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新闻快讯
新闻中心
公示公告
专科特色
名医堂
特色专科
名医专家
名医堂专家
名医专家
就医导航
门诊指南
住院须知
医保政策
专家门诊时间
党建文化
核心价值体系
党建时讯
党教课堂
清风伴医行
廉政邮箱
科教之窗
科研动态
伦理委员会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教育园地
成果展示
相关制度
资料下载
护理风采
护理新闻
护理管理
专科护理
院务公开
政务公开
工作规范
便民措施
财务公开
对外交流
友好医院
域外深造
援外医疗
学术交流
互联网医院
新闻快讯
一 新闻动态
一 公示公告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新闻中心
高温慰问送清凉 悉心关怀暖人心
入伏以来,连日高温
大家正经历一场严峻的“烤”验
炎炎夏日,热浪滚滚
勤奋的中医院人
依旧奋战在救治第一线
是他们用坚守和汗水
保卫着市民们的生命健康
始终奋战在高温岗位的一线员工始终牵动着医院领导的心。7月20日,院党委书记严雪峰,院长、党委副书记高宇峰,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吴新宇,副院长赵立带领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走访慰问了食堂、中药煎制中心、制剂室、保洁保安、手术部和急诊科等奋战在高温一线的员工,并亲手送上一份“清凉包”,把组织的关怀送到职工的心坎上。
每到一处,院领导都向现场工作人员表示亲切的问候和感谢,并与科室负责人沟通交流,详细了解防暑降温、作息时间等情况,赞扬大家顶高温、战酷暑、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坚守岗位,保持医院业务平稳运行的敬业精神,并叮嘱广大员工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工作及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医院每年都如期开展“高温送清凉”慰问活动,让职工感受到大家庭的关心与关爱,激励着全体医务工作者把这种关爱传递给每一位需要我们帮助的患者。大家纷纷表示,会鼓足干劲坚守岗位,以最佳状态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为锡城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此前,院党委还分批走访慰问了离退休职工、孤老、高龄、困难职工等。
院领导与老同志们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身体、生活和家庭情况,叮嘱老同志们高温期间要多保重,做好防暑降温,切实做到了政治上关心、思想上沟通、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同时结合医院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就“如何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主题院领导征求了老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请他们为医院发展建言献策。
市中医院举办专题培训,向科研能力提升发力
7月15日,市中医院举办了一场“从转化案例谈临床创新”的专题培训,邀请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医起创益”帮扶项目负责人、医慧通转化医学研究院首席专家、专利转化与培训平台主任任大安为大家授课。各科室主任、科研秘书、各级科技奖励获得者以及已获授权专利发明人参加培训。
这是医院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加快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通过系列培训进一步提升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促进临床成果与技术应用与推广,让科研成果能够真正造福于民。
培训中,任主任结合大量详实案例,为大家阐述了创新意识的培养、专利点的挖掘以及转化的具体方式方法等内容。任主任强调,作为医学专利要想得到认可,并且顺利转化,最重要的还是要心中装着病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要从病人舒适度、存在弊端、便捷性、一次性、整合性这五个方向去考虑,这样才能保证转化成果的创新性、实用性和价值性。
听了任主任深入浅出的讲解,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尤其是对专利申请与转化有了全面、细致的了解,也厘清了平时在申报科研专利发明中一些困惑。不少人意犹未尽,会后还与任主任进行了更加深入地探讨。
医院要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步伐,科技成果转化相当重要,无锡市中医医院目前已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7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69项,外观设计3项。下一步,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医院将继续以满足病人需求、解决临床技术瓶颈、提升临床诊疗效果等为出发点,进一步抓好成果转化的推进工作,让更多的发明创造、科技成果走向临床,走向市场,更大程度地造福患者。
