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新闻中心
我院在首届卫生健康系统消防运动会喜获佳绩      为积极开展“生命至上,隐患必除”消防安全专项行动,大力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安全文化氛围,8月11日上午,市卫生健康委在无锡卫校举办首届卫生健康系统消防运动会。来自各市(县)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直属医院、在锡省属单位共17支代表队参加了此次运动会4个项目的比赛。市安委办、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消防救援支队派专家观摩指导。



我院参赛队员与各兄弟单位的选手同场竞技,最终荣获团体第二。


     赛前,我院保卫处联合医务部、护理部、药学部认真组织选拔,选派检验科肖胜春、药学部林君、康复科奚红武、检验科肖胜春、医学工程处储佳、病区华珺等人参赛。在保卫处及消防救援站消防人员的专业指导下,队员们利用休息时间积极训练备赛。






     本次运动会共分着装准备、模拟灭火、两人三带和救援逃生等单人、多人组合共4个项目。



     经过近十天的训练,骄阳似火的赛场上百舸争流,我院的参赛选手聚力而行,载誉而归,荣获得团体二等奖。此外,奚红武、储佳、华珺荣获《救援逃生》单项比赛一等奖。


     本次比赛充分展示了我院的团队合作精神,体现了中医人消防安全综合素质和应对突发事故的过硬本领。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我院将继续枕戈待旦,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做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将安全生产的堤坝筑牢守好!



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我院组织医师节技能竞赛      2023年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同时也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的首个中国医师节。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医务工作者的崇高精神,进一步激发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团结凝聚广大执业医师切实担负起时代使命,医师节前夕我院组织开展了急救知识及技能操作竞赛、优秀病案评比竞赛。

     急救知识及技能操作竞赛


     本次急救技能竞赛分为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分别由麻醉科、重症医学科专家担任考官。在炎热的夏季,各临床科室组织临床医师积极报名、认真准备,比赛中各位选手热情高涨、认真细心、专注操作,很好地完成了各个环节的竞赛。本次竞赛重症医学科陈愉获得一等奖,麻醉科王静等5名医师获得二等奖,肾病科刘彩香等8名医师获得三等奖,甲乳科侍晓辰等14名医师获得优胜奖。

     通过参加竞赛,各位选手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急救能力,同时也在全院形成了“学知识、练技能、夯基础”的浓厚氛围,助推我院医疗服务能力的再提升。

     优秀病案评比竞赛

     本次优秀病案评比竞赛参赛病历内科以疑难病历为主、外科以四级手术为主,共邀请涵盖临床、质控、编码三个专业的九位评委,设置初审和复审两个环节,其中复审特邀唐建君、王建伟和朱丽华三位资深专家。评委组根据《无锡市中医医院住院质量检查表》详细查阅病历,最终呼吸科梁国平获得一等奖,针灸科冯维琪等5名医师获得二等奖,推拿科何丹丹等8名医师获得三等奖,耳鼻咽喉科季红健等27名医师获得优胜奖。

     病历不仅是医疗文书,还是评价医院贯彻落实国家医政政策、等级医院评审、绩效考核、医保DRG付费及医院内部管理等要求的重要资料及数据来源。通过本次评比竞赛,进一步提升医院病历书写质量、推进医疗核心制度落实。

急救知识及技能操作竞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陈愉


二等奖:王静、杨慧慧、陈剑、刘玲、于津津


三等奖:刘彩香、吴莉琴、常鑫鑫、曹依秀、戴文君、任卉、王羽、田秋实


优秀病案评比竞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梁国平


二等奖:冯维琪、矫梦璐、李超、张琦、周时中


三等奖:何丹丹、周微、唐苗苗、过敏杰、陈赢、袁可淼、周韵岑、顾锐
“四敢”高质量发展红旗科室、岗位标兵风采录(一)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引导全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四敢”要求,激励和调动广大医务工作者投身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与首创性,促进提升医院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我院积极开展“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四敢”高质量发展红旗科室、岗位标兵“双月评”活动,涌现出一批“红旗科室”“岗位标兵”。现开辟风采录专栏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大力营造干事创业、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敢”高质量发展红旗科室


