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新闻中心
影像人 影像魂 贴民心 惠民生 全神贯注,双手不停操作  
屏气凝神,双目飞速转动  
这是我院医学影像科工作的日常  
     随着百姓对中医药的喜爱越来越深,对中医院的信任度越来越高,我院门急诊、体检人次明显增多,影像科的工作量快速增长,导致部分检查预约时间延长,尤其是MR预约时间。  
     近日,在支部书记、科主任蒋兆贯的带领下,大家在不断深入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悟思想,着力推动为民办实事,就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缩短MR预约时间,让患者得到及时诊治反复研讨论证,最终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早上提早点  
晚上延后点  
一周7天MR无休息日  
     蒋兆贯主任带头下加班加点,夏鹏副主任协调诊断报告工作,蔡崧副主任协调技术员工作。在全科的共同努力下,MR的预约时间从原先近10天,缩减至5天,赢得了百姓的称赞。  
     MR技术员早上7点不到就已经到岗准备,对患者的检查从早上7:15一直持续到晚上9:30不间断,对于不能按时来诊的患者,也一一做好登记与回访,及时填补。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后,常常肩膀酸痛的抬不起来,但大家都没有怨言,坚守岗位,尽好自己的一份力,发好自己的一份热。  
     诊断医生对所有诊断报告都要严格遵守报告时间,24小时内必须完成,急诊患者30分钟内必须出具报告。影像图片并不绚烂多彩,但那一幅幅画面下却隐藏着无数生命信息,诊断医生用一双敏锐的眼睛不停在无数高清黑白对比图像捕捉着蛛丝马迹,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最精准的影像诊断和最客观的影像建议。  
24小时急诊  
MR不停歇  
     “这里是卒中中心,收治一名言语不清2小时患者,CT提示有低密度灶,急查头颅MR明确诊断。”  

     “这里是创伤中心,一患者高处坠落后椎体爆裂骨折,下肢肌力0级,急查MR明确椎管评估。”  

     “收到!正在检查的患者还有5分钟完成检查,请及时过来。”  
     作为全市区域性医疗救治中心,又是唯一一个开设24小时急诊MR的综合性三甲医院,像这样的“紧急状况”已是常态,医院特别制定了急诊特殊检查序列,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急诊患者的检查诊断,能够给急危重症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治黄金时间。  
影像人  影像魂  
我愿是一只陀螺  
永远旋转在为患者健康服务的轴心上  
这是医学影像科全体工作人员的座右铭
黄氏喉科疗法在这里传承,生生不息!      近日,在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市中医院主办了2021年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黄氏喉科疗法结合针灸在耳鼻喉科运用学习班”,目的是进一步弘扬优秀中医药文化,传承发扬黄氏喉科疗法,让“黄氏喉科”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活态传承,为造福百姓贡献智慧和力量。市卫生健康委中医处处长叶志超、市中医院副院长过忆出席会议。  

     学习班特邀全国名中医谢强教授、新安郑氏喉科学术流派工作室负责人郑日新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分会主任委员阮岩教授、江苏省名中医严道南教授、澄江针灸学术流派工作室负责人张建斌教授等十余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莅临会场,并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简朴而隆重的开幕式之后,谢强、郑日新教授分别介绍了针刀刺营法和郑氏开路针在咽喉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了精彩的授课。阮岩教授围绕蝶腭神经节针刺术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严道南教授将针灸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渊源娓娓道来,让原本枯燥的历史,变得生动有趣。张建斌教授向大家阐述了子午流注的含义与源流,并介绍了常用的推算法及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应用。王凯军主任现场演示了源于龙砂医学的六气针法。我院针灸科丁敏主任及疼痛科张建楠主任分别就“杜氏金针手法”的学术思想及其在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进行了分享。  

     百余位省内外学员参加了大会。每一场授课都是一场学术盛宴,专家们倾囊相授,学员们认真学习,积极交流。大家纷纷表示,这次的学习安排内容详实,实用性强,对提高耳鼻咽喉疾病的诊疗水平颇有助益。  
     近年来,无锡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通过整理黄氏系列方、做好非遗传承推广、探索黄氏喉科疗法数字技术挖掘等方法继承弘扬黄氏喉科诊疗特色技术,并不断开拓创新,特别在运用传统针灸技术结合黄氏喉科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耳鸣耳聋、急性扁桃体炎、咽痛等疾病方面取得了明显疗效。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黄氏喉科疗法流派传承工作室将继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强化传承创新,深入推进黄氏喉科学术思想、外用吹药、针刀刺营、子午流注、蝶腭神经针刺、鼻三针、六气针法等,让“黄氏喉科疗法”技术发扬光大,造福一方。
名院名科名医 助力市中医药进万家工程启动仪式 传承创新   中医惠民
     5月29日,由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无锡市中医药管理局主办,无锡市中医医院、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无锡市中医药学会协办的2021年无锡市中医药进万家工程启动仪式暨专家义诊咨询活动在二泉广场举办。 
 
