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新闻中心
“医”路同行 携手向前——我院开展2024年徒步寻访活动
     春日的生机如诗如画,赋予大地温暖和希冀。今年正值建院70周年,为充分展现全院职工积极向上、和谐奋进的工作面貌和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近日,医院分批组织职工前往梁溪十里画廊及仙蠡墩公园开展“‘医’路同行  携手向前”徒步寻访活动。


 
     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职工们准时到达集合地点——仙蠡墩遗址公园广场,有序签到、领取集章卡片、任务书及臂章。院工会主席夏丽丽为大家详细讲解活动流程、打卡点、集章要求和规则。动员完毕后,徒步寻访活动正式开始。此次徒步路线从仙蠡墩遗址公园开始沿梁溪河北岸健行步道至蠡溪公园,沿途还精心设有补给点。


 


     梁溪河作为无锡最为悠久的自然河流,是无锡的生命之源,被誉为无锡人的母亲河;仙蠡墩是无锡地区一处举足轻重的文化遗址,承载着古代文明的深厚底蕴,映射出无锡先民的生活面貌与文化特色。大家共同踏上“人在画中游”、移步皆景观的梁溪十里画廊,途中参观梁溪河文化展示馆,寻访“仙蠡墩”的传说,抚摸岁月的痕迹,感受“人、城、水”的美丽景色。

 




     徒步路上,职工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抬头仰望着碧蓝的天空,触动着对大自然依恋的心弦。一路上,大家相互间交流感情,释放压力,尽情舒怀。他们有的步伐矫健,有的步调轻盈,有的走走停停,纷纷记录下身边的美景。




     此次徒步活动不仅让职工们享受了美好春光,更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健康生活的魅力。医院将继续为职工举办更多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为职工们搭建一个展示自我、交流互动的平台,激励全院干部职工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在建院70周年之际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国医大师施杞团队来我院指导      4月19日,“江苏省中医退行性骨关节病临床医学创新中心暨施杞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2024年度学术活动”在我院举行。国医大师、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施杞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院长肖涟波教授团队,苏州市中医医院姜宏教授团队,南京中医药大学马勇教授团队,创新中心主任、骨伤科主任张亚峰以及创新中心成员、科研骨干、研究生等共同参加。  

1、助力创新平台建设  

     施杞教授参观了江苏省中医退行性骨关节病临床医学创新中心并参加了创新中心2024年工作汇报会议。



     张亚峰主任就创新中心目前的整体建设情况、人才引育情况、2024重点工作等向施杞教授作了汇报。创新中心各个PI团队负责人汇报了科研工作进展、阶段研究成果、研究计划等。


     施杞教授听取各方汇报后进行总结发言。他高度肯定了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提出创新中心的未来要围绕“临床高地、科研中心、育人摇篮”三个方面加强建设,坚持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中医发展核心。

     施杞教授指出,在专学科建设方面,中医骨伤科学要紧紧围绕“中西结合、内外结合、医教研结合”三个结合发展建设;在创新中心建设方面,要聚焦目标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既要限期有成果,也要长远有规划,建成具有鲜明中医药特色的省级骨关节病临床医学创新中心。  

2、助力优势专科发展  



     施杞教授在我院名医堂对多名慕名而来的患者诊疗进行指导,我院组织工作室成员跟随施杞教授临证学习。通过“传帮带”形式继承好、发扬好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不断提升中医内涵、促进专科发展,让锡城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诊疗服务。  

3、助力科研自立自强  


     施杞教授团队核心成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院长肖涟波教授,在我院“问枢求真”讲坛作《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防治策略:从临床到基础》的学术讲座。肖教授分享了骨关节免疫最新的研究进展,并毫无保留地展示了其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  

     各科室管理人员、主诊医师、科研骨干、教学秘书,骨伤科、创新中心、龙砂院、中研所全体成员,青年医务人员加速营营员及在院研究生100余人参加。  



国医大师简介  


     施杞,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第2、3、4、5、6、7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疗法”代表性传承人。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第3、4届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1、2、3届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5、6届会长。  

     擅长各种骨伤科疑难杂症的诊断与治疗。
 
惠民服务再延伸,床旁办理少费神 为进一步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  
无锡市中医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  
在部分科室试行“床旁入院+床旁结算”一站式服务  
办理“窗口”前移至“病区护士站”  
入院、出院等业务在病区就可轻松完成!  

