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新闻快讯
新闻中心
公示公告
专科特色
名医堂
特色专科
名医专家
名医堂专家
名医专家
就医导航
门诊指南
住院须知
医保政策
专家门诊时间
党建文化
核心价值体系
党建时讯
党教课堂
清风伴医行
廉政邮箱
科教之窗
科研动态
伦理委员会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教育园地
成果展示
相关制度
资料下载
护理风采
护理新闻
护理管理
专科护理
院务公开
政务公开
工作规范
便民措施
财务公开
对外交流
友好医院
域外深造
援外医疗
学术交流
互联网医院
新闻快讯
一 新闻动态
一 公示公告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新闻中心
杏林健康路 永远跟党走 奋进十四五,市中医院开展徒步公益活动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走过了整整100年,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倡导运动健康的生活理念,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培养广大职工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增进员工间的沟通交流,4月18日上午,市中医院在蠡湖边的渤公岛生态公园开展“杏林健康路 永远跟党走 奋进十四五”徒步公益活动。
活动当日春光灿烂,清风拂面,正是呼吸新鲜空气,释放心情的好日子。
早上九点,职工们纷纷来到在蠡湖百米高喷处签到领取活动标识,大家需完整经过 百米高喷、善贾桥、卓仁桥、蠡堤等4个签到点,集齐四枚印章,才算圆满完成此次“挑战”。
一路上,大家边走边看,有说有笑,步伐矫健,笑容清澈,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花朵的清香,欣赏着湖岸树木的新绿、湖水的明净。
走着脚下的路,大家不禁回忆起近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重温过的82年前的红军长征,那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战略大转移,无数革命将士们以惊人的勇气和毅力创造出了世界军事史和人类生命史上的奇迹,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新中国,还留下了值得一代一代永续相传的长征精神。
时至今日,尽管时代与过去不同,但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创业史、中华民族不可复制的富强史不可忘记,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更应该继承红军长征的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
徒步的同时,青年突击队、文明引导员也纷纷“出击”,看见了垃圾随手捡起,看到有不文明的行为即刻劝阻,他们用最朴实无华的举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用实际行动向周边市民开展文明城市建设提升宣传,为锡城的美丽、和谐增添一份力量。还有些爱心满满的小伙伴们随身携带了国药科普宣传手册,向市民发放。
活动一直持续到中午11点左右,大家才意犹未尽地踏上回家的路。
这次徒步公益活动充分展现我院职工积极向上、和谐奋进的精神面貌,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向心力,让大家在春暖花开之际放松心情,给自己的身体充充电,以更饱满的热情服务锡城百姓,为医院“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看!无锡小记者在市中医院探到了哪些宝藏?
传承国粹中医,增强文化自信。中医文化源远流长,这是一门古老的医学,随着中医文化的守正创新,中医也不断被大众熟知和接受。
当然,中医文化的传承也缺不了国家未来发展的后备军——青少年。4月17日上午,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21位无锡小记者带着对中医的种种好奇与疑问,来到这里开展主题研学活动。
在市中医院文化办主任许丽娜的带领下,小记者们一同接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探索独具魅力的中医文化,开展神秘而有趣的中医药文化探索体验。
探秘龙砂医学
市中医院、龙砂医学研究院的主治中医师彭健用生动诙谐的语言,给小记者们讲述了非遗项目龙砂医学的起源、特色,以及背后的故事。
小记者们认真记录,积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通过学习小记者们知道了龙砂医学起源于无锡江阴龙山、砂山地区,是无锡医学的流派标志。
龙砂医学属于综合性学术流派,兼有学术流派和世家流派的特点:一是重视《黄帝内经》中五运六气学术思想进行养生、治未病;二是继承运用《伤寒论》六经经方思想;三是运用膏方调体。
小记者们品尝医院自制的龙砂养生茶
感受中医银针奥秘
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李健为孩子们进行针灸讲解,这个极具中国传统的诊疗方法彻底征服了现场的小记者。
通过李健的讲解,小记者们认识了不同的针刺针具,知道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治疗全身疾病。
李健告诉小记者们,目前针灸针灸治疗有效的病种达300多种,其中效果显著的就有100多种,小记者们纷纷感叹针灸的神奇。
当听到针灸能美容,小记者们一个个瞪着大眼睛,视线紧跟着李健主任学习,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纷纷表示回家要给妈妈试试。
“葵花点穴手”推拿初体验
治未病科汪妍医生向小记者们展示了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有高烧后退热推拿,有预防近视推拿,有腹泻、便秘推拿等实用手法,小记者们第一次与中医技法的零距离接触便被激起了浓厚兴趣,一个个抢着提问。
当汪妍向小记者们介绍到对提高视力有效的穴位时,小记者们将兴奋的表情写在脸上,踊跃尝试、积极体验。
