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新闻中心
喜报!我院“国考”再创佳绩,跻身全国三级中医综合医院前30强!      近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度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成绩单,在这次“国考”中,无锡市中医医院在全国465家三级中医综合医院中排名第29位,等级A类,得分在江苏省排名第二,较2019年度大幅攀升19名。  

     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是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最权威、最官方的对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的考核评价,分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4个维度67个指标,是检验区域医疗综合能力和水平的“金标准”,是引领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挥棒”“风向标”!  
     无锡市中医医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建与业务相融合,积极推进医教研、预防保健及党的建设、文化建设、服务管理等工作,将国考工作与医院运营管理紧密结合,加快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稳步提高运营效率效益,有力提升患者和职工满意度,为“健康江苏”“健康无锡”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此次考核结果既是对医院前期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医院现行发展的鞭策。医院将以此为契机,继续秉承“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卫生职业精神、“厚德精业、奉献卓越”新时代无锡卫生健康精神和“厚德、精业、传承、创新”的医院精神,以推进实施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抓手,深化党建引领、典型引路,强化目标、问题和结果导向,进一步促进精细化管理、专业化提升,升级构建以临床医疗为“体”,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中西医结合康复为“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为无锡中医药事业高质量领跑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守“疫”线战高温,走一线送清凉      战高温  送清凉  
     正值三伏天,烈日当空,连续几日近40度的高温天气,持续“烤”验着我院职工。骄阳虽似火,但全体医务工作者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的初心更为炽热,而员工们的健康也始终牵动着院领导的心。  
     医院迅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党委关于“做好一线防疫人员关爱”部署要求,拿出各项关心关爱举措。为了感谢员工们高温下的坚守,7月13日上午,院党委书记严雪峰,院长、党委副书记顾晓峰携全体班子成员,带领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分组走访慰问门急诊、发热门诊、各预检分诊点位、中药煎制中心、食堂、方舱实验室、室外保洁保安等岗位上的一线员工,为他们送去了问候和慰问品。  



     每到一处,院领导都与点位工作人员悉心交流,对他们连日来战高温、斗酷暑的敬业精神给予高度的肯定和赞扬,嘱咐大家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好防暑降温,以更饱满的状态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
     室外烈日炎炎,室内雾气腾腾,高温下,中药煎制中心的同事们通宵奋战,顾不上汗流浃背,取药、称药、配药、泡药、熬药、封装……动作娴熟,一气呵成,最终一批批“盛满”温暖和关怀的中药汤剂源源不断送往目的地。  
     随着中高风险地区的动态调整,各预检分诊的工作人员需要认真询问每一个来院患者的信息,把好入口关。在室外的愿检尽检核酸采样点,他们更是顶着烈日,验码测温、深入流调、核对信息,身上的汗水成了最美的印记。  
     一有疫情,方舱实验室总是最忙碌的地方,一管管样本送来,他们在严密的防护口罩、厚重的防护服下,与病毒赛跑。有的时候,任务半夜来,他们也迅速到位,总能提前保质地完成任务。此轮疫情以来,我院已经完成了3.2万管、27.2万人次的检测任务。  
     进入夏季,加上疫情突发,急诊科的就诊人数“爆发性”增长,面对急危重症的患者和随时可能来临的“中高风险”,科里的医护人员大部分都24小时留在了医院,随时准备冲上前线。  
     为了保障疫情期间的医疗救治服务,医院各“战线”职工积极响应号召,坚持驻守医院。食堂工作量因此骤增,每晚需要额外准备近700人份的饭菜,高温下,炉灶旁,食堂的师傅们克服了诸多困难,全力满足就餐需求,保障食品安全。  
     发热门诊的全体47名工作人员听从指挥、服从安排,闭环管理,每天身穿防护服坚持工作。曾经参加援沪医疗队的护士薛鸣琪因为高强度的工作晕倒在工作岗位上,然而在简单的休息之后,她坚持返岗,继续守护需要她的患者。正是许许多多像小薛这样医务工作者的坚守,才能让“发热门诊”这道防线更加牢固。  
     疫情防控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与付出。夏日炎炎,守在每个出入口、疏导车辆的保安人员,不停巡查、辛勤打扫的保洁人员,四处奔走的维修人员……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为临床一线做好保障。  
     线上慰问   “云”相聚  
     7月13日下午,全体院领导和部分职能科室负责人及党总支书记代表对153名正在外抗疫和处于闭环管理中的医务工作者们进行了一场主题为“慰问抗疫勇士,践行为民初心”的简朴而充满温馨的视频连线高温慰问会,向多日以来持续坚守的勇士们表达最亲切的问候、最诚挚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深刻体现组织关爱、全面激发队员干劲、充分凝聚正向力量、传播讲好中医故事、鲜明提升医院形象。  