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  
     近日我院经多部门协作,试行推出了一项服务新举措——“床旁入院+床旁结算”一站式服务。该服务将原本在住院部一楼的入出院办理窗口前移至病区护士站,由病区护士为住院患者“一站式”办理入院登记、出院结算、医保报销、打印花费等结算业务,真正把优质服务落实到实处,实现了“让患者少跑路、信息多跑路”,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床边结算’,真的太方便了!”在眼科住院的过阿姨准备下楼办理出院手续时,被护士长告知可以直接在病区实现“一条龙”办理。只见护士长在电脑上点击结算后,付款二维码便映入眼帘,过阿姨拿出手机扫一扫就可以直接支付了。从办理出院到拿到结算单全程只需2分钟,原先还需要下楼到住院大厅排队办理出院手续,现在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患者们纷纷为这项服务举措点赞。

     在疼痛科住院的王阿姨笑着说:“我腰腿不好,本来还在头疼自己没办法下楼办出院。这下好了,才几分钟,我自己就把出院流程走完了,就等着女儿来接我。护士的服务真是好,什么都会,真是方便!”  
 
     “床旁入院+床旁结算”一站式服务为广大患者提供了“零距离、便捷化、高效化”的就医服务,有效缓解了患者在窗口办理入出院手续、押金续缴、出院结算时排队等候、上下奔波等情况,让患者享受到医院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  

     从患者的“急难愁盼”出发,我院持续优化诊疗服务流程、创新便民惠民举措,坚持为患者办实事、办好事,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持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新体验!
 
好Young的“江苏省青年文明号”+1      近日,江苏省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发布《关于命名第23届江苏省青年文明号集体的决定》,我院心血管科获评“一星级江苏省青年文明号”!  
 
     无锡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于2013年创建成市级青年文明号,现有医务人员67名,其中35周岁以下青年占70.97%,是一支专业素质强、创新度高的青年队伍。科室是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国家胸痛心衰中心标准版单位,能常态开展多项高难度手术,具有中西医诊疗优势特色,特别打造“我是护心使者”公益项目、“养心堂”中医养生宣讲课堂等惠民服务平台,惠及市民超百万人,为无锡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抓牢主题教育,打造“学习型”团队  

     以主题教育引导青年。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及感染力,把青年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发展、创建工作上来,每月结合实际组织政治学习,明确奋斗目标,增强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典型示范感召青年。集体所在党支部获评2020年度“无锡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所在团支部获评“卫计委五四红旗团支部”,集体中有1人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第四届无锡市“市名中医”,1人获评为无锡市“青春新榜样,最美代言人”,1人获评市卫健委“优秀共青团干部”。通过对榜样的选树和弘扬,使青年的奉献得到升华、斗志得到激发。  

     以人才培养鼓励青年。每月开展专科、院感、中医理论培训及操作的专项考核,通过传、帮、教等方法,强化学习意识,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培养专科业务骨干,定期选派年轻业务骨干赴法国、德国、日本、北京、上海等地学习研修,助力青年成长成才。




 
2、做强惠民举措,铸造“服务型”招牌  

     创优质示范病区。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夯实基础医疗及护理质量。入院时送上“青号服务卡”、出院时送上“爱心联系卡”、出院后电话回访追踪,建立联系沟通快速响应渠道,为患者提供住院全程优质服务。  

     展中医传统特色。自2020年起承担基层医院中医护理特色科室孵化项目,精准对接基层中医护理发展需求,2022年中医护理医案获“江苏省护理学会中医护理医案竞赛”二等奖。  

     亮贴心暖心服务。围绕“用爱护心守护生命”的创建主题,定期开展“养心堂”中医养生宣教讲堂,满足群众中医药健康养生需求;开设微信“冠心关爱之家”医患交流平台,全天候为病人排忧解难;设置“便民服务箱”、  “甜蜜”爱心箱,免费提供便民服务;积极参与“悠悠百草情岐黄校园行”“中医巡讲进社区”“中医专科护理进社区”等服务活动;选派青年中医赴青海、陕西等地开展支援工作;与市特殊学校聋哑儿童及失独老人结对,定期服务,无偿帮助,彰显集体公益属性和奉献精神。




