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新闻快讯
新闻中心
公示公告
专科特色
名医堂
特色专科
名医专家
名医堂专家
名医专家
就医导航
门诊指南
住院须知
医保政策
专家门诊时间
党建文化
核心价值体系
党建时讯
党教课堂
清风伴医行
廉政邮箱
科教之窗
科研动态
伦理委员会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教育园地
成果展示
相关制度
资料下载
护理风采
护理新闻
护理管理
专科护理
院务公开
政务公开
工作规范
便民措施
财务公开
对外交流
友好医院
域外深造
援外医疗
学术交流
互联网医院
新闻快讯
一 新闻动态
一 公示公告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新闻中心
佳绩频传,学专科建设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国家中医重症医学优势专科联盟成立大会上,我院喜获“国家中医重症医学优势专科联盟常委单位”殊荣。好事成双,同日,在第16届长三角中西医结合发展大会暨2024年长三角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学术大会上,我院成为“长三角中西医结合脑康复协同创新联盟成员单位”。
“国”字号方阵再添新荣誉
为推动中医、中西医结合资源配置,提升医疗紧急诊治与紧急救援能力,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临床急救医疗服务和国家紧急救援需求,6月15日,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2024年度培训暨国家中医重症医学优势专科联盟成立大会在上海举行。会上,我院被授予“国家中医重症医学优势专科联盟常委单位”。
我院急诊科主任吴海荣在学术交流大会上关于“急性胸痛诊治”内容进行经验分享,充分展示我院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和学术水平。
中西医结合康复事业新发展
同日,第16届长三角中西医结合发展大会暨2024年长三角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学术大会在南京召开。本次大会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依托长三角发展平台优势,以中西医结合为重点,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推动长三角健康服务质量规范化、同质化和一体化管理,促进传统和现代康复技术的融合,提供高质量的康复医疗服务。
会上确定我院为“长三角中西医结合脑康复协同创新联盟成员单位”。
大会云集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中西医结合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我院康复科副主任戴训刚等应邀参加。戴主任主持学术讲座并参加“长三角中西医结合脑康复协同创新联盟”第一次工作会议。
我院同时荣获的两项荣誉,既表明了我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及康复诊疗水平获得了业内的高度认可,也预示了我院在急危重症及康复医学有了更高的发展平台,将会为锡城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当“新青年”遇见“新质生产力”
近日,由市卫生健康委团委主办,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五院团委共同承办“青年医师新质生产力提升”培训暨团干部“互学互访”实践活动在我院成功举行。市卫生健康委团委负责人朱涵莹等出席,100余名优秀青年代表到场聆听交流。
互学——青年导师授课
活动现场,我院肿瘤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朱恒舟,市五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江南大学硕士生导师王俊,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后武爱媛分别以《青年医师科研成长之路》《基础科研临床转化研究实例介绍》《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进展与挑战》为题,结合自身经验向大家分享了科研论文写作的心路历程,以及如何利用已有的“科研利器”拓展新的知识领域,引导自身认知向“新”“质”两方面发展的心得体会。
思维开阔、形式新颖、成果凝练,精彩的授课内容让青年们对医疗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同时也为医疗系统科研成果转化、医学科研立项提供了新的思路。
传承——关工委委员心得分享
市妇幼保健医院关工委委员、护理部主任刘敏与大家分享了她从业20余年的“执灯之路”,并鼓励在场青年们在实践中践行“四敢”要求,敢于作为、善于作为,充分发扬“苦”和“钻”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挺膺担当的精神。
参观——实境式课堂
青年代表们还参观了我院龙砂医派展示馆。通过中医实景课堂、历史图片展藏、中药文化宣讲等方式,大家深入了解了历代龙砂医家的源远流长,感悟了医学大家胸怀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和治病救人的初心使命。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使前人创造的宝贵财富成为今日开创新辉煌的动力。
此次培训暨实践活动不仅是一场“互访互学”实践,更是一次聚焦“青年医师新质生产力提升”的火花碰撞,为增进青年互动交流、搭建互学互促平台、蓄势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敢”高质量发展红旗科室、岗位标兵风采录(十七)
急诊科