     这153名队员包含支援新吴区、梁溪区、锡山区核酸采样工作的78名队员,支援市定点救治医院的33名队员,支援其他专项医疗点的4名队员,支援宜兴和桥医院的1名队员和奋战在本院发热门诊、实施闭环管理的47名队员。  

     全体院领导听取了领队、组长、专家代表等9位同志工作情况通报,热情洋溢又语重心长地一一为大家送上叮咛嘱咐,党政领导高度肯定了队员们闻令而动、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战斗不止,守望相助、无私奉献的担当精神和专业精神,也表达了对大家当前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全方位保障的关爱之情。希望队员们在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的同时,也要做好个人疫情防护、高温防护。  
     采样队员们已连续工作15天,在持续的高温下,队员们是顶着烈日,克服着中暑、体力不支、起疱疹、长痱子等困难,抬手采样、拾级而上……重复着这一个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其中一位队员曾创下5小时超1300人次的采样记录。  
     支援定点救治医院的医疗队员们对患者开展了积极治疗,无论是融入中医药的参与还是对重症患者的救治,他们想方设法努力克服一切困难,争取最大的治疗效果。  
     高温仍在持续,任务依然艰巨,医院送上一份份清凉慰问品、一句句激励人心的话语,让职工感受到大家庭的关心关爱,鼓舞着全体医护人员始终如一地把爱心仁术传递给每一位患者和广大锡城百姓。
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发挥医院“哨点”作用      近日,疫情仍处于胶着状态,市中医医院多次召开疫情防控专题视频会议,及时传达上级决策要求  ,认真研究部署各项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做到疫情防控和日常诊疗“两手抓,两不误”。  

     7月5日上午,院党委书记严雪峰在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视频会议上传达了全市应急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精神,他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防控管理、培训考核、个人防护等,各项具体工作要落到实处、落到细处。
 
     提高政治站位  
     全院职工认识再提高、思想再统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不变,以大局为重,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党员干部要敢于亮身份,勇担当,关键时刻顶得上、靠得住,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一线。  
     完善制度流程  
     动态梳理与完善管理制度、措施、流程,做到从严从紧、从细从实,对重点岗位、环节、人员加强防控管理。进一步加强医院疫情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工作专班建设、加强统筹协调能力,保障疫情防控和医疗同步运行。  
     加强培训考核  
     尤其要加强院感、诊疗规范等方面的培训考核、督查整改。及时回头看,即时反馈,严格做到查漏补缺,落实通报问责制度。  
     做好个人防护  
     全体职工要加强防护意识,注重手卫生,避免非战斗性减员,实行“点对点”上下班,不扎堆、不聚集。按时服用龙砂内服预防汤剂,同时做好院内环境预防性消杀,保障职工及患者健康安全。  

     院长、党委副书记顾晓峰强调,在疫情的紧要关头,全体职工要继续保持高昂的斗志、积极的心态,落实各项防控要求,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
     始终守土尽责  
     面对当前疫情,全院上下要严明纪律、步调一致,凝心聚力、一鼓作气;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各工作组要高效运作、明确职责、履职尽责;防控办要强化统筹协调;各条线、各部门、各科室要各司其职,发挥好医院的哨点作用。  
     紧盯三个重点  
     针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管理上要有举措、有硬度。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思考,主动作为,查找漏洞,及时整改,落实到位。  
     力保医疗救治  
     公立医院最大的责任就是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面对急危重症、需要连续性医疗服务的患者,必须落实首诊负责制,全力救治不得延误,确保医疗安全,做好打硬仗、打好仗的心理准备。  
     凝心聚力,共克时艰,让我们坚定信心,咬紧牙关,共同朝着胜利的曙光前进!
中医药最新防疫宝典来了 近日  

我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有人焦虑,有人恐慌,有人彷徨  

有人默默守护,有人逆向前行!  

