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新闻中心
我院顺利完成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预评估工作      7月14日下午,南京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唐德才教授、教务处副处长祖强,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育处处长许妍妍,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实习管理科科长李友白等一行莅临我院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预评估工作。我院副院长蔡靓羽、科研处处长王毅、教育处副处长顾志淼、各教研室主任及教学秘书参加此次预评估工作。会议由教育处副处长顾志淼主持。  


     蔡靓羽副院长代表医院对学校领导和专家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学校长期以来对我院临床教学工作给予的指导和关心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我院将此次预评估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和思政教育,实现校、院联动共建,融合提升本科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向着培养素质与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不断迈进。  

     审核评估组组长唐德才院长强调,此次检查要充分关注教学档案文件的完整性及闭环改进措施的落实,并就检查安排作具体分工。  

     专家祖强处长指出,本次评估工作以问题为导向,将整改意见反馈给附属医院后落实持续改进闭环,凸显本科教育重要地位,把立德树人的工作成效作为检验附属医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标准。

     教育处顾志淼处长就医院教育教学基本情况、床边教学组织开展情况、实习生带教情况、存在不足及展望这四个方面作了详细汇报。  
     审核评估组专家根据评估指标通过查阅相关教学台账,与相关教研室的提问交流方式对我院进行了具体指导。  
     反馈会上,审核评估组专家就医院开展本科教育教学体制、教学保障、教学资源、临床带教、教学组织、课程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唐德才院长指出,希望附属医院进一步提高全院本科教育教学参与度,完善思政课程建设,凝练医院特色教学亮点,同时将实践育人放在本科教育教学环节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我院教学优势。  
     我院将以此为契机,围绕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目标,提高自身站位、坚持问题导向,多项举措齐头并进,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力推进医院内涵建设,争取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事业上再创佳绩。
瑞士中医药大学校长及师生一行来我院参观学习      7月13日上午,瑞士中医药大学瑞方校长李一明、中方校长齐凯带领师生一行近30人来我院参观学习并召开座谈会,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徐雯,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处处长叶志超,院党委书记严雪峰,党委副书记吴新宇出席。交流座谈会由吴新宇主持。  


     徐雯副局长对于瑞士中医药大学参访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无锡地区中医的发展情况,提出今后中瑞双方要加强交流与合作,紧紧抓住“健康普惠、中医共享”的机遇,携手致力于中医药事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全球化的传承创新发展。  

     无锡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严雪峰从党建引领、运营管理、专科建设、人才培育等方面对医院目前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瑞士中医药大学是欧洲第一所可授予  中医学士、中医硕士、中医博士学位的独立中医药大学。瑞方校长李一明从教学宗旨、教育体系、科研发展、人才培养等角度全面介绍学校情况;中方校长齐凯展示了自己带队设计的无锡城市系列文创产品,并从天时、地利、人和的角度,由国家发展、民族振兴谈到以中医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球化发展的意义与责任。  

双方互相赠送书籍留念  

     座谈会前,瑞士中医药大学师生一行前往黄氏喉科、针灸科、治未病科这几个极具中医特色的临床科室,以及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进行参观学习和现场体验。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氏喉科疗法”传承人刘赟详细讲解了黄氏喉科的历史渊源、特色制剂,分析了部分入药药材的炮制手段,并现场演示吹口药的制作过程。  
     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杜氏金针手法”传承人张雪为参访团一行展示杜氏金针的针具,讲解科室常用的针对于不用适应症采取的针刺手法。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一向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在治未病科,外籍学生亲身体验推拿疗法,医师们在推拿的过程中还针对其肌体的僵硬程度讲解手法要点;副主任中医师李健在参与门诊的同时现场分享针灸减肥的原理以及穴位功效。此外,近日来患有偏头痛等不适症的外籍学生体验了我院耳穴埋籽等特色治疗。  

     在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即将前往瑞士中医药大学研修的主治中医师陈冰俊为大家讲解无锡特色中医流派龙砂医派的名称由来、学术渊源、历代大家等,展示了珍藏的古籍等文物。  
加强交流  相互借鉴  