仪式在一段养生功法操的串烧中拉开帷幕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戴美忠,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市人大社会委副主任委员管海燕,市政协文教卫体委主任王珍珍,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徐雯,无锡市中医医院院长高宇峰,江阴市中医医院院长严峥,宜兴市中医医院院长邵平出席了启动仪式。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戴美忠在启动仪式上致辞:
     “无锡市中医药进万家工程”是深化“健康无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增进群众健康福祉的民生实事。  
     一要深化改革创新,强化部门协同,扎实推进国家、省中医药政策措施落地落实,走出符合中医药特点、适合无锡实际、满足群众需求的中医药工作路径。  
     二要深化体系建设,结合卫生健康“三名”战略,发展师承教育,加快重点专学科建设,提升中医医院综合实力,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力争早日将无锡建成全国中医药工作示范地区。  
     三要深化中西医协同,加强中医药与现代技术融合,让传统的“望闻问切”更加精准智能,让中医药更好地融入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领域。  
     四要深化服务举措,在社区推广一批中医适宜技术、打造一批中医特色服务品牌,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中医绝活。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徐雯介绍近年来全市中医药惠民工作情况

市中医院院长高宇峰代表全市中医医疗机构作表态发言  
     活动现场,进行了名中医工作室授牌。我院获得授牌的分别是王建伟名中医工作室、尤建良名中医工作室、顾植山名中医工作室、蔡建平名中医工作室、马济佩名中医工作室、王敏英名中医工作室、陆智义名中医工作室。

专家义诊  火爆现场  
     来自我院多个国家、省、市中医重点专科共14名省、市、院级名中医为现场近千名市民提供优质的健康义诊活动。现场的火爆场面不亚于当天炎热的天气。  



     一早7点半,就有不少患者来到了广场上,能够一次性看上这么多名中医,的确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有些甚至是全家出动。  
     60岁的高先生此前被确诊为直肠癌伴淋巴结转移,同时还有两肺小结节、肝内血管瘤等,复杂的病情让他四处求医。得知今天有义诊,他赶紧预约了尤建良主任的号。尤主任仔细询问病情、查看检查报告后,给出了治疗和用药建议。高先生表示,今天能听到尤主任的治疗建议真是太好了,对接下来的治疗也增加了很多信心!  

     广场的气温高达30多度,不少专家聚精会神解答患者的疑问,全然不顾已经汗流浃背,前来求诊的市民自发为专家扇起了扇子,降温防暑  
经典传承  致敬匠心  

     在市中医院内蕴藏着5大省市非遗项目,分别为“龙砂医学诊疗方法”“丁氏痔科疗法”“黄氏喉科疗法”“刘氏骨伤疗法”“杜氏金针手法”。当天,非遗项目的传人们也来到活动现场,为大家讲述经典的故事。

     中药香囊、中药茶饮、中药贴画、中药团扇、本草书签……青年志愿者们把一个个新奇有趣的中医药文化产品带到了活动广场上,引得前来观赏的百姓络绎不绝。

     戴美忠书记一行来到展区,当听说近年医院研发了多种中医药养生保健产品和文创作品,并正大力推动中医药文化进课堂,给予了充分肯定,鼓励大家要从百姓的需求出发,加强中医药普及推广。  
     此次活动中,市中医院以名科、名家集体亮相,为锡城的老百姓送去了实实在在的福利,作为无锡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示范者、领跑者,医院将在学史力行中,继续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高效、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六一前夕,我们给孩子们送去一份特别的“礼物”      六一前夕,我院的青年志愿者们把中医药文化送进了春城实验小学。尽管室外下着大雨,活动依然吸引了不少师生冒雨前来参加。  
回眸历史瞬间、感悟初心使命  

     活动一开始,院团委副书记陶然带领小朋友们共同重温了历史上的“今天”,生动地向大家讲述了东北解放军班长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故事,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揭秘“匠心非遗”、传承中医文化  
     活动现场,师生们跟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们一起领略了中医文化瑰宝的深邃与奥妙。  

     来自市龙砂医学研究院的彭健主治中医师从起源于800多年江南地区的中医流派历史讲起,小朋友们在一帧帧画面中感受到了历史上的中医辉煌,认识到了无锡中医历史上传奇的医家和著作,“龙砂医学”的三大鲜明特色、“龙砂医学”为国为民的初心,让大家纷纷对中医药文化产生的浓厚的兴趣。  

     来自黄氏喉科的芦芸医师从“狮吼功”说起,结合有护咽功效的中药,告诉小朋友们声音是如何发出来的、如何保护好嗓子等,在她的带领下,师生们认真地学习发声的正确方法。  
共学健康知识,同做小小医家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当下,我院第一名援鄂队员、感染疾病科护士长助理匡敏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手卫生教学课,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操作,教大家要把“内、外、夹、弓、大、立、腕”七个动作都做到位。  

     来自心血管科、急诊科青年文明号的志愿者们向大家讲授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知识。活动现场,很多小朋友们第一次接触到可以进行心肺复苏的模型,尽管操作起来有困难,但在志愿者们一次又一次耐心的讲解下,练习得非常认真。  
     活动结束后,老师表示:“虽然今天的雨下的很大,但是孩子坚持要来参加活动,中医药文化活动跟急救知识是小学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收到了颇有特色的驱蚊、防感香囊和特色学习书签,小朋友们都很开心!  