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 我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为了加大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普及,2021年4月下旬起,我院紧紧围绕“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主题,结合上级行政主管单位组织开展的“中医药进万家”工程、“中医药文化六进”活动及“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行动,在医院内外策划开展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播和体验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
01“金匮课堂”江南小郎中
“‘刘氏骨伤疗法’是从蜜饯行走出的骨伤传奇。特色药物消肿膏,对于骨折、扭伤等造成的肿胀效果明显。纸质铅丝小夹板等固定器材也是刘氏骨伤疗法的精髓,它相比石膏固定透气性好,轻巧灵便……”在江南中学自主课程的特色课堂上,学生们正在专心致志地聆听医学博士邵阳主治中医师的介绍。4-5月,“金匮课堂”开设了3期非遗主题课程,分别宣传展示了“龙砂医学诊疗方法”、“刘氏骨伤疗法”、“杜氏金针手法”等3项省市级非遗技术项目,《中国中医药报》在头版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宣传报道。
02 “中医药非遗文化”在广场
“无锡丁氏痔科疗法和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京市中医医院丁氏痔科医术均源于扬州江都嘶马镇,传承至今已经有300多年了……”5月29日,在市二泉广场举行的“中医药进万家”工程启动仪式上,市民张老伯饶有兴致地在广场的“非遗文化展区”观展,看到“丁氏痔科疗法”展台前放置的特色药物、特色器具,忍不住拿起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认真听取黄华丽副主任中医师的介绍。“我才知道中医院居然有这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看看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啊!” 医院专门在活动现场设置了“致敬匠心”非遗项目展、“针推有道”传统技术展、“经典传承”特色产品展,宣传展示非遗保护传承重要成果。当天, 非遗展区累计接待市民近千人,有近百人现场体验了各类特色非遗技术。
03“中医药非遗文化”进校园
“龙砂医学流派发源于江阴龙山、砂山地区,是苏南影响较大的中医学术流派。五运六气作为龙砂医学的重要学术特色,其理论基础就来自于自然界的周期变化。一天有24小时,一年也有24节气。古人根据太阳光影的周期变化推衍出了24节气,又根据24节气的变化进行养生和农耕活动……”6月1日当天,非遗项目专科的青年医务人员把项目带进无锡市大桥实验学校城中校区和菱湖校区,开讲堂、设展台,让孩子们在校园里里牵手无锡的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别样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孩子用手书的海报,表达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
04“中医药非遗文化”进机关
“黄氏喉科疗法于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创立,到第八代黄冕群时已享誉全国。1986年,第九代传人黄莘农整理家传‘响声方’并加以多处改进无偿献方,开发了新一代‘黄氏响声丸’……”6月10日下午,“黄氏喉科疗法”传承弟子芦芸在滨湖区文化馆讲述黄氏喉科的故事,宣讲嗓音疾病防治的要点,指导民众体验磨药、吹口药等,给到场的群众带去了一场丰富的中医药文化盛宴,讲座吸引了约150人到场参加。
05“中医药非遗文化”上展会
6月19日, “2021长三角健康峰会(溧水)暨第二届中医药博览会”在江苏白马农业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展会上,我院展出了“消肿膏”等非遗系列自制制剂、“五运六气养生周历”等非遗系列特文创产品等,吸引观展民众驻足停留。当天累计发放宣传材料近2000份,接待咨询500余人次。活动开展情况获中国中医药报、无锡日报等媒体报道。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5个传统医药类省市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医院将进一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遗传播普及离地,让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惠及更多百姓健康。(文化办)
“‘医’路成长”中医药文化研学夏令营开营啦!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将学党史、办实事落到实处,落实“无锡市中医药进万家工程”,7月9日,由市卫生健康委关工委、中医药处主办、无锡市中医医院承办的“‘医’路成长”中医药文化研学夏令营正式开营。整个暑期将开设约10期,每期夏令营约有25-30名学生参与。
夏令营开设了“党史中的中医药”红色教育研学专线、“四馆一园一街区”参观体验研学专线、“探秘非遗”传统医药技艺研学专线、“本草有约”小小药剂师研学专线、“上工治未病”健康养生研学专线、“冬病夏治”中医特色疗法研学专线和“按需定制”中医药健康旅游研学专线共7条特色研学线路。学生们可以听党史中的中医药故事,感受祖国医学发展至今的来之不易;可以听非遗故事,看非遗电影,参观非遗特色技法、专药、物件等,了解龙砂医学诊疗方法、刘氏骨伤疗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神奇魅力,写下对非遗项目的寄语;可以闻香识药,了解适合夏季食用的药食同源的中草药,掌握中药调剂、防蚊香囊制作等的方法;可以了解中医体质分型和针灸减肥、中医艾灸、耳穴、推拿等特色技术疗法,体会“未病先防”的中医养生观;可以了解“顺天时逆顽疾”的各类中医“冬病夏治”特色疗法;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按需订制研学路线。医院还专门设计制作了12个系列体验章、7类专属体验卡,增加研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该夏令营以全方位沉浸式体验,引导中小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价值,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并普及适宜青少年掌握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帮助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同时,让学生们在聆听名家故事中感受奋斗、用心和坚持的力量,在与名中医、医学博士、硕士等高端人才的零距离接触中激发争当优秀的内生动力。(文化办)