中医是国粹,几千年来,中医与中华民族相伴而行,孕育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之中,并且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充分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瑰宝的神奇魅力,从小了解中医药文化与知识,是对中医药文化的一种传承,同时也培养了小记者们的民族自信心、文化自豪感。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市中医院祭扫烈士陵园
为深入贯彻党史学习教育,更好传承红色基因,4月14日下午,市中医院党委组织赴烈士陵园开展“学党史、祭英烈、践初心、担使命”祭扫活动,由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吴新宇主持。
全体在家班子成员、党总支(党支部)书记、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团员青年代表参加。
院党委书记严雪峰致祭文
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高宇峰领誓,重温入党誓词
青山埋忠骨,鲜花伴英烈。正对着庄严肃穆的“为国牺牲人民英雄纪念塔”,全体肃立默哀,悼念那些在这里战斗过、为了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烈士。
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
随后,大家在瞻仰墓碑后走进烈士史料陈列馆,共同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瞬间。
每个人都在这些陈列文物前久久驻足,看着墙上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张张或年轻稚嫩或成熟刚毅的面孔、一个个坚定清澈的眼神,大家感受到英烈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执着追求。
只有牢记历史,才能从历史中总结教训、汲取力量,让前行的步伐更加坚定。通过这次祭扫活动,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期的医务工作者,我们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一系列伟大革命精神激励自己,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己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逐梦新时代,戮力新征程,为全市百姓提供更好的中医药服务,为实现“十四五”中医药事业高质量领跑发展而不懈奋斗!
花季女孩外伤休克,多科联合决胜生命“接力赛”!
清明小长假内
市中医院的手术室出现了这样一幕
究竟是什么情况
让主刀医生们“跪着做手术”
事情是这样的...
清明假期的一个清晨,一辆救护车呼啸而来停在医院急诊门口,急救车上抬下来的女患者让接诊的医护人员倒吸一口凉气——患者整个下半身都浸湿在血泊中,神志不清!
原来,患者洗澡时不慎滑跌,一屁股坐在翻倒的小板凳上,凳腿不偏不倚正从肛门中插入。家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傻了,一时情急,拔出凳腿,没想到血却立刻喷涌而出。辗转多家医院后被送来了市中医院,这时离受伤已经过去了3个多小时。
多科室携手 生命“接力赛”
时间就是生命
能抢一秒是一秒
由于出血过多,患者已处于休克状态,医院立刻开通急诊绿色快速通道,急诊科医护人员有条不紊地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完善核酸等相关检查,为接下来的手术做好准备。
经过初步的判断,患者的外伤涉及器官较多,伤情复杂,医疗总值班蔡靓羽主任迅速联系了多个学科,很快,普外科、妇科、肛肠科、麻醉科、手术室、ICU、内镜中心、输血科、放射科等抢救人员纷纷火速抵达现场,一场为生命接力、多学科联合抢救的集结战就此打响。
出血过多,深静脉塌陷,补液补不进!没有了静脉通道,就相当于掐断了生命通道,麻醉科副主任徐敏逸当机立断,使用超声定位,迅速为建立起深静脉通道,看着一袋袋液体和血浆输入患者体内,大家被揪起的心稍微了安定一些,经过抗休克治疗,患者的生命体征也初步稳定下来。
很快,患者被推入了手术室,抢救团队趁着这一喘息的时间,立刻对麻醉状态下的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为了能给患者仔细检查,外科副主任唐建东跪在地上为患者检查伤口。
当手指探查进直肠时,唐建东触及了一个比较大的裂口,为了能够更加清楚损伤的位置、损伤的范围,他在“徒手”清除血块、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后,提出了行肠镜检查直肠损伤情况,排除多处损伤。
内镜中心袁蒲副主任医师立马“上阵”,别看就一个肠镜检查,也是非常考验技术的。一来是急诊肠镜,患者无法提前做好肠道准备,肠腔内大量粪便及血凝块,造成视野不清,二来为了避免粪便通过近端损伤肠管逆流腹腔引起污染,采用了无充气检查,这都大大增加了检查的难度,但袁蒲心中有数,手下很稳,一根管子在她的操作下稳稳地在患者肠管里“行走”,最终有快又准确的发现一处直肠破损穿透至肠腔外,排除了近端直肠暂无损伤,为后来的手术节约了时间。
此时,患者体内损伤情况已大体明了:失血性休克、肛门撕裂伤、直肠前壁破裂、阴道后壁破裂。
病情来势汹汹,为了确保手术能顺利进行、术后能尽快康复,大家迅速制定了周密的手术计划。之后,普外科唐建东主任医师、妇科任宝红副主任医师、肛肠科李春伟主任医师轮番上阵,止血、肛门修补、直肠破裂修补、阴道破裂修补、剖腹探查、乙状结肠造瘘……每一步操作都精细地进行着。
李春伟主任进行肛门缝合时,这样一个动作保持了近半个小时——身体近乎半悬在空中,头颈部始终处于仰视状态,一个操作完成下来,整个背部也是相当吃力。
唐建东副主任在剖腹探查排除了盆腔内大量积气积液后,细心地位患者做了一个保护性造口,为了防止术后大便从缝合的伤口处溢出,影响愈合及康复。
手术部的医护人员各司其职,专人负责动脉血压监测、血气分析、体温保护、扩容、输血、循环复苏、凝血功能监测……一切有条不紊。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手术进行了整整3个小时,手术结束时钟已经指向了快5点,这时候大家才想起来,原来中饭都还没来及吃,它们还都整整齐齐地“躺”在办公桌上,这就是医护人员的工作常态,他们的心里始终装着自己患者的生命安全!