/  关节骨科/


     关节骨科作为骨伤科核心科室之一,积极协助骨伤科争创全国级重点专科,坚持人才和专学科建设不动摇,以“探路者”的姿态和“挑大梁”的自觉持续深化内涵建设,全方位多角度提高专科能力水平,坚持传统中医药特色与现代技术双凸显的发展战略,住院病人中药饮片使用率达到62.02%,在医疗救治、科研教育等多方面不断创新,扩大科室影响力。
     疫情放开以来,科室床位一床难求,住院率屡创新高,今年4月份床位利用率达到112.9%。科室开展大量传统髋、膝关节置换的同时,依托  "  太湖人才计划  "  王坤正顶尖医学专家团队,在无锡市率先开展一系列新技术,包括机器人辅助膝髋关节置换技术、高难度髋膝翻修手术、肩、踝关节置换以及即将开展的SuperPATH微创全髋等,四级手术率达到了73.4%。该科将进一步落实“四敢”要求,攻坚克难、创新突破,借助江苏省中医退行性骨关节病临床医学创新中心平台,进一步加大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力度,全面促进专科医疗服务量质提升。


/  消化科/


     消化科是无锡市中医临床重点学科,是集专家门诊、专科门诊、专科病区以及内镜中心于一体的特色专科。该科在早期胃肠道肿瘤、胆胰疾病和炎性肠病临床及内镜诊治等方面确立明显的区域性专科优势,熟练开展EMR、ESD、食管狭窄扩张术等,常规开展超声内镜诊断,近期开展介入技术如EUS-FNA等,胆胰疾病ERCP微创治疗较往年明显增加且成功率高。此外,还开展静脉曲张及非静脉曲张出血的内镜治疗、消化道支架置入、痔疮等内镜技术等。科室目前开设有炎症性肠病、幽门螺杆菌、胃食管反流、便秘及脂肪肝等多元专病门诊。


     该科室曾有一段时间人手严重不足,但留守的同志们克服困难、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刚开完刀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周新源等同志积极要求回科助力,给广大党员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4-5月,科室平均门急诊量7600,较去年增长1.03%,门诊中药饮片使用率平均56.78%,较去年同比增长4.9%;床位使用率平均93.85%,较去年增长21.4%,同时平均住院天数较去年缩短1.47%。繁重的医疗业务丝毫没有影响同志们的工作热情,消化科将再接再厉,以“四敢”实际行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敢”高质量发展岗位标兵



/易晓净/


     老年医学科(老干部科)主任,主任医师。2021年10月,接到援建任务后易晓净就立刻赶往宿迁市中医院开始帮扶工作。“医院哪里有需要,我就到哪里去。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有限的资源助推医疗技术最大限度提升。”

     为推进卒中救治中心建设,易晓净积极梳理各项制度、规范流程,持续开展各类主题的卒中培训,对疑难危重病例进行探讨,不断加强各项医疗质量控制,进一步开展并引进新技术以及中医特色项目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宿迁市中医院在2021年12月成功建成市级卒中救治中心,2022年6月通过国家脑防委卒中中心现场验收认证。

     一年半的时间,由易晓净带领的宿迁市中医院脑病科拓展了脑病科病种收治,开展腰椎穿刺术,诊断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毒性脑炎等疑难杂症,对中风、眩晕、头痛等重点病种的临床路径进行梳理总结,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在临床的全面应用,发展科室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0项。在易晓净和她的团队不断努力下,宿迁市中医院脑病科在诊疗制度、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减少了患者四处奔波求医的艰辛和劳累,得到了当地患者们的一致好评。


/胡钢/


     创伤正骨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2021年7月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报名参加第十批无锡援疆医疗队,远离故土与家庭,奔赴新疆阿合奇县人民医院工作一年零十个月,圆满完成了援疆任务,为建设边疆、服务边疆奉献一份力量。


     新疆阿合奇县位于西部天山南脉腹地,地处高寒山区,当地医疗条件落后,存在缺医少药及就医困难等情况。胡钢向阿合奇人民医院捐赠了数百副夹板和膏药,极大缓解当地患者的燃眉之急。在援疆期间,胡钢开设骨伤科门诊,带领当地外科医师开展骨科诊疗及手术,并通过查房、讨论及讲座等方式,向当地医师传授先进的技术理念,通过传帮带形式,在阿合奇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他克服交通和环境等困难,多次参加牧区乡村义诊活动,为牧区居民送去了健康和温暖。胡钢多次收到当地患者的感谢信和锦旗,得到了边疆群众的认同和感激,荣获“争做‘吴登云式’援疆干部人才先进个人”、“优秀援疆干部”等荣誉。结束援疆任务返锡后,胡钢放弃休假,仅作短暂休整便重新回到了繁忙的诊疗工作中去。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大医精诚,止于至善”始终是他追求的目标。
夏季中医药特色便民服务“九个一”——一杯中医降暑茶饮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通知》和江苏省卫生健康委、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夏季中医药特色便民惠民服务“九个一”活动的通知》,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无锡市中医医院将在7月-9月期间,在全院各个区域以多种形式开展夏季中医药特色便民惠民服务“九个一”活动。  
     无锡地处江南,夏季气候炎热潮湿,我院根据无锡地区的气候特点,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在门诊大厅为患者免费提供梅菊生津解渴茶,近期将为患者免费提供舒心调神茶。  