     青年文明号活动是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有效形式,是立足本职岗位、树立服务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展现青年精神风貌的有力载体。我院青年医护人员们一直以做好中医药科普宣传为己任,在近期的党史学习教育中更是通过开展科普讲座、互动体验等活动深入学校、社区、军营一线,为民办好实事,绽放美丽青春,实现人生价值。
防灾救灾工作不松懈,应急救援能力再强化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抢险救援应急处置能力,结合国家、省市及市卫健委等上级部门有关工作部署,近日,我院开展多项应急演练活动,旨在以演练促提升,进一步加强应急安全基础管理,不断优化应急处置队伍,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
汛情伤害  迅速“出击”
     急诊科门前,医院组织开展防汛救灾医疗救治应急演练,由副院长袁玥担任总指挥,医务处、护理部、门诊办等职能科室及内科、外科、骨科、急重症部多个临床科室参加演练。  

     医院接到市卫健委总值班来电(模拟)  
     市内某处发生汛情,现场发现两名群众溺水,两名抢险队员受伤,请应急队立即赶赴现场急救。值班人员立即向医务处汇报,医院得知此情况后,立即组建成立应急队。由急诊科主任助理孙月雯担任队长,带领内、外科医生各1名,急诊护士2名,根据此次灾害事故特点迅速清点急救物品、药品、器材等,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救灾现场”。

     到达灾情现场  
     首先评估现场环境,立即安排人员进行检诊、分类、贴上伤情识别卡,其中一名溺水者和开放性胫骨骨折者为红色标识病人,需要马上救治,医护小组立刻投入抢救,并做好相关登记。

     各组医护人员立刻对危重患者实施救治。对溺水患者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抢救,抢救结束后,转运至医院急诊科完善相关检查,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对踩踏造成的开放性骨折患者,评估意识后给予止血包扎固定、颈托保护颈椎、脊柱损伤搬运,转运至医院,由骨科医生接诊患者后立即完善检查,启动创伤中心,多学科相互协作,护送患者行急诊手术。  

     处置完毕后  
     应急救援队队长向医务处及应急办汇报救治经过以及病员去向。各首诊医师立即将各位患者基本信息及病情,形成书面材料汇总上报。
 
火灾突袭  紧急撤离
     手术室内,手术部联合总务处、保卫处、医工处等相关部门开展了突发停电和火灾的应急处置演练。  

     手术室内浓烟滚滚(模拟)  
     而此时,一台全麻下全子宫切除手术尚在进行中,必须立即护送病人撤离!总指挥徐敏逸副主任立刻发布灭火与疏散撤离指令并联系消控中心、保卫处,及时汇报院领导,采取紧急救援。

     反应迅速,各司其职  
     在场医护人员有的关闭电源、有的就近取来灭火器、有的打开安全通道……一接到撤离指令,主刀医生即刻吩咐:“关闭伤口!”此时,手术室接送人员已调整好转运床高度,大家共同将全麻手术病人移上转运床。  
     随后,撤下麻醉机、监护仪,换上简易呼吸囊,手控维持病人呼吸,监测病人生命体征,每一个细节都专业而精细。待评估患者可以转运后,由一名护士手举应急灯指引转运团队,短短几分钟,病人已被转移至安全空间,手术继续进行。

     齐心协力,筑安全防线  
     保卫处、总务处、医工处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灭火救援疏散以及供电设施故障排除等应急处置。  

     应急演练结束后,点评专家组均对整个流程进行点评,此次演练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各项操作标准规范,抢救流程合理,同时针对细节衔接、流程规范、救治流程完善等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实景演练,进一步强化了员工对灾害的关注度、风险意识以及抢险应急救援,分工职责更加明确,工作流程更加顺畅,应急物资储备更加充实,增强了各科室相互协调配合,为做好抢险救灾医疗应急救援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医院总机:0510-88859999 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话:0510-88859999转21100 预约电话:0510-81008810 投诉咨询电话一:82757832 安全隐患监督热线:82757832 投诉咨询电话二:8008287999(座机免费电话)

订阅号

服务号

互联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10229589号-1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1050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地址: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湖滨路与中南路交汇处)   版权所有 无锡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