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文化
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医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与文化 >> 示范岗风采 >> 内容阅读
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医生

    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我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殊荣,并赴京出席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说句实在话,获得这一荣誉,离不开党组织对我多年来的关心和帮助,离不开同志们的理解与支持。对此,我的内心无法平静,忐忑不安,并充满了感激之情。

    20多年来的岗位实践与成长,每一步都伴随领导的培养,前辈的带教,同仁的关心。“行医要爱岗敬业、奉献患者、恪守规范;做人要坚定信念、知行合一、自强不息;为学要持之以恒、学以致用、开拓进取”被我视为人生信条。

    一、为医之道:应当常怀责任之心、感恩之心,以爱倾情

    什么样的医生才算是好医生?我是这样体会的:首先,行医应该牢记自身责任。“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这是古话说明了传统观念中医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各位医务工作者一样,我在开始医学生涯的第一步,就受过希波克拉底誓言的熏陶,只有以此作为座右铭,并以此检点自己的行为,敲问自己的错误。爱岗,踏踏实实工作,敬业,认认真真行医,才能不辜负群众的厚望,才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次,行医应该牢记大医精诚。大医精诚的要求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大医”标准是我们永恒的目标。基于这点,看病的时候应首先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细解说病情,当遇到患者或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疏导宽慰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并且从心底里关爱呵护他们。第三、行医应该饱含感恩之情。我一直牢记着一句俗话:“患者是医者的衣食父母”。这句话,说明了我们做医生为什么要感恩的道理。不仅如此,我总感到,患者使我医疗实践中不断成长,使我不断积累临床经验。因此,患者是我亲人,我们没有理由不忠诚他们,更没有理由欺骗他们;患者尤其是肿瘤患者,是世界上最值得同情的同胞,是最需要帮助的亲人。我想,感恩之心,是来自于对自己职业的认知,认知明确了,才会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病人的感激,才会真正体会到自己的工作意义,工作才会有干劲。

    病人不仅仅是个有病的物体,更是个有思想的社会个体,更好的从心理角度治疗患者,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肿瘤病人不同于其他病人,他们在忍受着身体上疼痛的同时,生活在焦虑和恐惧中,最需要温暖。因此我常对周围的医生护士说:“我们除了在业务上要刻苦钻研,工作上要敬业负责外,还肩负着病人的心理疏导的任务,要用我们的服务去善待每个病人,唤起病人对生命的信心。”我们积极推行“微笑服务”活动,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效果是明显的。如今从医之困难,医患矛盾之日趋激化的社会现象,我也感触良多。但我想,行医之人多一点责任之心、多一点关爱之心、多一点感恩之情,这种矛盾的激烈程度,会缓解很多的。

    二、为人之道:应当常怀尊重之心、清正之心,虚怀若谷

    生活在繁杂的社会中,我们如何寻找自己的定位?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对他人,当尊重宽容。与人交往,不论对方的地位高低、贫富程度、相貌怎样,都要尊重宽容为先。在对病人,应尊重其人格;对同事,应尊重其劳动;对学生,应尊重其见解。其次,对自己,当严于律己。一名医生,德是我第一看重的,清正廉洁是一名党员起码的医德规范,也是医生的道德准则。我一直这样认为:适宜病人的方案就是最好的方案。如果想着从病人身上贪图利益,就永远成不了一名好医生。第三,对名利,当心如止水。在工作中,有很多药商、器械商、患者塞给我钱物,都被我婉言谢绝;有时我走后才发现包中多了财物,我也会及时上交到医院有关部门。我想,廉洁行医、两袖清风才是好医生,这样做,才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

    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一家民营医院负责人在我诊疗结束后拦住我,诚恳邀请我到他们医院去工作。他说,他数了一下,今天一个下午看了40几个病人,实在太辛苦,到他们那里去,不要看这么多,三分之一就可以了,或者不看病,只要带几个徒弟,挂个名就行。并说,只要愿意去,房子、汽车、年薪、休假等方面开出的任何条件都不会成为问题。我说,说不累那是假的,半天看40几个病人,我真的很累,但我一想到那么病人需要我,我就有成就感,心里面就会感到踏实。你开一家民营医院,人才缺乏确实是难题,我非常理解。我现在有房子、家里有汽车、不想休假,医院给我的薪酬已经足够,而且,我的成功离不开医院组织的培养,离不开同事们的支持,所以,我离不开我现在的岗位,离不开中医院。那人不无遗憾地走了。

    三、为学之道:应当常怀谦虚之心、进取之心,学而厚德

    医学是一门历史悠久、发展迅速的科学,如何把握?我是这样做的:一要坚持学习。医学更是一门活到老、学到老的专业。当今科技发展如此迅猛,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一方面必须谦虚勤奋、钻研进取,博采古今,把握专业发展新动态。另一方面,要向前辈学。前辈的临床经验、学术理论是医学的宝库。只有理解了传统经典医学名著,掌握了前辈的经验,才能使自己在临床实践中避免走弯路。二要坚持创新。无论中医还是西医,离开了创新就难以发展。看看历代名医,莫不都是创新的典范。我们肿瘤科,正是得益于“师古而不泥古”的古训,才使专科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强大。三是坚持协作。协作成为我们专科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法宝。加强沟通协作,自己的知识才有广度,理论才有深度,治疗才有力度,这是我的切身体会。1990年肿瘤科正式恢复建立以来,团队成员间的协作是一贯的传统。目前,我们肿瘤科每个医生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发展重点方向,他们的临床工作都会对我的水平产生影响。近年来,我们开展的消症膏减轻肿瘤疼痛、微调平衡抗癌转移、大肠癌治疗的临床研究等科研成果,无不都是协作的成果。

    回想当年我进中医院时,懵懂无知。在中医院的前辈身上,学到了很多。肿瘤科的前辈“省名医”赵景芳,就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她是当年我的“跨世纪学科人才”的带教老师。但现在为止,我们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经常通过电子邮件探讨肿瘤治疗的方法,她只要回到无锡,我哪怕再忙,也会去看望她。正是在她的指导下,我在肿瘤临床诊疗方面学到了很多知识。在她的“赵氏微调平衡治癌理论”指导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们肿瘤科积极开展科研及新技术,坚持中医特色,以微调平衡法为基础,开发了一批独特有效的治癌良药妙方,我们称之为“微调平衡系列药物”,对于减轻病人症状和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降低癌症的死亡率,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发现三分之一以上的肿瘤患者,都会有因精神因素影响药物的使用效果。赵老师与我等人一起,从患者的精神因素入手,查阅了国内外资料,总结临床经验,在国内肿瘤学术届率先提出肿瘤与精神因素相关机制,编著出版了《精神因素与癌》一书。另一方面同时,更注重对肿瘤患者的心理辅导,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

    我是工作在基层的一名普通医务工作者,我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党和人民却给了我最高的荣誉。我在这里想说的是,我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是医院领导长期对我的培养,是我的同事们的无私帮助的结果,我非常感激。我将百倍珍惜这一荣誉,并把荣誉作为加油站,积极投身于正在开展的“展优质服务风采,创人民满意医院”活动,认认真真行医,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学习,以百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真正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医生。

医院总机:0510-88859999 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话:0510-88859999转21100 预约电话:0510-81008810 投诉咨询电话一:82757832 安全隐患监督热线:82757832 投诉咨询电话二:8008287999(座机免费电话)

订阅号

服务号

互联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10229589号-1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1050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地址: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湖滨路与中南路交汇处)   版权所有 无锡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