急诊科为无锡市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江苏省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副主席单位、国家中医急诊与重症医学区域诊疗无锡市中医医院分中心,常规开展全市“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各体系急危重症的急诊抢救治疗,急诊服务人次持续增长、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该科以“方邦江长江学者、岐黄学者工作室”为平台,利用查房、学习、讨论等形式不断挖掘中医在临床诊疗中的优势,持续提升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运用中医“肺肠同治”辨证思想,挖掘中药脐贴的功效,提高了肺部感染导致脓毒症、老年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充分发挥床边超声、血液净化治疗在多脏器功能衰竭、中毒中的作用,已成功救治患者近60例。
该科积极“走出去”,与十余家医联体单位推广“颈外静脉通路”在休克患者早期的救治经验;承接互联网+护理的上门服务,已完成导尿管、胃管更换40余次;走进机关、企业、社区、学校等地开展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知识宣教活动10余场;出色完成马拉松、足球联赛等赛事保障工作。
疼痛科
疼痛科秉承“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融合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采用先进的疼痛管理理念,不断开拓创新。借助精准治疗、微创介入技术,标本兼治、手段多样,在疼痛性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独特特色,目前已成为无锡市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
该科坚持每周一次的全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学习交流中西医结合疼痛领域新技术新理念。除业务工作的提升外,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成功举办市级继续教育培训班,积极开展科普讲座,不断扩大科室影响力,以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获得广大锡城百姓的好评。
王永莉
“治未病”科主治中医师,医学硕士,江苏省中医养生康复委员会青年委员。王永莉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责任心强,对待患者平易近人、沟通耐心、服务热心,得到了患者及同事的一致好评。
作为临床医生,她积极发挥中医优势和专业特长,较为出色地完成门诊诊疗工作,门诊就诊人数较去年同比增长超过100%。在临床治疗中,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医特色治疗手段,针药结合,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门诊时她不停往返于诊室与治疗室间为患者诊疗,一会为患者开立中药,一会快速步入治疗室为患者针灸埋线等,经常有病人开玩笑说:“王医生你要忙到飞起来了!”
除本职工作外,她还积极承担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业务学习、临床带教、科普义诊、专科申报、各类督查等相关工作,认真履行市中医治未病质控秘书的工作职责。
王 瑾
人力资源处科员,机关后勤团总支书记。在工作中,王瑾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虽入职还不满2年,但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各方面工作表现有较大提升。
在科室工作中主要参与职工每月的工资核定、每月考勤复核、退休职工待遇申领,协助招聘面试、职称报考等一系列相关工作。人事工作繁杂琐碎,但与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面对每一项任务,她都会认真谨慎完成,并虚心向老师们请教学习,积极主动学习专业知识。
同时她还担任机关后勤团总支书记,并作为院团委组织委员负责全院团员的团费收缴工作。今后她也将会继续努力、精益求精,全方位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为医院人力资源及共青团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院荣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精品项目
近日,无锡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下发《关于公布无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结果的通知》,我院报送的“中药本草香”中医药文化体验公益项目荣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精品项目三类项目。
该项目旨在帮助未成年人及社会民众了解中医药的历史和传统价值,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医药的独特魅力,促进健康养生理念的传播,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
01 凝聚多方力量 打好“组合拳”
医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队伍的建设,培育市级以上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13名,选聘培训院级中医药文化人才和讲师102名,受聘校外兼职辅导员14名,其中1名获评江苏省优秀校外辅导员,组建“青年中医团”252名,以医院为中心向在全市广泛辐射。
重点设计“我讲你听、走近中医”中医药知识宣讲、“小徒弟、大师傅”青年药剂师中药调剂课程、“小故事、大名医”中医药博物馆实地参观等6项基础内容。通过系列特色活动,面向未成年人及社会民众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
02 创新科学模式 搭建“大本营”
打造中医药宣传主阵地,让中医药文化入脑、入心。打造中医药博物馆,设有龙砂医派展示馆、非遗馆、院史馆、廉政教育馆4馆,总面积近700平方米,展馆设观展区、陈列区、阅览区和体验区,同时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为未成年人和居民提供了很好的中医药学习场所。
打造中医药实践主园地,拓展中医药文化实践场地。积极拓宽场地资源,建成百草园,现百草园已成为校园里学生劳动实践的最热门“网红”打卡基地。
