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新闻中心
抗击新冠肺炎 展现中医力量 “高主任,我今天的核酸转阴了!你们很棒!”  
“我们继续努力,胜利的曙光已经能看见了!”  
     这是8月7日高广飞与自己对面无症状新冠肺炎感染者的对话,短短几句话,两个人都很激动。在中医药的干预下,病毒载量明显下降,核酸第一次转阴的时间比预期大大缩短。  
     7月30日,无锡出现了一例无症状新冠肺炎感染者,市委市政府及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中的特色优势,把选派一名中医药专家进入市定点救治医院开展现场辨治的重任交给了我院。最终,医院派出了呼吸科副主任中医师同时也是市新冠肺炎中医救治组副组长高广飞完成这次光荣的使命。  

     “接到任务时,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我是党员就该我先上。去年援鄂我就报名了,结果有点’遗憾’地留守,这次有了去年中医抗疫的经验,我也更有底气了。”  
     为了确保更好地完成任务,深夜2点,高广飞还在专业院感人员的指导下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穿脱隔离衣。7月31日一大早,高广飞正式进入负压病房“上岗”。那时还在大暑期间,密闭的负压环境、严密的防护服,一种前所未有的闷热感向他袭来,但中医人的使命让他很快忘却了这种艰难,赶紧对患者进行了详细地望闻问切,取得第一手临床资料,并第一时间通过工作群反馈给陆曙组长和中医专家组其他成员。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如何中西医结合救治?如何让无症状感染者不进展为有症状?如何让核酸早日转阴?如何让中医药发挥最大的作用?这些问题摆在专家组面前。  

     为了准确高效地开出处方,中医工作组采取了“现场辨治,实时沟通,及时调整,集体拟方,组长签发,定点煎药配送,保证第一时间服用中药”的工作模式。  

     在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中医专家组成员、市新冠肺炎中医会诊专家组组长、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院长、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陆曙带领大家围绕前线传来的四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参照国家诊疗方案,结合龙砂医学的特色拟定处方。每开一次方子,每增减一味药物,每调整一次用量都反复斟酌推敲,并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以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手段是多元化的,除了内服中药,高广飞还以龙砂开阖六气针法为指导,进行头部穴位按压;带领患者一起练习八段锦……这一系列操作为患者康复按下“快进键”,睡眠香起来、情绪好起来、脸上自信的笑容也多起来。  
     中医药防治“疫病”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在大家的努力下,这次中医“高分”参与,中西医完美融合,一切朝着期待的方向发展。
同心战疫,来自下沉基层的故事 市中医院下沉滨湖区的45名医务骨干  

在滨湖区委区政府、区卫健委的支持下  

连续奋战在基层  

用一件件小事书写着“不平凡”  

为无锡的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中医院力量  
 
     雪浪街道
     在雪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彭健、沈缓、陈浩炎、卢凤娟、华爽一组,负责疫苗接种,每天连轴工作8-12小时,一天的疫苗接种量接近2000人次,连上厕所都是一路小跑。  

     主治中医师彭健告诉我们,这里不管是医护人员、城管、民警还是志愿者都很辛苦,所以自己的”这点“工作量也就不值一提。被接种者中有12-17周岁的青少年也有行动不便的老人,所以常常需要细致问诊、严格评估,并告知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再侧身操作,这样的动作每天要反复五六百次,队员们开玩笑地说自己已经练就了一身打针的”硬本领“。由于久坐、长时间重复动作,大家累得都腰直不起来、手臂也抬不起来。但队员们表示:“每当觉得疲惫的时候,看着走廊里排队的阿公阿婆焦急的眼神,顿时又充满了斗志,继续坚守在岗位上,能多打一针就多打一针。”  
     近日,省、市中医药管理局组建中医医疗预备队,作为土生土长的扬州人,彭健第一时间报了名,冲锋在前,随时准备再出发!  
     滨湖区疾控中心  
     夏鹏是此次下沉滨湖社区的队长,承担的压力也最大,他不仅要做好核酸检测工作,还要做好队员调度、物资协调、日常保障......样样事情都亲力亲为,事无巨细。每天联络各个点位,队员有什么困难,他都知道并安排解决。可夏鹏从来没跟大家说过自己的难处,丈母娘中风瘫痪,妻子前年刚做了一场大手术,如今身体也不是很好,而家人理解与支持更让他坚定了抗疫的信心。得知要下沉社区,他第一时间就报名了,在滨湖区疾控中心时事事冲在最前面,为队员树立榜样。  

     今年的队伍里也有一批“00后”,龚晟祺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是刚入职急诊科的男护士,与曹烨、蒋兴燕、张雨聪等一组小伙伴在滨湖区疾控接收并分类各个街道送来的核酸样本,处理核酸信息录入。“我们第一天上岗就工作到晚上10点多。”虽然年级小,但面对艰苦的工作没有丝毫退缩,他说,“我们年轻体力好,我们先上!”到了轮换时间也不愿离开,能多干一会儿就再干一会儿。这群“00后”在战疫前线筑起青春的长城,伟大抗疫精神在他们身上熠熠生辉。  

生活还在继续,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向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  

医务人员致敬!  

