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新闻中心
你们,始终温暖有光!
     她们是微笑天使,她们是医患桥梁,一直以来“提灯女神”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的精神,在无锡市中医医院一代又一代白衣天使间薪火相传。
 
     今天,你们比鲜花更美丽
 

     5月12日,第111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邵金华、基层卫生健康处处长王炎、医政医管处副处长韦水林一行到我院走访慰问,向奋战在临床一线的600余名护理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问候,并向市级优秀护士、从事护理工作30年工作者和院级先进护士代表献上鲜花,颁发证书及慰问品。


 
     委领导充分肯定了她们为全市护理事业的辛勤付出和突出贡献,尤其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护理人员英勇无畏、逆行出征,出色地完成了医疗救治、核酸采样、疫苗接种、急救转运等疫情防控工作。希望大家继续以最大的热情和最佳的状态投入工作,弘扬南丁格尔精神,传承中医药文化,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专业、优质的护理服务,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节日好!大家辛苦了。”
“向你们致敬!”
“关键时刻,大家要一条心,守好阵地。”
 
     院党政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也深入门诊、病房一线慰问护理人员,为大家送上节日的慰问与祝福。
 
     递上鲜花,送上祝福,点亮了一张张美丽的笑脸。虽然戴着口罩,但却遮不住大家满脸的喜悦、挡不住心灵的靠近。护理姐妹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弘扬抗疫精神,践行南丁格尔誓言,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努力为患者提供高效护理服务,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今天,尽情展现天使风采
 
     护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职业,入职时还是青葱年少,一旦穿上护士服,带上燕尾帽,她(他)们就成为病人的依靠,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照顾每一位病人,不断涌现出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就让我们来一睹她们的风采吧!

礼赞!属于他们的节日 致敬劳动者  

今年的五一是个特殊的劳动节!  

节日期间,不仅有近150名中医儿女奋战在外、支援抗疫工作,“留守”在家的全体员工也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默默承担起所有岗位上的工作,尽心尽力、高效优质保障着市民健康。  

在全民抗疫的当下,每一位默默“坚守者”都值得被歌颂、被礼赞!  

医院在岗职工五一剪影  

随着防疫口径的动态收紧,医院各入口处预检分诊工作难度加大,工作人员每时每刻都在提醒来院患者出示门铃码和行程码,遇到一些不理解政策或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患者还需要耐心解释、仔细指导。


 
 

各诊室里的专家们仔细倾听患者的症状描述,并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  



 
 


  
五一期间的急重症部格外忙碌,假期第一天上午抢救室便连续接诊两位高龄危重患者。一位90岁老太太,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史,突发血压低、恶心呕吐,无法进食;一位88岁冠心病老人,突发胸痛,值班医生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由于救治及时、判断准确,胸痛中心及时前来会诊,为两位高龄患者进行急诊手术。  

各病区也同样忙碌,因为疫情防控要求等原因,病区进行整合优化。6A病区目前作为内外综合病区,即便是小长假期间也是满员状态。  

一位糖尿病足的患者,病情极为严重,脚后跟创面较重,溃烂得露出了骨头,护士们不厌其烦地每日为其清理伤口、中药换药,在连日的悉心照料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家属也感激不已。而另一位外伤患者,同时被诊断为凝血因子缺乏,每天需要输入大量的血制品,纠正凝血功能,期间患者再发上消化道出血,病情一度不稳定,救治、护理难度不言而喻,但即便面对这样危重的患者,医护人员并肩协作,“陪”着患者逐渐好起来。

8B病区,一位骨折术后的老年患者,出现了手术后的创伤反应,家属万分着急,王建伟主任得知便赶来查房,为患者调整治疗方案。  

创伤中心假期间共收治13名病人,5月3日更是接诊了一名股骨近端骨折的患者,经流调得知其有江阴旅居史,但病情又需要立即手术,创伤中心主任助理吴毛得知消息后,立刻从家赶来,带领团队“全副武装”在负压手术室内为患者进行内固定手术,病人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而医生们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手术室的工作一直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假期共完成了20台手术。放假第一天医护团队便从早上8点干到了晚上6点,值班人手不够,一个电话,备班同事纷纷集结,全力以赴。  

一位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右下肢的疼痛已持续半月有余,折磨得患者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十分痛苦。脊柱科张亚峰主任团队放弃休息时间,也要为患者解决病痛,3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

除了完成日常工作外,中心实验室、检验科和输血科全体依然是24小时待命,方仓一开启,他们便要跟上,又是几轮24小时作战,又是几个不眠之夜,他们和职能科室、护理部、药学部的同事共同协作,完成上级交办的近8000管检测量,且每次都能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抢出了速度。