     梅菊生津解渴茶,为乌梅、菊花、冰糖泡服,口味酸甜,既能清热又可生津解渴,适合夏季饮用,糖尿病患者慎用。  

     我院心血管科基于仝小林院士的“脏腑风湿”理论制定了“三伏饮”,此方在三伏天阳气最盛之时,借助天地阳气通达上下内外,温养周身,进而祛除体内的伏寒、伏湿,以防治各类慢性疾病。口味温和酸甜,可全年代茶饮。  
     我院治未病科可为患者根据体质和需求结合中医辨证,提供健脾生津酸梅茶、舒心调神茶、桑菊降压茶、调脂护肝茶等。  

健脾生津酸梅茶  

功效:生津液,助消化,止烦渴,除暑湿。  

适合人群:暑热造成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心烦口渴。  

禁忌:胃溃疡,孕妇禁用,婴幼儿慎用,糖尿病忌冰糖和蜂蜜。  

舒心调神茶  

功效:疏肝解郁,调神安心。  

适合人群:情绪低落,焦虑不安,胸闷喜叹气,容易失眠等气郁体质人群。  

桑菊降压茶  

功效:平抑肝阳,清热明目。  

适合人群:头昏头胀,耳鸣目赤,心烦急躁,兼见血压、血脂偏高等阳亢体质人群。  

调脂护肝茶  

功效:调脂瘦身,消积护肝。  

适合人群:体形偏胖,口有异味,胸闷不适,大便不爽,兼见血脂异常、或伴脂肪肝等湿热体质人群。  

     中药茶饮历史悠久深远,在历代医书中多有记载,如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宋代《太平圣惠方》、元代《饮膳正要》等等,因其药性平和、可长期饮服,且简便易行、行之有效,既可调养,还可疗疾,获得患者广泛认可。  
     温馨提醒: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香港注册中医学会一行来锡交流      8月5日下午,香港注册中医学会一行来锡交流学习,首站前往无锡市中医医院调研参观并开展座谈交流会。香港立法会议员、厦门市政协委员、香港注册中医学会会长陈永光,香港选举委员会委员、香港注册中医学会副会长林蓓茵等,无锡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侨办主任赵俊明,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徐雯,我院党委书记严雪峰,副院长袁玥携医院部分临床业务骨干出席。座谈会由无锡市委统战部港澳台处副处长仝会铭主持。  

     座谈会上,我院党委书记严雪峰简要介绍市医院整体建设情况。陈永光、林蓓茵分别就香港注册中医学会成立背景及作用、香港中医药院校培养模式及发展情况、香港中医医师执业要求等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双方就两岸中医药工作存在的差异、中医师执业资格认定等方面进行互动交流。会上,徐雯副主任详细介绍无锡市在中医药服务体系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上取得的成效,并就推动港锡两地中医药文化、技术深度融合、医师互访等工作交流展开交流。赵俊明部长就下一步开展锡港中医界交流、推动双湾融合发展、建设中医界体系化互动等提出建议,围绕香港医学界访学、实习、坐诊、交流等工作,通报前期与市人才办、人社局等单位沟通情况,希望统战系统与卫健系统积极谋划,尽快在全国创新性开创双湾中医界绿色通道,加快人才互动与就业指导工作。  

     座谈会前,香港注册中医学会一行前往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江苏省中医退行性骨关节病临床医学创新中心进行参观。
医院总机:0510-88859999 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话:0510-88859999转21100 预约电话:0510-81008810 投诉咨询电话一:82757832 安全隐患监督热线:82757832 投诉咨询电话二:8008287999(座机免费电话)

订阅号

服务号

互联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10229589号-1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1050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地址: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湖滨路与中南路交汇处)   版权所有 无锡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