无锡、江阴、宜兴等环太湖文化区。明清以来形成了以华士为中心和源头并不断向周边扩大,乃至影响全国的龙砂名医群体。在这里诞生了中国古代四大女医之一,明代无锡女医谈允贤;“姜氏世医”明末至今,传承十余代;嘉靖年间“吕氏世医”一门三御医;盛巷“曹氏儿科”世代相袭,皆鸣于时;滥觞于清乾隆年间的“黄氏喉科”所创“黄氏响声丸”蜚声海内;此外,“朱氏伤寒”“尤氏喉科”  “章氏外科”,经久不衰。  
     历代龙砂医家重视经典研究与应用,重视研究地方常见病多发病,且有创新。如清代姜天叙写《风痨臌膈四大证治》,开始治疗重大杂病的探索。他们在行医济世的同时,勤于著述,编纂有五运六气、经方、本草、妇科、杂病等著作多部,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龙砂医派,播种大江南北
     历代龙砂医家重视教学与传承,讲学授徒是特色,为复兴和发扬中医学、开拓现代中医教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清代无锡张聿青门人达百人,周小农、邵正蒙、吴文涵均出其门下。晚清民国至近现代,江阴朱少鸿、朱莘农兄弟两人培养了许履和、顾履庄、仰汉初、邢鹂江、叶秉仁、夏奕钧、曹永康、汪朋梅等一批名医。曹颖甫、薛文元、郭柏良东进上海,参建中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上海中医专门学校;龙砂针灸巨擘、中国首位中医学部委员承淡安,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苏州、无锡创立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培养了大批针灸人才,50年代又西出金陵,筹建江苏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南京中医药大学这所“新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汇聚有邹云翔、马泽人、许履和、夏桂成、邹燕勤、徐福松等大批龙砂地区医家。高思敬北上天津,传承无锡高秉钧外科“心得派”经验,开津沽外科一派。张锡君弘扬盛巷“曹氏儿科”,南下重庆,引领巴蜀儿科流派。

     历代龙砂医家,办学结社,编辑刊物,投入中医救亡复兴。承淡安创办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针灸刊物《针灸杂志》,丁福保创立上海医学书局,编辑出版《丁氏医学丛书》,编译西学文献,促进中西汇通,沈奉江组织无锡中医友谊会,创办《医钟》杂志,时逸人主编《复兴中医》,朱殿、邹云翔主编《光华医药杂志》等,这些刊物对于传播中医学术起到积极作用。
龙砂医派,学术特色鲜明
     龙砂医派,重视研究和善于运用《黄帝内经》的运气学说;重视《伤寒论》经方,特别是注重“方-药-人”体质辨识经方和六经理论指导经方的研究与应用;基于肾命理论运用膏方养生治未病。  

     近年来,在顾植山、黄煌两位现代代表性传承人的带领下,龙砂医学蓬勃发展,目前有龙砂医学传承弟子千余人,分布在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域,以及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瑞士等国。北京、山东、辽宁、湖南、广东、青海等地共建有34个龙砂医学流派传承推广工作站。近10年来在全国各地举办龙砂医学特色技艺相关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40余场次,受训人员达10万余人次。


国医大师朱良春曾盛赞龙砂医派,“中华医药,博大精深,流派纷呈,各具优势,锡澄毗邻,钟灵毓秀,龙砂医派,杏苑崛起,经方膏方,五运六气,岐黄万代,懿欤盛哉”。  


     我们要研究并记住这段历史,赓续历代龙砂医家胸怀天下的社会责任感,治病救人坚持初心的仁爱精神,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使前人的遗产成为今天开创中医新辉煌的动力。
 
 
打通胸痛救治的“最后一公里”      又是一轮“暴力”降温,想必这次真的该入冬了吧!而一到冬季,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就该警惕起来了,毕竟这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有研究表明,在冬季因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增加,原因可能与冬季急性心梗发病率升高有关。  
     在刚刚过去的中国心梗救治日,市中医院胸痛中心、心血管科专家“兵分两路”为百姓送健康,分别在医院门诊大厅和医联体单位——无锡市经开区华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急性心肌梗死防治宣讲、义诊活动。  

     当天一早,听闻中医院的专家要来,华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大厅内不少患者已经在等候了。  
     70岁的惠阿婆带着自己的体检报告在周微医生前坐了下来,并说自己最近一直感到心慌。周医生仔细查看后,发现她的血压偏高,心电图报告中也有一些异常,建议她要进一步到医院里做心脏彩超等检查。  
     在胸痛中心副主任高枫那里,则直接发现了两位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张老伯告诉高主任近一周来反复胸痛不适,胸口有明显的紧缩感,每次发作几分钟就好,同样的感觉一天里要出现2-3次。高主任立刻安排其做了心电图检查,果然发现了有T波改变,考虑其可能已经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给予了药物对症治疗后,高主任帮助其联系市中医院胸痛中心进一步住院诊疗,得到救治的张老伯非常感谢。  