中医药的提早介入是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一环。节日期间,药学部加班加点、开足马力继续做好定点隔离酒店的中药供应保障工作,共煎制2150袋龙砂防疫方汤剂、制作中医防疫香囊310个。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十几口煎锅同时煎煮,室内一片“热气腾腾”,师傅们顾不上汗流浃背,步骤一环扣一环,为了早一点给隔离人员送上预防汤剂。  


 
在外中医儿女坚守抗疫岗位  


我院四名检测精兵自3月30日出征上海以来,已坚守近40天,他们都是多次支援外市核酸检测任务的“老将”,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

核酸采样队在假期依然往返于上海无锡两地,从早上四点左右起床准备出发,工作到下午六点左右返回无锡驻地,人均采样量逾600人次,身穿厚重防护服在上海烈日下工作的他们凭借自己的认真负责,赢得了上海市民的感激。


援沪医疗队的队员们尽管遇到了困难、阻力,但大家依然士气不减。在鲜红的党旗前,大家共同重温入党誓词。面对后半场战疫,他们将恪守医者初心,一如既往保持昂扬的斗志,服从安排,积极主动,一鼓作气,助力上海疫情实现早日清零。

原先支援苏州采样队结束了20天的战斗,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整,边“无缝对接”再踏“征程”,在得知疫情最新消息,大家纷纷挺身而出。5月6日凌晨,这支队伍又赶往社区进行核酸采样。队员蒋月月前两天扭伤了脚踝,为了不拖队伍的后腿,她拐着脚,但一穿上防护服,她就像变了个人,采样动作干净利落。

还有一位骨伤科医生,远离家人和朋友,坚守在遥远的阿合奇。胡钢医师是我院的援疆医生,他正在阿合奇县人民医院开展工作,为患者耐心地解答各类疾病咨询,解决骨伤病痛,为乡民开展专业的疾病科普和宣讲。  
 


致敬一线工作者  

岁月静好   

是因为有你们负重前行  

向所有坚守在岗位上辛勤付出的医务工作者们致敬!
优秀!我院张亚峰荣获“全市高质量发展先进个人“称号 近日,在无锡市召开2021年度综合考核总结表彰大会,2021年高质量发展年度贡献奖同步揭晓。我院外科党总支书记、骨伤科主任兼脊柱科1主任张亚峰获“高质量发展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张亚峰,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有多次海外研修经历。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第一批卫生拔尖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无锡市太湖人才顶尖医学团队核心成员,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医学高端人才,无锡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无锡市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副会长。

作为医院外科党总支书记,他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坚持党建引领学科发展,实施“一引领四融合”行动及支部品牌建设,秉承“传承创新、中西医结合并进”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展先进技术,开展多维度交流合作,激励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走出了一条“刘氏骨伤”品牌化、中西医结合特色化发展之路。  

外科党总支骨伤科支部被市委组织部确定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目前骨伤科是江苏省内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专科实力最强、就诊患者最多的中医骨伤专(学)科。  

在疫情防控中,外科党总支以初心践使命,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多名骨干医护人员奔赴南京、扬州、上海、苏州等地支援医疗救治、核酸采样等工作,充分彰显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骨伤科主任,业内专家,他从事骨外科临床工作28年,深耕于脊柱外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在华东地区首先开展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成果发表于《欧洲腰背痛杂志》,该技术为多家单位所引进;在无锡市率先开展脊柱脊髓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显微镜辅助下经后路颈椎锁孔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等新技术新项目,填补本市空白。  

临床技术精进的同时,基础研究成果日益凸显,负责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以第一完成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并结题1项,在Orthopaedics  Surgery、J  of  Neurological  Sciences,中华骨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等重要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二十余篇,多次在国内、国际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项,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科技进步奖4项。积极与国际高水平医疗机构的合作,在法国里昂骨科协会、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中心、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及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做访问学者研究期间,合作开展多项研究并应用于临床。

作为科室管理者,他致力于学科建设以及人才梯队的培养。目前骨伤科团队拥有研究生导师9人、省名中医2人、“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2人,省中医药领军人才1人、国省级中医临床优秀人才2人、市有特殊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市“太湖人才计划顶尖医学团队”核心成员3名,市卫健委医学领军人才1人、高端人才人1人、拔尖人才3人、后备拔尖人才3人。  

近年来,科室立足临床,从病人需求出发,在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化客观评价与论证、传统中医药技术传承创新、中西医结合方法临床应用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4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项,省中医药局及市科技局、市卫健委等科研项目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94篇(其中SCI期刊14篇),专利47项,成功转化产品3项,在国内中医骨伤界的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

