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市医管中心开展的2014年度第二期“好员工”评选中,我院谭广兴被评为“开拓创新好员工”、蔡崧被评为“敬业奉献好员工”、钱亦军被评为“文明和谐好员工”。本期刊登他们的先进事迹,供大家学习交流。
年轻“老中医”的“大医情结”
———记中医男科主治医师 谭广兴
人说,中医还是“老的辣”。望闻问切、辨证施治,无不讲究资历厚重、经验老到,由此便有了“老中医”一说。而在我院中医男科门诊,让许多患者慕名而来的“老中医”,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80后”。
80后小伙苦圆“中医梦”
2008年夏天,中医男科硕士毕业的谭广兴,怀揣着火热的“中医梦”来到我院泌尿外科工作。祖国医学神奇的魅力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着他,让他义无反顾地踏上圆梦之路。对于泌尿外科医生来说,面对诸多男科疾病,他们首先想到用手术刀来解决问题。但谭广兴却认为,中华医学经过几千年源远流长的积淀,蕴藏了有效独特的疗法。为此,他白天忙碌在手术一线,晚上回家后就一头扎进中医古籍,埋头苦读,潜心钻研。他酷爱研习中医经典,旁及文史哲、传记、书画等。从开悟之作《内经》,到《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家典范,顺势而下,纵览后世诸多名家医论古籍,并结合临床病案,抓要领、找规律,用心领悟并汲取辨证论治、潜方用药间的精髓。日复一日的执着坚守,造就了他扎实的中医功底和独特的气质内涵,也感染了他身边的患者和同事,因而大家常常私下称他为“小老中医”。
从“冷板凳”到“门庭若市”
2009年,谭广兴开始“坐诊”。一开始找他看病的人寥寥无几,他经常是坐“冷板凳”。直到一位患者在服用他的药方痊愈后,他才第一次感受到强烈的自我满足感。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口碑”,男科品牌,靠的不是天马行空的夸赞,而是患者间的口口相传。自那以后,一个、三个、十个,常州的、苏州的、浙江的……越来越多病人开始慕名造访,他的门诊开始忙碌起来,每周五天的门诊常常被排得满满当当,最多的一天要看90多个病人。不仅如此,慢慢的,法国、日本、菲律宾的外籍人士也专程找来了……令谭广兴印象最深的是一名60多岁的菲律宾华侨,再婚后想要孩子,却有性功能障碍。这位先生多次“打飞的”来找他,几贴中药吃下去,果然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状态好多了,于是又从菲律宾当地介绍来好几位患者。“谭医生的方子确实神奇!”这是几位菲律宾患者说得最多的话。浙江的张先生因患有严重的“少弱精子症”,在两次试管婴儿失败后慕名求治于谭广兴,服用经方加减三个月后,其妻顺利怀孕。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小郑,辗转各家医院,抗菌素治疗、理疗均收效甚微,经中药调治一个月后,症状明显好转……一个个治愈病例,一封封感谢信,坚定了谭广兴以中医药攻克男科顽疾的信心,也见证了他———一名青年技术骨干的成长成才之路。
矢志不渝“大医情结”
医乃仁术,善德为本。谭广兴从走上职业生涯的那天起便给自己下了铁规,要有“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钻研精神,更要有“大慈恻隐、大医精诚”的医德风范。正是这份“大医情结”,始终指引着他以真诚和热情面对每一位患者。大多数男科疾病是困扰患者的难言之隐,由此造成的心理压力不仅会使人丧失信心,还会影响到家庭稳定。30岁的小秦受遗精症折磨十多年,平日不仅思虑过度,而且对生活几近绝望,曾多次萌生轻生的念头。为尽快帮他摆脱苦楚,谭广兴在认真分析病情的基础上,还耐心、细致地研究小秦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准确把握致病原因,不厌其烦对他进行心理疏导,解除小秦思想上的忧虑,有时一讲就是一两个小时。半年时间过去了,小秦不仅摆脱了疾病的困扰,而且重建了对生活的信心。他说,是谭医生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态度真真切切地感染了他,让他重新找回了遗失的人生。
谭广兴说,中医是经验医学,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他愿意遵循中医的成长规律,孜孜不倦,厚积薄发,用自己的一生来探索中医的博大精深。从谭广兴的身上,我们听到了梦想之花绽放的声音,感受到一种源自于热爱的拼搏精神,看到了新一代中医英才正以脚踏实地的努力和矢志不渝的追求书写着他们生命中的“医者情怀”。
率先垂范 甘于奉献
———记放射科副主任医师 蔡 崧
一位普通的中年人,因为一袭纯洁的白衣,始终心系病人,关爱患者。他,就是我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蔡崧。