谢谢你们的守护!  

我们相信定能冲破阴云  

光明不远!
兵分多路,携手护佑扬州百姓 三勇士  "中药飘香"隔离病房  
     “看到中医来了,我就放心了。”扬州第三人民医院25病房里一位老奶奶望着穿成“大白”的谈晓东笑着说。  
     目前,我院三名援扬医生已进入隔离病区工作。谈晓东和邹思捷两人共同负责两个病区的70多位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药处方及治疗。第一次这样全副武装地连续工作,谈晓东直言:的确很闷,不透气,活动多一些就不停出汗。就这样,两个暖心的移动“大白”在病区里一一查看患者。由于防护需求,他们带着两层乳胶手套,给脉诊带来了不少困难,因此他们更加注重问诊和舌诊,不漏过一个细节,查完房下来又埋头拟定处方。中医的处方用药讲究辨证论治,三因制宜,每增减一味药都仔细推敲,全然顾不得自己已经口干舌燥而去喝一口水。
 
     而同样忙碌的还有刘斐,她是这次医疗队中唯一的儿科医生,负责病区里小朋友的中医药治疗。生病的小家伙儿多少有些惶恐,吃药总是苦的,打针总是疼的,而常年和小朋友打交道的刘斐在这方面可是经验十足。她柔声地对一个5岁的小女孩说道:阿姨会给你开点中药吃,可能有点苦,但是会帮你快快打败病毒,早点回家好不好?小女孩点点头。
 
     从一早忙碌到一点多,刘斐还没有吃上午饭,直到下午她才有了一点点空闲,望着病房里生病的小孩,她又想起自己的儿子,“我这两天只能打电话听听他的声音,不敢视频,怕他看到我会哭,打电话的时候也最怕他问我怎么还不回来?”不过相信他会明白的,妈妈不在身边是去帮助其他小朋友了,在他心目中,妈妈不仅是妈妈,更是个英雄。  
尖刀队  “红色堡垒”筑牢一线  
     8月8日晚,支援扬州核酸采样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并召开第一次支部大会,我院队长张淑平任纪检委员,会后在支部指导下组建起一支先锋突击队——抗疫尖刀队,在她的积极发动下,目前已经有来自无锡多家医院的18名队员加入,主要负责及时支援任务特别大的采样小组,承担应急任务。这边刚举起右手庄严宣誓,那边就接到晚上的紧急任务,队员们二话不说,穿上防护服整装待发,任务从晚上10点持续到第二天凌晨4点,防护服下长时间的密不透风,让不少队员出现了头晕呕吐等明显不适,但没人说一句辛苦、喊一声累,如今又投入到第六轮核酸采样工作中去。  

     又是天蒙蒙亮时出发,连续10几个小时的工作,核酸采样看似步骤简单,其实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市中医院护士潘静曾碰到过一位居民,他说:“医生,您轻一点,我喉咙很浅的。”果真这位居民对咽喉部的刺激特别敏感,棉签刚进入嘴巴就出现了强烈的呛咳,随之而来的便是星星点点的喷溅物。为了不让棉签伤到患者,潘静以最快的速度稳住手,精准完成采样后赶紧更换防护设备。  

姐妹花  “侦查尖兵”闻令转场  
     王书乐和汤加此时也从南京转战扬州,承担核酸检测工作。24小时、2万管、4班倒、舱内空间小、环境闷热、手动加样……这对姐妹花的工作没有了白天黑夜,经常是早上7点出仓,中午1点又要入仓,前两天还连续工作40个小时未曾合眼,被汗水湿透的衣服、发干的嘴唇、深深的勒痕……都是她们英勇的印记。  

     昨天是王书乐小儿子的生日,原本以为在南京完成任务后能赶上孩子的生日,而转战扬州却让这个简单平凡的愿望也成了"奢望",为了既不耽误工作又能给孩子过个生日,王书乐和家人商量趁着她短暂的休息时间,提前给孩子庆祝生日。曾经有过支援市定点救治医院核酸检测经验的她信心十足,“去年那么未知、艰苦的条件下,我们都打了胜仗,这次虽然面对的是狡猾的德尔塔病毒,但相信我们坚定必胜的信念,做好防护,一定会迎来再一次的胜利。”  