从前辈的手中接过接力棒,张亚峰在“传承与发展“中探索出了一条独具中医特色的综合性骨伤科的发展之路。

2021年5月,骨科手术无痛病房建设,术后快速康复方面的显著成绩,成功创建成为“国家卫健委加速康复外科骨科试点单位”。

同月,骨伤科在全省中医重点专科复评工作中,以高分通过评审,建设工作得到专家一致好评。  

2021年,骨伤科成功创建为江苏省中医临床创新中心,为全省5家单位中唯一的市级单位,为科室专学科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成绩卓然,然翻篇归零再出发  
未来可期,当铆足干劲再建功
微光成炬!我院中心实验室荣获“无锡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志不求易  事不避难  
兢兢业业  卓荦为杰  


劳动节前夕  
我院中心实验室荣获  
“无锡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这是一支充满活力、敢打敢拼的队伍,他们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团结奋进、开拓进取,创“一流工作、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团队”,展示了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人的风采。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核酸检测任务日益繁重,中心实验室的工作量也骤然增加,全科13名职工拧成一股绳,迅速行动,积极响应,优化新冠核酸样本接收、运输、检测、结果审核上传流程及信息化设置,形成闭环管理,确保标本能够准确追踪,结果及时精准,实现24小时不间断检测,2021年累计完成检测24万人次。

为了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在院党委行政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科室形成专班小组,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局面下,他们敢于“啃硬骨头”,高质高效地完成了无锡市中医医院核酸检测基地改造,开展大规模筛查应急预案及演练等工作;对院内核酸检测资质人员进行岗位轮转,承担全市相关区域新冠检测岗前培训服务,为大规模筛查储备好技术力量。正是有了良好的基础,该基地在面对今年的几波疫情散发时的大规模核酸筛查工作中发挥了优势力量。


从2020年春节疫情暴发之初,中心实验室先后派出李萍、王书乐、李卿等人支援定点救治医院。  

随后的两年中,核酸检测成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尽管工作量骤增、人员紧缺,但在科主任张志斌、周春刚的带领下大家一次次迎难而上,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  

一边加班加点完成本院临检任务,一边随时等候命令,支援市内兄弟单位、正则等检测基地,李萍、王书乐、汤加、任晓玲、李卿等技术骨干更是一次次奔赴新疆、南京、扬州、宜兴、连云港、常州、上海等地支援。


他们中有妻子即将临盆的丈夫、有尚在哺乳期的新手妈妈、有天天给留守孩子点外卖的母亲……他们更是离病毒最近的一群人,也是疫情期间最忙碌的一群人,他们正用自己的辛劳默默守护着一方平安。
 
上海临港方舱的守望相助~我用中医为你解决病痛 前不久,我院援沪医疗队的部分队员根据工作需要,接受统一调度,进入“加强版”方舱开展医疗救治工作,那里患者病情相对复杂,重症患者也有所增加。一时间,队员们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也随之加大,再加上经过长时间休息不足,不少人出现了失眠、过敏、肠胃不适等不适。  

援沪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将这一现象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经过商议,面向驻地酒店的全体援沪队员开展一次中医义诊服务,尽力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活动一经发出,便得到其他医院同仁的热烈响应。其中不乏许多西医专家,先前虽然听说过耳穴埋籽(压豆)这一中医优势技术,但大多没有尝试过。这会儿听说能够改善睡眠,都跃跃欲试,早早地来到场地。


“睡眠怎么不好?睡不着还是早醒?”  
“胃口怎么样?排便正常吗?”  
“平时血压高吗?”  
“舌头伸出来我看看。”

队伍中的几位中医专科护士正认真评估着这批特殊“病人”的病情,随后拿出带有小磁珠的耳穴贴,根据症状,对应在耳朵上的穴位认真地贴了起来,对于有些有热证、淤滞明显的还采用了耳尖放血的疗法。

“义诊”结束后,队长张燕敏还在群里和大家分享其他中医助眠小妙招。隔天,不少小伙伴就反馈耳穴埋籽、耳尖放血“亲测有效”,“几十年第一次睡得很踏实”“效果好的不得了”“我也想刺络放血”,这一波操作,体验后的小伙伴儿直呼神奇、纷纷点赞。



这次义诊活动,不少队员都是在自己难得的休息中挤出时间,但看到能够帮助伙伴们解决问题,大家都觉得只要很值!  

一个多月的援沪工作,让市队所有成员早已不分彼此,大家都在为上海的动态清零工作贡献力量,而作为中医人,我院队员们也常常以传播中医药文化为己任,让祖国传统医学能够被更多人熟知。
 
医院总机:0510-88859999 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话:0510-88859999转21100 预约电话:0510-81008810 投诉咨询电话一:82757832 安全隐患监督热线:82757832 投诉咨询电话二:8008287999(座机免费电话)

订阅号

服务号

互联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10229589号-1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1050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地址: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湖滨路与中南路交汇处)   版权所有 无锡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