疫情当下,酷暑难当  

每个人都在为这个城市默默贡献  
中医药最新防疫宝典  

赶紧一起看起来!  
疫情当下,中医一直在路上  
疫情的文字记载  

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  

各朝各代几乎都有各类传染病疫情的存在  

面对疫病的肆虐  

历史上传统中医一次又一次  

护佑着中华民族的健康!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  

我市积极发挥  

龙砂医派特色优势参与抗疫  

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医抗疫,正当其时  
     1、抗疫首选——龙砂内服预防方  

     生白术9克、茯苓6克、生枣仁9克(先煎)、青皮6克、草果仁(打、后下)3克、甘草6克、生姜3克、白芷6克、清半夏6克、车前子(包煎)9克  。  
     用法:每日  1  剂,浓煎  90ml/袋,每次  1  袋,每日  2  袋。早晚餐后  40  分钟以后服用,连续服用  6  日。4-6  岁用量为推荐剂量的  1/3,6-12  岁用量为推荐剂量的  1/2。  
     源头把控——道地药材有保障  


     好的中药材才能出好的疗效,为了让患者吃上“放心中药”“道地中药”,院科两级对饮片采购、代煎流程等开展定期检查,致力于从源头把控,建立可溯源机制,给每一味中药贴上“专属标签”。  
问:这个方子如何使用呢?  

答:用法:每日  1  剂,浓煎  90ml/袋,每次  1  袋,每日  2  袋。早晚餐后  40  分钟以后服用,连续服用  6  日。4-6  岁用量为推荐剂量的  1/3,6-12  岁用量为推荐剂量的  1/2。  
问:这个煎煮方口味怎么样?  

答:制定本方的所有中医专家均亲口品尝调试,最直观的评价应该是“稍涩一点的酸梅汤”。  
问:除煎煮方外,可有其他药品替代?  

答:对于拒服或不适宜服用中药预防煎剂的人员,可选择服用江苏省中医院的中药制剂“芪参固表颗粒  
用法:开水冲服。儿童一次  7.5g,成人  15g,一日  3  次;或遵医嘱(详见说明书)。  
2、除此之外  还有食疗预防方~  
(1)甘桔茶饮方  

生甘草2g、桔梗3g、干姜1g、大枣2g,研粗末,沸水冲泡代茶饮,日1剂。每周服用3剂,连续1-2周。本茶饮方是由《伤寒杂病论》经方合方组成,具有利咽、解毒、健脾胃、祛邪气的功效。
(2)五豆汤:  

黄豆、黑大豆、赤小豆、绿豆、白扁豆各30g,加水适量,小火熬汤,可加冰糖调味,亦可配粳米煮粥,每周2-3次。此为3人份,若多人食用,根据人数按此比例配置。  
(3)木瓜茯苓粥:  

木瓜60-90g、茯苓30-60g、粳米100g(根据个人稀、稠口感调整)、大枣7个,水适量,熬粥食疗,每周服用2-3次。此为3人份,若多人食用,根据人数按此比例配置。  
3、内服外用  一点都不能少哦~  

外用预防法:  

(1)辟瘟香囊:

羌活、大黄、柴胡、苍术、细辛、吴茱萸,上六味药各等份,打粗粉,做香囊。置于室内通风处,或佩戴胸前,夜晚置于枕旁,根据气味浓淡更换,每个香囊最多使用1个月。既往有花粉、香水等过敏者慎用,并注意防止儿童误食。本方根据当前时令特点,以《理瀹骈文》辟瘟囊组方。外用药物禁止内服。  
(2)穴位按压:  

以龙砂开阖六气针法为指导,以大拇指代替针灸,按压少阳、厥阴、少阴3个部位,每个部位按压3-5分钟,以按压部位有酸、胀感为佳,隔日1次。
4、扔掉恐慌,好好生活~  

生活调试方法:  

顺应气候变化,调摄情志,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加强体育锻炼,选用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养生功法。  