     在扬州的移动方舱中,面对着随时可能出现的传染源,汤加也淡定而自信,她小心地把样本病毒保存液及模板加到相应的小而密集的孔板里,她便打起十二万分精神,每一步都全神贯注、一丝不苟。  
预备队随时候命奔赴一线  
     近日,我院再次响应省、市中医药管理局号召,短时间又集结一支由7名医生、14名护士组成的中医医疗预备队,发动报名的通知一发出,主动请缨的声音不绝于耳。尤其是在阻击新冠疫情中冲锋在前的呼吸科,尽管人员紧张,却也几乎全员报名,大家克服一切困难,直面挑战,勇于担当的精神让人感动,也充分体现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有召必应,好样的!无锡中医奔赴扬州 生命重于泰山  

疫情就是命令  
     今日中午,又一支无锡抗疫医疗队赶赴扬州。这是昨晚接到省中医药管理局任务闻令而动、连夜集结起的一支具备中医优势特色的骨干队伍,其中3名来自无锡市中医医院,1名来自江阴市中医院。他们肩扛使命,将在扬州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负压病房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中医药抗疫工作。  

     简短的出征仪式在市中医院会议室举行,市卫健委党委副书记王新华为队员们加油鼓劲,对他们在疫情面前展现出的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殷切希望队员们在扬州战场克服困难,认真敬业,全力以赴做好新冠疫情救治工作,努力展示出无锡中医的“硬核”力量,也叮嘱大家作好自我防护,平安凯旋。
     仪式由市卫健委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徐雯主持,市中医院党委书记严雪峰,院长、党委副书记高宇峰,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新宇,江阴市中医院副院长蒋佳英及两家医院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  
     医院连夜为队员们准备好个人生活用品和防护物资。出征仪式前,4位队员在医院一早作了核酸检测,并集中接受了包括手卫生、防护用品正确选择、穿脱防护服等在内的新冠肺炎感染理论知识及实操专项培训,为打赢胜仗作好充分准备。  
     8月6日夜里,接到任务时,谈晓东正在急诊忙碌的夜班中,当他看到科室群里的通知,立马报名。而今天,正是谈晓东36岁的生日,他说中医药在新冠疫情的防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个时候作为党员去到前线,作为中医人去帮助我们的兄弟城市,是我送给自己最好的生日礼物,也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不辱使命,完成任务!  
     邹思捷是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第一批冲在医院防疫前线的人,寒冷的冬天,他一直坚守的预检分诊,守好第一道关卡。谈及此次支援,邹思捷说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呼吸科的医生,组织需要我,我必须去!  
     出征前的刘斐目光坚定,但在她的行囊里,除了装着防护物资外,还装着对家人的牵挂和不舍。从接到通知到出发,5岁半的小儿子都在睡梦中,身为妈妈,刘斐不忍心叫醒孩子,只能把这份牵挂一起带走,期待着归期和儿子分享胜利的喜悦。  
     来自江阴市中医院的崔娣是一名援鄂队员,这是她第二次出征战“疫”情。  

此时此刻  
战“疫”还在继续  
医务工作者仍冲锋在前  
祈愿你们都平安凯旋!
杏林情暖 同心抗疫——市卫健委、中管局领导走访慰问我院员工      8月2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徐雯带领委工会、中医处来到我院中药煎制中心及制剂室,看望慰问奋战在一线的中药防疫方生产管理人员,为大家送上防暑降温物品,并代表市卫生健康委为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送上2万元慰问金。院党政领导陪同。

     随着无锡市2021夏季新冠疫情中医治未病指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病中医药预防方案(试行第三版)》的推出,中药煎制中心每天加班加点,从早上7点开始连续作战到晚上10点,在高温高湿的工作环境中,坚守品质第一的原则,保质保量完成熬制防疫方、手工制作避瘟香囊,为市定点救治医院及梁溪区9个隔离点送去总计1800余份龙砂防疫汤剂和避瘟香囊,为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贡献“中医药力量”。

     徐雯副局长向制剂室和中药煎制中心的工作人员赠送了防暑降温用品,并对这些幕后白衣战士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  


     徐雯副局长肯定了医院党员职工坚守一线、无私奉献的精神,勉励大家做好自身防护,不辱使命,克服困难,保证药品的供应。在中药防疫方的制作过程中,要确保中药饮片及中药煎药的质量,满足群众对于中医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需要。  

     徐雯副局长强调,在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我们更应该发挥中医药的重要作用,通过中医药思维、手段和技术助力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扎牢防控网底、阻断疫情传播、提升全市防控工作水平和成效。

     工作人员感谢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慰问,纷纷表示,虽然辛苦,但一想到能为中医药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就很有成就感,会更加全情投入抗疫工作。  
医院总机:0510-88859999 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话:0510-88859999转21100 预约电话:0510-81008810 投诉咨询电话一:82757832 安全隐患监督热线:82757832 投诉咨询电话二:8008287999(座机免费电话)

订阅号

服务号

互联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10229589号-1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1050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地址: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湖滨路与中南路交汇处)   版权所有 无锡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