     而在市中医院门诊大厅,医护人员也努力将“有胸痛,我要拨打120”和“心梗救治,争取黄金120分钟”等理念传播给前来就诊的市民百姓。  
专家科普时间  
     高枫主任介绍:“心梗”即心肌梗死,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急症。每年的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而“11  20”有两个寓意,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迅即拨打120,二是急性心梗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心梗发作时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可放射至左肩部、左上肢、背部、下颌部,也可能表现为咽部紧缩感。一旦出现心前区不舒服、心慌、腹痛、头晕、血压突然降低、晕厥等,都要警惕。虽然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识别和诊断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预防,要有效地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如果检查结果发现异常,要尽快到心血管专科门诊就诊。  

     作为全市中医医疗集团的核心医院,市中医院始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对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精耕细作,每个月开展2次以上对基层医院技术指导、带教查房、病例讨论、义诊等,让不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名科专家的诊疗,同时对于当地医疗机构医生的业务水平起到一定带动作用。  

     此前,为了提高集团内各单位急危重症心血管病的救治能力,推进胸痛中心医联体模式及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医院在对各成员单位胸痛救治能力的调研和指导的基础上,专题组织召开集团内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启动暨培训会。会上,我院胸痛中心主任苏伟深入解读了市中医医疗集团胸痛救治单元建设的内容及意义,副主任高枫作了《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方案》的专题讲座,各参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交流,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对胸痛救治单元建设的认识,提高了各级医务人员胸痛规范化诊疗的理念和诊治水平。  
冬日相约 膏方惠侨      已经进入小雪节气了,也到了一年中进补养生的大好时机。在江南地区,每到冬季,就盛行着独特的滋补方式——膏方。  
     小雪前夕,市中医院举办了一场中医惠侨活动,市中医院6位专家走进无锡扬名传感信息园,为近50名侨胞侨眷送上了一道“膏方养生大餐”。为了惠及更多无法亲临现场的侨胞朋友,本次活动还同步采用线上直播。  

     聊聊膏方那些事儿 

     治未病科主任、心血管科副主任龚少愚,内分泌科主任中医师朱丽华,男科副主任中医师谭广兴,消化科副主任中医师范先靖,以及治未病科孔令晶、王永莉主治中医师组成专家团,为现场侨胞们提供了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中医科普。  
     膏方,从剂型上来说,历史悠久,起于汉唐,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作为盛行于江南地区的冬季滋补方式,膏方在每年冬季都会掀起一股热潮,拥趸甚众。龚少愚主任从历史渊源、调补作用、适合人群等角度,详细介绍了“膏方那些事儿”。龚主任介绍,膏方的主要优势在于,一方面膏剂黏稠,在体内停留时间长,比其他剂型能更好地发挥滋养作用;一方面,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膏方的适用人群也比较广泛,慢性病病情稳定者、病后体弱及气血不足者、亚健康人群等都可以服用。更重要的是,中医院的膏方医生有着严格的准入机制,均以辨病辨证、一人一方为原则,为每一位膏方服用者“量身定制”个性化方案,确保所开膏方既满进补需求,又具备“调治”疾病的功效。  
     和中医面对面  
     访谈环节过后,龚少愚、朱丽华、谭广兴、范先靖四位专家现场提供义诊服务。有机会和中医专家零距离交流,现场侨胞们纷纷提出困扰自己的健康问题,寻求建议。治未病科的孔令晶和王永莉两位医生带来的中医体验项目也受到了欢迎,其中不乏年轻人。专家们耐心细致的解答让大家对祖国传统的养生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尤其对膏方治未病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今年7月,“无锡市中医惠侨基地”在无锡市中医医院揭牌。医院以此为契机,坚持为侨胞服务、为大局服务,建立健全中医药惠侨服务体系。  
     在此背景下,结合时令特色,我院特别策划组织了这场面向侨胞侨眷的冬令膏方活动,也是中医药惠侨服务行动的具体落实,希望以服务为桥梁,彰显祖国传统医学特色,提升广大侨胞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无锡市中医医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11月16日上午,无锡市中医医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会上,集体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院党委书记严雪峰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传达: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郑重的历史性、战略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重视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体现了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继往开来的自信和担当。  
     会议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党员干部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深层次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各党总支、各党支部要以主题党日、统一活动日、专题宣讲、个人自学等方式,组织全体党员全面学习领会全会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要求,切实把全院上下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更好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会议要求:对标医院发展愿景和入列全国中医医院前50强的发展要求,把医院建设发展放到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大背景下谋划部署,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三名”战略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新提升等重点工作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在无锡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医院“十四五”发展的大局中扬优势、展作为、显担当。  
     结合实际工作扎实开展“一强三创”行动、“三领三创”医路先锋行动,精准务实高效抓好落实。党员干部要带头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带头筑牢党性强根基,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查找差距、改进提高、为民服务;带头严于律己作表率,弘扬良好党内政治文化;带头履职尽责强担当,在医院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当好先锋。
医院总机:0510-88859999 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话:0510-88859999转21100 预约电话:0510-81008810 投诉咨询电话一:82757832 安全隐患监督热线:82757832 投诉咨询电话二:8008287999(座机免费电话)

订阅号

服务号

互联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10229589号-1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1050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地址: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湖滨路与中南路交汇处)   版权所有 无锡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