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我作为江苏省卫计委2017年江苏—日本国际协力中心项目成员,在日本Saitama Medical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Medical Center and Tokyo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学习研修。在研修学习专业领域前沿医疗技术的同时,我也与当地的日本同道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圆满完成了预期的学习目标。综合研修医院的就医环境、技术水平、学科建设、医护服务、诊疗设备、人文关怀等特色,深入了解医院文化背景及管理模式,深深感受到日本同行对医学的科学、严谨精神。
Saitama Medical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Medical Center根据国际医学中心理念,整合应急中心和重症监护提供紧急医疗服务,为国际较高水准的中心。医院于2005年通过JCI标准认证。应急中心的急救相关设备有:64排螺旋CT、3.0MRI、SPECT、PET、荧光DR以及一般的X射线成像模式等,并配备急诊紧急手术室(其他3个手术室位于中央运营部急救)。为了保证患者能够接受先进的医疗服务,医院致力于保持较高医疗水准,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之间有效的沟通确保了和谐的医患关系,舒适的住院环境使患者能24小时接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中心还承担了教学培训职能,接收医护人员及医学生等的培训。
卒中中心由脑卒中内科、血管内治疗科、神经外科、急救中心和神经重症监护、康复科5个部门组成,专家团队也由包括神经内、外科、血管内治疗、急救以及神经康复等专家组成,能提供所有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全天候救治。为了临床治疗便利,专门设立了针对脑血管疾病的手术室,可同时进行脑CT检查、脑血管造影、手术及血管内治疗等全程检查治疗。对于急性脑梗塞,积极开展介入治疗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静脉注射治疗。脑动脉瘤治疗也采用血管内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此外,医院配备专门的部门,对入院后2天内的患者实施急性期康复,及时恢复人体机能,通过与周边医疗机构建立协同系统,有效提高了急性期治疗效果。卒中中心与危重监护、应急中心紧密合作,为患者提供了高出常规评估标准的治疗,在日本卒中中心处于领先地位。
医院每天会利用晨会交班进行讲座学习。晨会交班时,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科、康复科等卒中中心各分科主任均参加,大家认真细致的分析讨论每一位病人,尤其是康复科医师每天参加晨会交班并参与科主任查房,对脑血管病病人及时制定详细的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极大的帮助。
研修期间,我认真研读了日本汉方医学相关专业书籍。在日本,称中医学为东洋医学或汉方医学。日本汉方医学目前应用的处方,大多为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原方。日本医药市场空间巨大,汉方医学发展前景较好。但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如汉方都是固定的处方,未能根据患者个体病症进行辨证论治、加减治疗。但也有方剂学的创新性运用,如使用黄连解毒汤治疗脑血管病、痴呆疾病。期间,我也与日本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学习分享。日本医务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敬业的工作精神令人钦佩。在教学上,他们实行“放手不放眼”,临床操作及日常工作基本由学生及培训医师完成,使其快速提升能力。医护团队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每天的工作虽然忙忙碌碌,但各部门、各岗位有条不紊。在这样的医疗环境下,日本患者对医生都非常尊重和信任,极少对医生的治疗方案及建议提出质疑。
通过此次日本研修学习,本人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对学科建设发展、人才队伍培养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与认识,将进一步充分发挥个人专长及中医药优势特色,为我院卒中中心及脑病科建设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脑病科 李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