1996年,他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分配到黑龙江省人民医院工作。当时,年轻的蔡崧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安排,踏上了了医学临床系本科毕业生极少愿意去的医技科室放射科的工作岗位。2010年,他作为引进人才进入我院放射科,并于2012年被聘任为放射科主任助理。工作中,他始终坚持立足岗位,勤奋履职,协助科室主任带领科室从辅助临床逐渐走向临床。
以精湛技术信服人
“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这是高尔基的一句至理名言。从踏上影像诊断道路的那一刻起,蔡崧就以极大的热情和坚定的毅力投身到临床和科研工作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创新。他说:作为一名医生,只有掌握过硬的技术才能真正为病人负责。他阅片仔细,思路活跃,业务精湛,经常与临床科室进行沟通协调,向他们介绍放射科的新技术,解决了患者和临床医生的困难。一次,一位骨科病人因为腰腿痛来院就诊,进行了各种检查后都未能确定病因,骨科医生和病人找到蔡崧,他建议采用“磁共振神经根成像”的新技术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发现病人的一侧神经根发育异常,明确了病因,病人顺利进行了手术,解除了痛苦。在搞好临床工作的同时,他也注重科学研究。他常说,临床与科研是相互促进,相互为用的。在黑龙江省人民医院工作期间,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的科研课题《乳腺摄影和定位穿刺诊断乳腺局灶性病变-与组织学对比研究》获2001年度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低场磁共振HASTE-MRCP与ERCP诊断胰胆管疾病对照研究》获2005年度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承担并完成了黑龙江省青年基金课题《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调入我院后,他带领放射科的同事们不断创新,开展了多种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医院的多项技术空白。
以仁爱医德带动人
一直以来,蔡崧始终牢记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以诚信服务为荣,立志做一名人民信赖的好医生。他总说,放射科虽然是医技辅助科室,但是好的放射科医生不仅能为临床提供依据,更能干预和影响临床,同样能为病人解除病痛。他坚持以身作则,已不记得有多少次在节假日和夜里被叫到科室为急诊危重患者进行检查。如果是远道来的患者或高龄患者,他会跟科室相关人员沟通联系,尽量当天做完检查并出报告。平时和年轻医生交流时他也常说,一定要有一颗责任心,这样就不会漏掉大的疾病。因为业务技术过硬,平时总有很多医生及患者慕名而来请他看片子,而他总是耐心地倾听每一位医生和患者的讲述,认真分析读片信息;遇到有心理问题的患者,还会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教会患者多种释放心理压力的方法。做医生是没有固定休息时间的,只要病人、科室需要,加班加点是常事。不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有需要,他都会及时赶到,直到处理完毕。他多次用真诚化解医患矛盾,为科室里的年轻医生作出了表率。
从勤奋履职感染人
放射科是中医院的大科,拥有全院最多的医疗设备,是医疗战场上当之无愧的“侦查哨”之一,在医疗活动中承担着十分繁重的任务,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作为放射科主任助理,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尤其在2013年医院整体搬迁过程中,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为新中医院的顺利投用作出了积极贡献。6月到10月,他除了协助科主任安排好老医院的放射工作之外,每天都顶着炎炎烈日往返于医院与工地之间,与基建项目办及施工方协调,确保机房达到设计要求。后期,又积极与基建项目办、器械科及信息科沟通,与科室相关设备的工程师配合,顺利完成了新购置飞利浦磁共振系统、西门子64层螺旋CT、柯达DR、赛德克双板DR和GMM胃肠机等大型设备的安装、调试及人员培训工作,以及PACS系统的安装上线,保证了科室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搬迁完成以后,因为医院功能定位变化,就诊人群及患者需求较之以往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他在广泛调研并征求大家意见后,开始实施岗位人员相对固定的轮班制度,确保了大型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也有利于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他及时调整排班,配合科主任合理配置每一班的工作人员,确保了科室医疗安全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日常工作中,他主动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协调,向他们介绍放射科的工作特点,在双方共同配合下,进一步优化流程、减少环节,方便病人,尽量将矛盾解决在萌芽阶段。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这是雷锋日记里的一段话,也是蔡崧的座右铭,更是他身体力行实践着的医者承诺。
