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新闻中心
“四敢”高质量发展红旗科室、岗位标兵风采录(八) “四敢”高质量发展红旗科室  
     中医外科  
     中医外科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在治疗各种慢性溃疡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有其独特的治疗理论和方法。在阙华发教授团队的指导下,该科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提升中医外科技术水平和科研水平,为中老年慢性溃疡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  
     该科成立半年以来,一方面开展更多更广的项目,逐步形成更加快速、高效、规范的治疗方案。比如,针对丹毒、小腿蜂窝组织炎这种常见的、威胁到患者生命的严重感染,科室医生设计小切口负压引流,迅速控制蜂窝组织感染、消除组织水肿。另一方面在复杂疑难病例的救治水平上大大提升。比如,一例头部烟雾病的患者,手术后头部皮肤坏死,在北京的医院先后手术二次均以失败告终,随时有颅内感染的危险。患者及其家人寻医就诊一年多,均因风险大、病情复杂被拒绝收治。  
     该科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神与脑外科协同合作,反复设计治疗方案,成功为该患者实施头部手术,头部溃疡已经愈合,目前正在康复中,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教育处  
     教育处紧紧围绕医院“十四五”规划及重点工作,在提升教育教学内涵、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上精准发力,打造医学人才培养平台,助力我院医教研协同发展。  
     教学相长,把准“敢”的重点。加强基层教学组织管理,开展教学运行、教学活动、教学研究、师资建设、教学管理等标准化建设工作,细化落实教育教学各项制度,顺利通过南京中医药大学床边教学教研室考核评估和附属医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预评估。  
     尊师重教,凝聚“敢”的合力。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举办研究生毕业典礼、教师节大会、青年医师拜师仪式、青年教师临床教学比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大赛等,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传承岐黄,厚植“敢”的担当。依托国家级中医学术流派和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的传承资源,扎实推进中医师承教育,举办各级各类继续教育项目和学术活动,加大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推广运用,着力培育中青年传承创新骨干人才。  
“四敢”高质量发展岗位标兵   
     王兰  
     副主任护师,从事护理工作二十余年。王兰爱岗敬业,心系集体,任大外科科护士长期间,深入各科室参加床边交接班,检查危重患者护理工作,指导护士长抓好现场质量管理,督促全面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整体护理内涵,分管的大外科在护理部各项竞赛中名列前茅。  
     她参与多项厅局级科研课题,主持护理学会课题1项及院级课题1项,均已顺利结题。以项目负责人成功申报市级继续教育学习班1项,并多次在省、市级继教班上授课。成功申报实用新型专利2项。作为南中医本科生导师连续带教实习生进行一对一临床实践指导。每年组织专科护士走进市福利中心、社区、学校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健康教育、康复指导、护理适宜技术推广、发放健康宣教资料等。  
     护理工作是繁琐的,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选择了奉献。她常说一旦穿上护士服,就要把心酸藏在心里,微笑挂在脸上,尊重病人就是尊重自己,爱护病人就是爱护医院。  
     任晓玲  
     医学检验科副主任检验师。任晓玲是一名转业军人,更是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军旅生涯的淬炼、实验室工作的磨砺,让她总是给人一种胡杨般的积极向上的力量。虽然每天都要检测大量的患者标本,但是面对机械性的重复工作,她始终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检以求真,验以求实。医学检验是现代医学的重要支撑之一,承担着诊断、监测和评估疾病的重要作用,是医疗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一名检验工作者,她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处理各种医患、临床与检验的问题,确保发出的每一份报告都准确无误。“做好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做好每一件事,并一直坚持下去”,这是她刻在心里且始终不变的信念。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她积极拓展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在苏州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进修血液病的流式细胞检测。“披肝沥胆赤诚心,敬佑苍生入杏林”,她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使命,以担当作为诠释检验人的神圣使命。  
     潘金斌  
     院办驾驶员。潘金斌自参加工作以来,爱岗敬业、扎实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派车任务重时,即使一天开四趟长途他也没有怨言,周末也经常加班加点完成各项交办的任务,6-7月驾驶里程近9000公里。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积极进取,数年如一日的工作态度是他对自己严格的要求。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他都以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的工作热情,严守各项规章制度,保障行车安全。  
     作为一名驾驶员,他一方面注重自身学习,另一方面积极向单位的同志请教,认真学习车辆修理技能、掌握交通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不断强化交通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水平。他始终认为要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只要不忘初心、牢记职责,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能让党员的先进性闪光。
青春接力,矢志建功——共青团无锡市中医医院第七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承风骨亦有锋芒,有梦则刚;  