携手共促  

中医药事业繁荣发展
我院青年中药师入选“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养对象”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加强中药骨干人才培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2023年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我院狠抓项目实施,致力培养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近日,我院药学部副主任中药师王卿在该项目培养对象选拔考核中脱颖而出,以全省第一的成绩入选2023年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养对象。  
     王卿同志还是江苏省中药骨干人才高级研修项目培养对象,2022年无锡药师协会先进个人。在担任药学部药库班组长期间,主要负责中西药品入库质检、药库房管理等工作。他工作兢兢业业,把好每一批药品药材入库关,保证全院药品质量安全。他不忘初心,认真钻研中药最新知识,时刻保持中药人本性,在无锡市第六届工匠杯职业技术精英大赛中取得中药调剂员赛项二等奖的好成绩,是我院年轻药师学习的榜样。  

     他说:“作为一名中药人,就要肩负起中药传承的责任,这次有幸成为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养对象,我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承技术经验,更要在修德、立业、坚守上保持初心,勇担起承上启下的重担。”  
     在此之前,我院已有两位主任中药师袁晓航、胡敏敏同志顺利完成该项目培训。本次王卿同志进入该项目培训,体现了我院在中药事业传承发展上的应有担当和积极作为。我院将引导全体药师继续秉持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在服务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上不断深耕努力。
我院青年教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7月7日,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青年教师临床教学竞赛校级决赛在南京市中医院举行。经过现场激烈比拼,我院参赛代表王荣荣、孙月雯分别荣获中医组及西医组综合评比一等奖!  


     此次大赛共有来自23家附属医院及临床教学基地的51位临床教师参加,分中医组、西医组两个专业进行。竞赛分为教学设计、教学演示、现场答题3个环节,全方位评价临床教师对床边课程的理论教学水平及教学能力,为临床青年教师搭建教学交流学习平台,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临床教学质量提升。  
     参赛教师王荣荣、孙月雯是我院优秀青年教师的代表,在前期院级青年教师比赛中脱颖而出。她们在兼顾繁重的临床工作之余,精心准备教学设计,通过试讲打磨,不断完善自己的参赛作品,在比赛中从容自信、精彩演绎,充分展现了无锡附属医院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师风采。  
     荣誉绝非偶然。作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基地,院校协同、医教协同的发展模式是医院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院高度重视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瞄准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方向,收获了丰硕的教育成果。在近日公布的2023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成绩中,我院再获佳绩,83名住培医师首次参加结业考核的通过率为97.6%,实践技能考核通过率100%。今后我院将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优秀的中医药人才贡献力量!
“2023年度全省卫生健康系统节能降碳优秀典型案例”花落我院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江苏南京举办2023年度省属医疗卫生机构节能工作推进会,省卫健委副主任邱泽森出席会议并讲话,三十余家省属医疗卫生机构参加此次会议。  


     我院《管理创新促降耗  技改节能控成本》荣获2023年度全省卫生健康系统节能降碳优秀典型案例(评分排名第一),副院长赵立出席领奖并代表医院做节能工作经验交流。  
     长期以来,我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将节能减排作为后勤工作的重心之一,完善组织机构、强化制度建设、规范操作流程、定期岗位培训、提高管理能力,同时还加强节能技术研究和运用,加强资源监管综合研判,开展设备设施优化改造,多措并举推进节能降耗,整体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此外,我院持续推进节能降碳宣传工作。每年积极制定并实施节能宣传方案,将学习、宣传、竞赛、发放倡议书等主题融入节能宣传中,切实加强全院职工及患者的节能意识。  
     未来,我院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国家和省市主管单位相关部署要求,持续推进医院绿色低碳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医院总机:0510-88859999 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话:0510-88859999转21100 预约电话:0510-81008810 投诉咨询电话一:82757832 安全隐患监督热线:82757832 投诉咨询电话二:8008287999(座机免费电话)

订阅号

服务号

互联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10229589号-1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1050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地址: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湖滨路与中南路交汇处)   版权所有 无锡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