勤恳尽职的“好管家”
———记总务科科员 钱亦军
在我院,有一个人总是在忙碌奔走。他有的时候奔走于院内各个角落,有的时候又往返于医院内外之间,行色匆匆,步履不歇。他,就是总务科科员钱亦军。工作30年来,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和勤恳务实的工作作风,像医院的一名“好管家”,为满足临床需求和奉献医院安全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脚踏实地勤履职
钱亦军是中医院的“老人”了,16岁就来到我院工作。由于他是电工出身,拥有专业技师职称,在新中医院建设项目基础建设后期,他服从医院安排,驻扎在基建项目办公室,承担项目办的现场水电管理工作。酷暑季节,工地上蚊虫猖獗;寒风料峭,刺骨的寒气直逼双脚,但这些困难都没有让他退缩。寒来暑往,他坚守在工地,几乎把所有的双休日和节假日都献给了工作,献给了医院。他每天天还没亮就到工地查看,华灯初上还不离开医院,有时遇上紧急情况,他和科里的其他同事一干就是一个通宵,第二天还继续接着上班。那一年,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新中医院的每一个角落,用朴实勤恳、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确保了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新中医院整体搬迁后,他主要负责采购及综合维保工作。由于医院的规模扩大,后勤物资的需求相应增加了不少,对采购的品种和质量要求大幅提升。钱亦军能根据采购工作实际,及时提供服务。一方面,他对供货单位和物资质量严格进行把关,及时满足临床需求;另一方面,他主动从库房了解临床各部门领用物资后的反映,根据使用情况及意见建议及时调整工作方法,使医院后勤工作始终围绕中心,服务临床,为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后勤保障。
忘我奉献展风采
医院后勤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将后勤工作做实做好。钱亦军立志把党性的锻炼和个人素质的培养结合在一起,把理想信念作为工作、生活的强大动力,始终坚持为临床一线、为病人、为职工服务,谦虚谨慎,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后勤工作琐碎繁杂,既要熟悉全院布局和大概情况,又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好朱忆寒、张芳芳、钱进3位科长分管的各项工作。尽管工作任务多,钱亦军遇事却从不推诿,他吃苦耐劳,不计较个人得失,扎扎实实做好水电维修保养、电梯维护、安全保卫等工作,以高度的敬业精神、热忱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同事的认可和好评。遇到暴雨天建筑漏水、管道破裂等突发事件,无论白天黑夜,他都能克服困难,第一时间出现在医院,二话不说就投入到应急抢修工作中去。记得一天深夜,因为暴雨,地下室部分区域出现漏水的情况,钱亦军闻讯,立即从家里赶到医院,排查可能发生问题的“关节点”,及时解决了问题,切实彰显了总务后勤部门“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持续改进”的工作标准,展示了共产党员关键时刻豁得出来、冲得上去、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廉洁自律扬正气
作为一名党员,多年来,钱亦军始终坚持严以律己,恪尽职守,廉洁奉公,自觉接受警示教育,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是钱亦军采购时一以贯之的工作原则。为了把有限的资金用好用到位,他处处精打细算,严把质量关,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退回,并自觉抵制商业贿赂的侵蚀。在为人处事上,他坚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律,身体力行,弘扬了共产党员的清风正气。因为表现突出,他多次获得院“党员先锋岗”、“ 优秀共产党员“、院“十佳员工”等荣誉称号,并受到院内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