去远方皓月星辰,初心不忘。  
     10月16日下午,共青团无锡市中医医院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医院科技会堂召开,选举产生了共青团无锡市中医医院第七届委员会。大会由共青团无锡市中医医院第七次代表大会主席团主持,院党委书记严雪峰、党委副书记吴新宇、市卫生健康委团委负责人朱涵莹出席会议,96名团员代表参会。  

     此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陶然代表医院第六届团委会所作的《不忘初心跟党走  奋楫扬帆启新程  为全面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实践贡献青春力量》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团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的报告》《共青团无锡市中医医院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报告》及大会选举办法,采取无记名差额投票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了由于津津、王福茹、王瑾、冯子芳、匡敏、芦芸、李佳丽、李超、顾剑雄9人组成的新一届团委会。  


     市卫生健康委团委负责人朱涵莹对我院共青团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选举产生的新一届院团委班子表示祝贺并提出希望:一要积极适应新形势,着力加强团的自身建设;二要努力寻求新突破,全面促进青年成长成才;三要不断创造新业绩,致力凝聚青年智慧力量。  

     院党委严雪峰书记充分肯定了上一届团委三年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新一届团委及全院团员青年提出了要求:  
     聚焦“政治引领”,  笃定立身之本,筑牢青春之魂  
     希望全院团员青年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构筑精神支柱,不忘初心跟党走,从岗位实际出发,增强中医自信。  
     聚焦“国之大者”,  勤于学习实践,砥砺青春之志  
     希望全院团员青年扎实打牢基础,及时更新知识,刻苦钻研理论,积极掌握技能,在推动医院提升医疗技术、提高医疗质量、优化医疗服务等具体工作中积极主动作为。  
     聚焦“担当奉献”,  勇于锐意进取,展现青春之力  
     希望全院团员青年在“科技兴院”战略实施中发挥年轻人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和浩然的正气,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  
     聚焦“新风正气”,  当好桥梁纽带,共圆青春之梦  
     新一届的医院团委要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使团组织真正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使团工作真正成为党的工作的重要部分,使团员青年真正成为党的后备军,在实现医院新一轮发展征程中谱写青春的篇章!  

     三年来,院团委在院党委和上级团委的坚强领导下,以“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引领青年”为主线,唯实唯先、善作善成,同心拼力、敢干敢为,先后获评江苏省“学雷锋”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无锡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青年队伍中也涌现出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无锡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等一批先进个人。新一届团委将以此次大会为新的起点,凝心聚力、扎实工作、逐梦前行,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青春力量。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场道德讲堂有力量!      为不断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更好地弘扬医院厚德、精业、传承、创新的医院精神,近日,我院举办了2023年度道德讲堂,邀请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我院肿瘤科创始人赵景芳主任为大家分享她从医近60年来的心得感悟,院领导、党员、团干部和实习生代表200余人参加。  

     学模范  
     赵景芳讲述了自己近60年的从医从业故事,分享了自己从医以来的心得和感想,希望能够激励台下的后辈们,一起继续为无锡市中医医院的医疗事业添砖加瓦,为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不断创新   微调平衡大显身手  
     1964年,赵景芳开始参加工作。那时候用中医治疗肿瘤还在起步阶段,一切都要从零摸索。后来,她的父亲因不幸患上肺癌去世,这让她立志要深研医学,帮助像父亲这样的患者缓解病痛。  
     1985年,46岁的赵景芳回到家乡无锡,进入市中医院工作,响应医院的科室发展政策,在院领导的支持和同事们的全力配合下创办肿瘤科,创新研究出“微调平衡治癌法”,并研发出“微调平衡系列药物”。  
     无私奉献   赤子情怀矢志不渝  
     工作多年,赵景芳始终心系临床一线。2002年,她作为“香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的交流专家,派驻香港东华医院香港大学中医药临床教研中心工作。在香港,来求诊的大多都是西医已经宣判了“死刑”的晚期癌症患者,但在“微调平衡法”的治疗方法下,不少患者重获新生。  
     薪火传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无论是在无锡,还是在香港,赵景芳都参与培养了一批中医药骨干人才,也有不少得意门生。2012年,她被确认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立“赵景芳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020年,她被确认为第三批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谈感悟|我眼中的赵景芳主任  

     作为学生,在尤建良看来,赵老师重视年轻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长期坚持临床带教,言传身教、提携后学,对学生虚怀若谷、毫无保留、无微不至、慈爱有加、关怀备至。在她的带领下,医院肿瘤科的医教研工作层层深入,不断提高。同时尤主任本人也在赵老的指导下,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  

     作为后辈,金春晖眼里的赵景芳主任总是带着和蔼的笑容,循循善诱启发学生自主学习领悟的能力。尽管每次门诊结束都已经非常迟了,但她却总单独抽出时间给自己辅导中医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临床经验。对待病人,她也是耐心细致的嘘寒问暖,解除患者忧虑,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为学生,在倪依群看来,赵老师是严师,更是良师,更多时候是亦师亦友。在跟随赵老师前往香港东华医院出诊时,倪依群亲见患者对赵老的信任、感激,若无良好疗效、高尚医德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她心目中,赵老师是一个治学严谨、德艺双馨、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老师。  
     温誓言  敬模范  

