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4年,我院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在全院开展了“求实、务实、落实,创新、创业、创优”主题实践活动。本期院报,我们刊登在此次主题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10位先进个人的事迹材料,以供大家学习浏览。希望全院职工以此为标杆,发扬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精神,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为推动医院发展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苏 伟:“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心系患者,是我毕生的坚持。
主任医师,内科副主任、心血管科主任。
作为科主任,他始终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科室发展为己任,以创新创优为目标,着力构建中西结合、技术精良、作风踏实的医疗团队。坚持创新管理,勇于实践,在心血管病治疗上积极引进新技术项目,使专科在始终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领先地位的同时,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及综合救治能力。坚持搏击求进,在心脏介入及心血管危重症诊治方面有较高造诣。坚持潜研学术,主持多项科研项目,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多项科研荣誉。他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生命守护者”的责任和忠诚。
张亚峰: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
主任医师,骨伤科主任助理、脊柱科副主任,中共党员。
从医二十年来,他始终以“立足专业前沿”为目标,不断潜心钻研,笃志励学,全身心致力于脊柱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曾远赴法国、美国、意大利等多国研修,对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肿瘤等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注重临床及科研同步推进,带领团队积极开展基础医学研究,发表SCI收录以及中华级论著10余篇。目前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Journal of Spine, Functional Neurology(SCI收录杂志)特约审稿人。曾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省新技术引进奖及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科研荣誉。
吴海荣:先病人之忧而忧,后病人之乐而乐;敬畏生命,永不放弃。
急诊科主治医师,中共党员。
他每天都奋战在“急、危、重”症抢救的前沿阵地,不知疲倦地与死神周旋,与时间赛跑,加班加点在所不辞,帮助一个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度过人生的危难时刻。每逢重大抢救,他总是第一时间到现场,配合科主任组织好抢救工作,与科室团队一起争分夺秒,精心救治,提高了患者抢救成功率。在科室管理工作中,他认真协助科主任抓好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强化急诊流程建设,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急诊常见急危重病抢救技术的学习培训,带领团队齐学奋进、共同提高,赢得同事的支持和患者的信任。
晏 英: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冷落。
喉科主治中医师,中共党员。
每当看到古色古香的药罐,拿起工艺古朴的研钵,他都坚信自己会在中医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在黄氏喉科深厚的文化底蕴熏陶下,他饱含着一腔热情,秉持着一份信念,沉心潜研中医古籍,汲取精华为己所用,每次遣方用药都力求准确、得当。自2013年成为黄氏喉科第11代传人以来,他在科室前辈的指导下,苦心学习黄氏吹药、生肌散等验方制剂的研制方法,为传承黄氏喉科的学术精髓和传统技艺贡献自己的力量。对待患者,他同样怀有一腔热忱,耐心真诚,宽厚谦逊,获得了患者的信赖和赞誉。
范先靖:“中医更强,西医不弱,中西结合”,这是医院的发展目标,也是我的职业发展目标。
脾胃病科主治中医师。
从业八年多来,他始终以“认真做好每项工作,热情对待每个病人”为工作准则,严谨治学,刻苦钻研,不仅熟练掌握胃、肠镜等内镜检查技术,还通过跟师抄方和研读经典,将中医传统理论与西医内镜技术融会贯通,努力提升了自身的中医功底和技术水平。作为一名内镜专职医生,他勇挑重责,担负起医院急诊内镜的职责。无论是轻松悠闲的假日,还是夜阑人寂的星夜,只要医院有需要,他都毫不犹豫地赶赴医院。他以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满腔的工作热情,践行了医者的承诺,展现了一名优秀青年中医的风采。
刘 漩:坦坦荡荡做人,勤勤恳恳工作。
内科党支部书记、大内科护士长,中共党员。
踏上护理岗位二十余载,从普通护士到科护士长,她积累了丰富的护理管理及临床护理经验。身为支部书记,她讲操守,重品行,处事公道,为人正派。坚持立足实际,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形式,主动倾听群众呼声,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将支部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成效。曾连续三次被评为市医管中心“优秀党支部书记”,内科党支部曾获市医管中心“创先争优先进集体”荣誉。作为科护士长,她认真指导各病区开展护理管理及质控工作,主要负责安全静疗工作,制订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并抓好落实,不断提升中医护理和专科护理的质量及内涵。
杨凯艳:认真做事,诚信做人,但求无愧于心。
3A病区护士长,中共党员。
她崇尚患者至上,为人满腔热忱;她工作严谨规范,为业一丝不苟;她带领护理团队,为梦执着追求。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她恪尽职守,以身作则,从抓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入手,从严要求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她注重对年轻护士的传帮带,以优质理念引领和带动专科护理团队,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她视患如亲,扶贫助困,主动帮助家庭拮据的病人垫付医药费用,为行动不便的患者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为恶性疾病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她热心公益,是稀有血型和造血干细胞无偿捐献志愿者。
何惠红: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成功。
12B病区护士长,中共党员。
她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护士悉心相教,对患者耐心热情。在工作中,她坚持创新管理和细节管理,不断引进新理念,改进工作方法,调动护士积极性,促进团结协作,营造了良好的团队凝聚力。她注重加强护理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创新方法开展学习考评,提高护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她用仁爱的心灵和真诚的笑容,为患者带去温暖的呵护,获得患者的认可和赞许。身为分工会主席,她扎实履行各项工会工作任务,注意倾听职工群众呼声,认真采纳和反映群众意见,组织职工参加工会活动,得到群众拥护。
陈晓伟:诚恳严谨地工作,让病人服上“放心药”。
中药煎制中心班组长,中共党员。
在医院的“窗口”,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人性化的服务,是他的工作宗旨。面对新中医院代煎中药量激增带来的压力,他始终秉承安全第一的原则,创新采用质量跟踪卡,全程跟踪和优化每个工作流程,力争做到质量更优、流程更精、效率更高。创新开展预约煎药、个性化浓煎小包装、快递送药上门、延迟下班等一系列便民服务举措,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拿到称心药、放心药。立足岗位开展科研工作,申报课题获2014年度医管中心课题立项。积极开展“青年文明号”建设,营建了一个和谐向上、富有朝气的班组。
靳唯佳:用我十分付出,换您一分笑容!
挂号收费处、住出院处班组长,中共党员。
十年的工作经历让她懂得,用自己的“十分付出”换得病人的“一分满意”,应是她不懈的工作追求。作为后勤班组长,她时刻牢记服务为先,率先垂范,勇挑重担,不计较个人得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带领班组成员扎实工作。为培养一支业务技术过硬的队伍,她定期组织班组成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并组织技能竞赛、新老员工结对帮带、内部岗位交流等形式,提高了班组的整体业务水平,塑造了良好的窗口形象。为方便患者就诊,不断推出多项便民举措,较好地满足了患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