目前,这位患者在手术后已经转入了普通病房,伤口恢复良好,病情逐步平稳,短短几天的休养,如今她已经能比较稳地独立行走。
市中医院在中医优势辐射全市的基础上,还承担“区域性医疗救治中心”功能,建成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 中国心衰中心,江苏省创伤救治联盟会员单位,无锡市胸痛、创伤、卒中救治中心,综合救治能力快速提升,全体医护人员用他们无私的奉献、精湛的技术,守护这一方百姓的生命健康。
凭借这项“黑科技”,市中医院领跑“数字骨科”
膝关节置换术在我国已开展了20多年,技术非常成熟。但是,置换术依赖手术医生的经验判断,要做到置换毫厘不差,并非易事,人工智能辅助让精准置换成为现实。4月1日,市中医院骨伤科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了全市首例人工智能辅助膝关节置换术。这项“黑科技”目前在省内仅有2家医院开展,这标志着市中医院依托“太湖人才计划”王坤正团队技术,开始涉足“数字骨科”领域。
病例
74岁的沈女士左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10年,1个多月前加重,行走困难,影响日常生活,影像学表现为左膝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明显,多方求医均考虑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
关节骨科副主任徐兵介绍,考虑到患者身高较低,常规假体大小可能不适合,因此需要非常精准的术前规划。市中医院通过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开展了堪比“北斗”导航式精准的术前规划,术前进行膝关节CT扫描,然后医生在系统中输入扫描数据,系统就自动进行三维重建和精准分割,自动匹配合适的关节假体型号、规划最佳安放位置和角度,最终生成交互式的规划报告及模拟手术结果,让医生对手术位置、角度一目了然。术中的截骨位置及厚度、假体的大小、角度、安放位置等,与术前规划完全一致,无需像往常一样在术前、术中反复测试和比对,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加快了手术速度。患者术后下肢力线也得到完美恢复,有效减少了人为误差,术后两天即可下地行走,如今正接受进一步康复。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包括人工智能辅助置换在内的机器人骨科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去年,市中医院与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顶尖团队王坤正团队签约合作,成为我市卫健领域“三名”工程建设的骨干力量。王坤正是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在数字骨科、机器人骨科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据该团队成员、西安交大附属二院关节外科行政副主任杨佩介绍,目前外科已迎来机器人手术时代,如达芬奇机器人已开始广泛应用于腹部手术,使手术切口越来越小。而机器人骨科的优势是手术越来越精准,如在关节置换方面,尤其是在面临关节畸形等复杂患者时大有作为。此外,在脊柱外科手术方面,机器人手术也同样显现出优势,可以避免因钉子稍有偏差造成的严重神经功能障碍。
相关内容
早在2019年,市中医院就成立了“王坤正主委名医工作室”。市中医院的刘氏骨伤疗法在无锡乃至全国颇有名气,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王坤正团队将和市中医院骨伤科团队一起,更好地发扬这一传统中医优势项目,打造数字骨科,追求精准医疗。未来,王坤正团队将以市中医院为主体,引领中医骨科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关节病临床预防与诊治指南。
159页/1014篇
9
3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4
:
行业链接 :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江苏省中医药局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华“治未病”网
医院总机:0510-88859999
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话:0510-88859999转21100
预约电话:0510-81008810
投诉咨询电话一:82757832
安全隐患监督热线:82757832
投诉咨询电话二:8008287999(座机免费电话)
订阅号
服务号
互联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10229589号-1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1050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地址: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湖滨路与中南路交汇处) 版权所有 无锡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