     现场聆听了赵景芳主任的事迹分享和后辈们的心得感悟,5名青年职工代表带来《道德经》节选诵读,牢记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品德。  
     院党委书记严雪峰为赵景芳主任献上鲜花,感谢她长期以来立足岗位,为医院及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
逐梦杏林,奋楫起航——我院成功举办2023年新职工岗前培训      近日,为助力新职工在职业生涯起好步、开好头,我院举办了为期3天的新职工岗前培训。此次61名新职工为我院注入了新鲜力量,进一步优化了人才队伍,为医院发展持续“蓄势赋能”。  


     在院院领导、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全体新职工参加开班仪式。院长、党委副书记顾晓峰致辞,他从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对医院作了简要介绍,对新职工表示热烈欢迎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涵养初心,志存高远,做有德之人;二是要勤学善思,学以致用,做有用之才;三是要尽快适应,了解医院文化氛围,尊师重道,培养严谨的行医习惯。  
     医院全面考量、精心策划,由各科室负责人结合部门工作职责,从不同角度给新职工带来丰富充实的课程,包括门诊服务及管理规范,网络与信息安全,科研、论文相关规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继续教育有关规定,医疗核心制度及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护理管理相关规定,医院感染防控基本知识,人事相关规章制度,医院文化及医院宣传,医保等政策解读等。课程详实生动,还特意安排了新职工聆听由医院职工集体作词的院歌《杏林芬芳》,参加了医患换位体验。
 
新职工进行了庄严神圣的医德宣誓  
     骨伤科孟晓辉代表新职工作出承诺:从学生向医务工作者转变,是一个起点,也是一个机遇。我们会走好这关键的一步,尽快融入中医院这个大家庭,适应各自的岗位,成为一名合格的医院职工。  
皮肤科宋红玲代表新职工表态:从此医院就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会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医院,维护好医院的形象,积极参加医院的各项活动,为医院增光添彩。  

     院党委书记严雪峰为新职工上了入院的第一堂党课《点燃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同时向新职工提出期望和要求:  一要做到三爱,爱医院、爱岗、爱事业;二要做到三学,学做人、学知识、学本领;三要做到三负责,对患者负责、对医院负责、对自己负责。  
     通过职业生涯的第一课,新职工们都表示受益匪浅,不但对医院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更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充满信心。岗前培训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新职工们将在今后工作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与服务能力,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和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矢志奋斗、贡献力量。
薪火相传,再谱华章——市中医院举办2023年度青年医师拜师仪式      为传承岐黄薪火,弘扬中医药文化,加快中医药学术经验的传承和发展,10月11日我院在科技会堂举办2023年度青年医师拜师仪式。在院全体院领导、各职能科室负责人、无锡市名中医及青年医师齐聚一堂,尊师重道、问礼中医,共同见证此次拜师仪式。  


     参加此次青年医师拜师仪式的专家有无锡市名中医壮健、王敏英、任思秀、戴高中、朱丽华、胡萍萍、李春伟、丁敏、周亚红。仪式上,9位弟子丁强、周阿成、高俊清、卫涛涛、姜燕、朱晓丹、储正达、张雪、李雪向老师行鞠躬礼、诵读拜师帖、呈递拜师帖,老师向弟子授以回徒帖,弟子向老师敬献鲜花,以最传统、最庄重的礼仪表达了对恩师的崇敬。  

     弟子代表卫涛涛发言,他表示,作为青年医师要感恩名医先辈的传业授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未来将潜心求学,勤耕善思,秉承大医精神,不辱师门厚望,在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之路上砥砺前行。  

     老师代表壮健主任在讲话中表示,古往今来,师承之路一直伴随着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  “以师带徒,师徒传承”的师承教育,引领了一代代青年医师的蜕变成长。作为指导老师,他深感责任重大,必将倾囊相授。同时他也勉励青年弟子们能初心如磐,潜心钻研,勤学不怠,早日成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栋梁之材。  
     一纸拜师贴、一生师生情,此次拜师仪式既是发扬传承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更是体现了我院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浓厚氛围。今后我院将通过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不断提升青年医师的临床诊治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力推进青年医师人才队伍建设,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医院总机:0510-88859999 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话:0510-88859999转21100 预约电话:0510-81008810 投诉咨询电话一:82757832 安全隐患监督热线:82757832 投诉咨询电话二:8008287999(座机免费电话)

订阅号

服务号

互联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10229589号-1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1050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地址: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湖滨路与中南路交汇处)   版权所有 无锡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