 
3、激发创新活力,锻造“创新型”引擎  

     坚持科研创新为根本。鼓励成员成为团队中的KOL,  引导青年在比学赶超中实现技能提升。近年来,主持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  SCI收录期刊论文4篇,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或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33篇,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累计发表心血管科专科论文49篇,  其中SCI  论文4篇,核心及统计源论文33篇。  

     坚持管理创新为基础。利用“品管圈”、PDCA等质量管理工具,通过更新科室医疗、护理质控网络,明确质控人员职责等举措,科室两项持续改进项目荣获  “院品管圈大赛”一等奖;2022年参与循证项目获“第七届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医院擂台赛百强案例”。  

     坚持服务创新为突破。广泛开展各种公益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2016年起,以普及公众心肺复苏急救及中医养心护心知识为宗旨策划打造“我是护心使者”志愿服务项目,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开展科普宣讲体验活动。开设市民“开放日”  “体验日”、学生“夏令营”  “冬令营”等,为公司企业、学校警营、社区街道等进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每年接待培训超千人,增强公众自救互救意识及生存技能,曾获“无锡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市卫生健康委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等荣誉。注重不断拓展公益项目的中医药内涵,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传播中医药文化,厚植“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理念。





     省级青年文明号是一项荣誉,更是一面旗帜。我院将继续引导全体团员青年以新的精神面貌、新的工作思路、新的服务举措,时刻践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承诺,燃文明之火、铸青春团队,用火热的青春谱写最亮丽、最耀眼的篇章!
 
春色已如许,读书正当时——我院第五届“享受阅读 书香杏林”职工读书节启幕      “四月在格外舒适的气候中,来到人间。就在此刻,闻闻花香,听听鸟鸣,生命里不仅有烦恼和压力,还有喜悦和幸福”。4月16日下午,观山书屋里传出《最美四月天》清脆的朗读声,拉开了我院“声”动读书会暨医院第五届“享受阅读·书香杏林”职工读书节启动仪式的序幕。


     无锡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市全民阅读办副主任顾必成,我院党委书记严雪峰,江南大学教授、无锡市政府智库专家、全国优秀人文科普专家庄若江教授出席活动,全院60余名职工代表参加。  

     在声动读书会的现场,三位职工分享了他们的故事世界。大家侃侃而谈,真情流露,与全场观众一同探寻内心深处的共鸣。
 

中医经典科副主任毕礼明分享《学好经方,可抵岁月漫长》。
 

门诊部副主任李莎分享《人生需要懂一点“厚德载物”》。 

  
眼科医师唐苗苗分享《温一壶月光下酒》。 


  
在倒计时的钟声响起后,顾局长、严书记和庄教授三人一起按下手印,共同启动无锡市中医医院第五届读书节。  

 


  

     顾局长和严书记为各分工会代表赠送市总工会及委工会推荐的部分经典书籍,鼓励职工们以读书求新知、以读书强素质、以读书传文明、以读书筑梦想。  

     庄若江讲授为大家带来《一座江南小城的崛起传奇》。在她的讲述中,代表着无锡水韵文化的名胜在台下听众的脑海中展开,太湖佳绝处、运河水弄堂……一道道风景构成了无锡这座千年古吴都、百年工商城。  

     今年我院读书节系列活动精彩纷呈,有梁溪十里画廊徒步寻访活动、“爱祖国颂党恩铸医魂”职工文化艺术创意作品展、“挑战智商,拼出自我”亲子趣味魔方活动、“秋意盎然,杏林显芳华”戏曲国粹赏析暨  “杏林戏曲社”成立、读书征文竞赛、文化沙龙活动......作为  “全国职工书屋”,我院今年将结合职工文化健身中心改造进一步提升职工书屋建设,无锡市全民阅读办也将作为我院职工阅读工作指导单位,助力推动“书香杏林”建设。  

     下一步我院将以职工读书节为抓手,坚持思想文化引领,引导全院职工在阅读中长智慧、拓思维,在实践中读以致用、学思行并进,以崭新风貌和优良业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及医院建院70周年!
 
医院总机:0510-88859999 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话:0510-88859999转21100 预约电话:0510-81008810 投诉咨询电话一:82757832 安全隐患监督热线:82757832 投诉咨询电话二:8008287999(座机免费电话)

订阅号

服务号

互联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10229589号-1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1050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地址: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湖滨路与中南路交汇处)   版权所有 无锡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