打造中医药文化主基地,让中医药文化无声熏染。以结对共建的方式推动1+N双向赋能,目前我院已在全市中小学挂牌“无锡市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6所,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5个,共建百草园、中医药特色社团等,常态化开展“金匮课堂”系列课程及特色研学。
03 深化专业引领 绘制“同心圆”
广领域传播中医药文化,定期走进中小学校、警营军营、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大型综合体、各级市级机关等,立足宣传中医药特色、养生保健知识等内容,积极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氛围。
多形式宣传中医药文化,开展“中药本草香”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帮助未成年人了解中医药文化,提升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获得感。
深层次宣传中医药文化,通过举办医院文化节、道德讲堂、中医惠侨等系列活动把中医药的健康养生理念传播出去,把中医药的健康服务送上门。
该项目获人民网、新浪网、中国中医药报、江苏共青团、团聚无锡、无锡日报、无锡电视台等各级主流媒体报道,点击量达5000万+,先后获得国家级荣誉2项、省级5项、市级2项。通过实际成效让项目成为扩大医院影响力、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下一步,我院将继续探索优化“中医本草香”中医药文化体验公益项目,创新打造中医药研学线路,分类设计中医药课程体系,创造有形成果、发出专业声音,让中医药走进千家万户。
当龙舟竞渡遇上中医药文化……
龙舟竞渡 奋勇争先
6月10日,太湖之畔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由无锡市总工会、无锡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匠心筑梦 技能报国”无锡市第四届职工龙舟大赛在鼋头渚充山大门水域开赛,共有23支参赛队伍、437名队员参赛,我院龙舟队作为无锡市卫生健康委二队参赛。
伴随着激昂的鼓声,23支龙舟队你追我赶,掌声、欢呼声、锣鼓声汇成一片,口号声、加油声响彻蠡湖上空,将整个赛场推向了高潮。
我院龙舟队的队员们来自全院各个岗位,虽是首次参赛,但他们却信心满满、毫不示弱。龙舟上,他们用双手提住龙身,依靠双腿齐步向前,齐心协力冲向终点。在初赛中,以小组第二的好成绩进入复赛。尽管在复赛中遇到了强队止步八强,但面对经验丰富的强敌,队员们冷静沉着、从容应对、同舟共济,获得了“优秀组织奖”,展现出了杏林中医人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精气神。
龙舟是一项需要兼具个人耐力与团队精神的运动。龙舟运动员分为浆手、舵手、鼓手,分别掌控方向进程,三种角色各司其职,既需要过程的坚持,也需要长期训练的坚持。
本次比赛是我院龙舟队首次参赛,各位队员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均是利用休息时间参加训练。队员们跟着教练学习动作要领,互相探讨、调整力度、寻找默契,确保划桨动作整齐划一,力求每一次训练都有好的效果,为比赛做好充足准备。
比赛期间,医院精心组织、全程做好安全保障、现场氛围、饮食物资等各项工作,有效提升队员们的比赛信心。
中医文化 彰显魅力
在龙舟大赛的现场,我院的另一支志愿者队伍及运动促进健康中心的工作人员们正在为市民们展示中医药文创产品、中医药特色产品,提供义诊咨询、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健康宣教等特色服务。
"我早就听说你们医院开了传统疗法中心,听人推荐说耳穴对失眠有一定效果,一直没有时间去,今天正好体验一下。”黄阿姨看到现场有耳穴压豆免费体验,立马决定尝试一下。
“医生,我平时脾胃不好,能不能帮我把个脉……”“我平时血压有点高,需要注意点什么?吃中药能调理一下吗?”针对市民们的困惑,医生耐心倾听,一一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和专业的建议。
折扇、帆布袋、书签、香囊、马克杯……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欣赏,还展示了紫草油、舒筋活络膏、调脂护肝茶等特色产品。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边学习中医药相关知识,一边感叹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是我们医院设计编印的《鹊园小札》,里面包含了四大经典及龙砂医派的介绍等内容。”在杏林志愿者的讲解下,许多孩子对中医四大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信中医、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种子。
30页/1014篇
9
3
27
28
29
30
31
32
33
4
:
行业链接 :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江苏省中医药局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华“治未病”网
医院总机:0510-88859999
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话:0510-88859999转21100
预约电话:0510-81008810
投诉咨询电话一:82757832
安全隐患监督热线:82757832
投诉咨询电话二:8008287999(座机免费电话)
订阅号
服务号
互联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10229589号-1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1050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地址: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湖滨路与中南路交汇处) 版权所有 无锡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