匠心筑梦 示范引领——市总工会领导来院授牌“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7月7日上午,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周国祥与市总工会劳动与经济工作部部长刘国伟来院为“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尤建良劳模创新工作室”授牌。市卫健委工会主席蒋慧娟,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吴新宇陪同。
今年2月,从江苏省总工会传来好消息,我院“尤建良劳模工作室”被命名为“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无锡市仅入选4个,“尤建良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其中之一。
周国祥副主席代表市总工会对“尤建良劳模创新工作室”获得省级命名表示祝贺,对工作室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十分有意义,这给全体员工树立榜样和信心,让大家看到劳模的奉献精神、感受到劳模的光荣。希望在医院的关心下,工作室能进一步弘扬新时期劳模精神,发挥作用传递正能量,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与党建工作相结合、与医院文化相结合、与提升技术相结合、把劳动成果自觉转化到为人民健康服务中。
吴新宇副书记代表院领导班子感谢市总工会、委党委对基层群团工作的长期关怀和大力支持,并表示将持续抓好正面典型选树、关心关爱保障等系列工作;尤建良主任也表示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发挥劳模工作室示范引领和团队创新作用,为人民健康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链接
尤建良劳模创新工作室所在科室肿瘤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省中医示范科、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始终以劳模精神为引领,同时作为内科第二党支部工作同建,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在医教研方面做出积极探索,成效显著,近年多次被艾力彼评为中国中医医院最佳临床型专科。
在继承中医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科室不断开拓创新,中西并举,以“赵氏微调平衡理论”为核心,以肿瘤介入治疗、生物免疫治疗为两翼,优势互补,特色鲜明,为肿瘤患者尤其是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点亮了一道道生命之光。
在对患者的治疗中,工作室医护团队尤其重视晚期肿瘤患者面临的普遍问题——身体痛、内心苦、社交难,因此在帮助患者调整治疗心态、提高生命质量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在学科带头人、中国好人、全国劳动模范尤建良主任的带领下,在做好常规诊疗工作的基础上,成功创建江苏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确立“安宁港湾”护理品牌、建设科室“忘忧阁”,引入音乐疗法、定期开展病友联谊与健康宣教……为广大患者提供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这些细致入微、点点滴滴的举动更让这个特殊的患者群体感受到了医院的温度。
151页/1014篇
9
3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4
:
行业链接 :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江苏省中医药局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华“治未病”网
医院总机:0510-88859999
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话:0510-88859999转21100
预约电话:0510-81008810
投诉咨询电话一:82757832
安全隐患监督热线:82757832
投诉咨询电话二:8008287999(座机免费电话)
订阅号
服务号
互联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10229589号-1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1050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地址: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湖滨路与中南路交汇处) 版权所有 无锡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