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积极调摄自身,培养正气也是抵抗疫情的重要途径。
全院一盘棋,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      针对近期市内突发疫情,市中医院紧扣大局、迅速行动,细化措施、强化落实,坚持以开好每日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为重要载体,抓实医院抗疫工作推进。  
     7月3日晚上和7月4日早上,医院先后传达贯彻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会议、市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专题会议及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市属医院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院党委书记严雪峰,院长、党委副书记顾晓峰对医院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要求全院上下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大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树立“全院一盘棋”思想,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和市卫生健康委部署要求,在疫情防控的战时状态,服从指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决把“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落到实处,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预检分诊再优化  

     重新优化各个预检分诊点位设置,严把入口关。提前分流闸机及人工通道,高峰时段有序限流,做到门铃码“逢进必扫,逢扫必验”,细致查看行程码、核酸检测情况,测量体温、深挖流调史、排查新冠肺炎十大症状,由专人指导无智能手机的老年患者填写纸质流调表;强化三级预检分诊,确保不漏掉一例可疑,一旦发现由专人引导至发热门诊。  
     病区管理再严密  

     各病区实行24小时门禁封闭式管理,全面禁止一切非必要探视,原则上不陪护,对于病情危重确需陪护的,严格执行“一人一陪”“一人一带”制度。对于患者家属在住院期间的不便利,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医护人员耐心地承担起患者的生活保障,合理有序地开展医疗救治、流调排查、隔离处置、环境消杀、宣教引导等一系列工作。  
     院感举措再落实  

     为了坚决防范院感事件发生,医院在全区域、多点位上加强管理。尤其针对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对发热门诊实行人员实行严格闭环管理;指导来院患者及家属做好个人防护;每日不间断遵循“两前三后”指征指导做好手卫生、掌握呼吸咳嗽礼仪及“一医一患一诊室”;对医疗废物分类处置、物体表面清洁及消毒及污染区域终末处置进行检查指导;各点位志愿者们提醒大家戴好口罩,保持规定距离。  
     为全面提高院内突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医院近日连续更新《发热门诊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闭环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医院(非)诊疗区域出现核酸检测阳性患者的处置预案》等,着重明确应急处置流程,确保一旦发生疫情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保障在院人员的安全健康。  
     人员管控再细化  

     持续加强全体员工健康管理,每日坚持开展人员排查,实施重点人群健康监测、核酸“应检尽检”,精准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核查,指导全体人员健康管理。全体员工执行“非必要不离锡”,严格外出审批管理,实行“两点一线”上下班。  
     综合督查再提升  



     监督检查是落细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自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医院下发《无锡市中医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院感防控督查工作方案》,在全院形成“院领导日间督导、值班院领导夜间巡查、防控专家组检查、职能科室巡查、科室自查、纪监部门督查”六级检查制度,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对象通过“走一线”“查监控”“回头看”等方式从细节着手,查漏补缺,不留死角,加强反馈、通报及考核,确保疫情防控责任和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救治能力再强化  

     医院根据疫情实时情况及人力配备,动态整合优化全院医疗资源。医护人员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在严格执行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对急危重症患者加强施救,必要时快速启动急诊帮班应急模式,全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近日的发热门诊异常忙碌,患者成倍增加。从医务工作者到保安保洁每个人从练习到实战,精益求精、不断完善。问诊、登记、检查、输液、抢救、采样、查看留观病人、终末消毒……一整天都全副武装着忙得团团转,尽管在空调房里,但接诊完贴身的衣服也基本都湿透了。由于疫情“升级”,40名工作人员进入闭环管理,他们“离开了”家人,“失去了”往日的乐趣,但无论是谁,都坚守着“一步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漏掉”的底线。  
工作更细致,管理更严格  

作风更硬朗,措施更有效  
     疫情当前,市中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织密疫情防控网,筑牢疫情防控线,坚决做人民健康的守卫者。
医院总机:0510-88859999 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话:0510-88859999转21100 预约电话:0510-81008810 投诉咨询电话一:82757832 安全隐患监督热线:82757832 投诉咨询电话二:8008287999(座机免费电话)

订阅号

服务号

互联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10229589号-1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1050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地址: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湖滨路与中南路交汇处)   版权所有 无锡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