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文化
有德才有得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与文化 >> 清风伴医行 >> 内容阅读
有德才有得

   在很早以前,人们就非常重视“德”与“得”。然而,“德”是以“得”的面目体现出来的。所以,“德”与“得”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在人的一生中,“德”的修炼,就是“得”的修炼。有德才有得,德是得的条件,得是德的结果。尽其能、成其德,就会有所得。

    著名的“思想之王”伏尔泰所说的:“造就政治家的,决不是超凡出众的洞察力,而是他们的品格。”人格德性是最重要的,能力是相对而言的,好的品德是最可靠的事业资本。“德”作为一种精神境界、理性追求,作为参与者众、涉及而宽、没有止期的培修过程,内涵丰富,但并不玄秘,有时还十分简单明了,简单得像把尺子,明白得像面镜子,随时可以用来对照自己,检测所有人。这尺子和镜子就是个“得”字。用“得”能测出人品,照透心灵,判明其人“德”与否,鉴定“君子”真与伪。自己得而重德,则名垂青史。“德”予人民越多,“得”对己便越无奢求。所以“得”并非金钱名利,而是人心所向!

    当然,“德”与“得”也并不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古往今来,“德”与“得”都是如影随形的。在“贪”得之后,紧随的便是缺“德”。在历史的长河中,因“德”而名垂史者不乏其人,因“得”而身败名裂者同样是史不绝书。  有“德”才有“得”。做人以德为本,善始善终,总会有善的回报。如果再用这份得去筑造德,将暂短的有形之得,融于身内长久之德,德将伴随着人的本性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将展现出不同层次的“得”来,用于家庭生活,用于工作和事业,用于造福人类。这时,一个人既具有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的优秀品德,又得到了回报,何乐而不为呢?拥有这种德行,不用寻“得”,“得”自然会来。正如孔子说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古语有云,得人心者得天下。何以得人心,恐怕就非“德”莫属了。德就是常怀爱心,积善积德,争做一个从内在涵养到外在风范的高尚典范。随着更多“德”的成长与成熟,人类逐渐就会走向文明的社会。只有立德于未来,只有善始善终的人,才会得到“善”的奖赏。正如古人所云:“积德之家,必有余得;如不积德,必有余殃。”

医院总机:0510-88859999 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话:0510-88859999转21100 预约电话:0510-81008810 投诉咨询电话一:82757832 安全隐患监督热线:82757832 投诉咨询电话二:8008287999(座机免费电话)

订阅号

服务号

互联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10229589号-1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1050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地址: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湖滨路与中南路交汇处)   版权所有 无锡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