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新闻快讯
新闻中心
公示公告
专科特色
名医堂
特色专科
名医专家
名医堂专家
名医专家
就医导航
门诊指南
住院须知
医保政策
专家门诊时间
党建文化
核心价值体系
党建时讯
党教课堂
清风伴医行
廉政邮箱
科教之窗
科研动态
伦理委员会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教育园地
成果展示
相关制度
资料下载
护理风采
护理新闻
护理管理
专科护理
院务公开
政务公开
工作规范
便民措施
财务公开
对外交流
友好医院
域外深造
援外医疗
学术交流
互联网医院
新闻快讯
一 新闻动态
一 公示公告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新闻中心
重磅!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新设四个研究所
5月30日下午,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龙砂医派女科研究所、心病研究所、脾胃病研究所、护理研究所授牌仪式暨“龙砂之声”首期学术讲座在我院顺利举行。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处处长叶志超,全体在院院领导、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院长陆曙出席会议。会议由副院长蔡靓羽主持,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临床科主任、医联体单位医务人员、龙砂医派学术继承人及弟子参加。
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院长陆曙,我院党委副书记吴新宇,纪委书记、监察专员黄晓阳,副院长赵立分别为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龙砂医派女科研究所、心病研究所、脾胃病研究所、护理研究所授牌。
我院党委书记严雪峰作指导讲话。他首先肯定了前期龙砂医派各方面的工作推进情况,也对今后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指明了方向。他强调,龙砂医派四个研究所的成立意义深远,医院做好流派传承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将流派诊疗技艺、特色优势应用于临床,促进专学科特色优势的进一步发挥。四个研究所要切实发挥好作用,务实做好龙砂医派特色的挖掘、整理、研究、推广与转化工作,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其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仪式结束后,“龙砂之声”首期学术讲座正式开讲。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陆曙教授作《龙砂医派的传承与创新》专题讲座,讲述了龙砂医派的前世今生,展示了龙砂医派的学术特色,为流派与临床专学科融合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我院深耕流派融合,流派发展成果丰硕,龙砂医派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学术影响力、辐射力遍及海内外,充分彰显了中医经典魅力。我院将深入贯彻落实无锡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打响“龙砂医派”名片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做好流派传承发展工作,将流派诊疗技艺、特色优势应用于临床,促进临床诊疗、科研、服务能力的多维提升,让龙砂特色实实在在转变为专学科特色优势,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024年无锡市中医城市医疗集团第一期中医经方班正式开班
为进一步发挥全市中医药系统龙头的引领作用,更好弘扬传承中医经方,搭建学习平台促使更多青年中医快速成长,高质量推进中医城市医疗集团建设,5月31日下午,由我院主办的无锡市中医城市医疗集团第一期中医经方班拉开帷幕。
全国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黄煌教授,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处处长叶志超,我院党委书记严雪峰,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院长陆曙及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出席仪式。仪式由副院长袁玥主持,经选拔考试择优录取的40名学员以及来自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200余名经方爱好者参加。
叶志超处长在开班动员中指出,市中医医院医疗集团围绕如何提升基层中医药人员的技术水平、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效能精心筹划了此次培训班,是医疗集团内首次系统性骨干人才业务培训。这一举措十分契合基层中医药工作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方向。尤其请到黄煌教授团队担任授课师资,也更能体现出我市经方培训和推广工作勇立前沿、领航前进的信心和决心。希望各位学员抓住机遇、深入学习、广为使用,不断提升临床诊疗水平,让更多的群众体验到经方的独特效用,为中医药健康服务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严雪峰书记为黄煌教授颁发“无锡市中医城市医疗集团经方培训班首席学术导师”聘任证书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中医教育,“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是中医药长盛不衰的秘诀。黄煌教授从医50年,致力于经方方证规范化和现代应用研究近40年,是全国名中医、第二届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022年被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授予第七届(仲景杯)中医药国际贡献奖。?多年来黄煌教授立足讲台,呼吁广大年轻中医学好经方,用好经方,留住中医的根。
严书记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培训班由我院主办,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院方一定会利用好、发挥好医齐全的硬件设施、丰富的培训经验,竭尽所能做好教学管理工作,为本期中医经方培训班保驾护航。同时,在黄煌教授的帮助指导下,授课专家团队要努力提升授课水平和内涵,为进一步夯实年轻一代中医经典储备、加强医疗集团中医内涵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心血管科主治中医师陶然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她表示,来自不同单位、不同科室的40位学员有幸能相遇在一起“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强素养”,大家必定会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学习精神,学好经方、用好经方,以实际行动让中医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健康之路。
开班仪式结束后,黄煌教授为学员们作专题讲座《柴胡类方的经典解读与临床应用》,讲座由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陆曙主持。
这场知识的盛宴为学员们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积累了经验,为大家接下来5个月的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院将继续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探索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书写无锡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居家患者胃管到期了怎么办?“互联网+护理服务”让温暖与便利同行
吴奶奶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上个月因脑梗死在我院脑病科进行治疗。经过十多天的精心治疗护理,吴奶奶病情逐渐稳定可以出院。但因脑梗的原因,吴奶奶卧床不能自理,进食也只能依靠胃管,而胃管到期后的更换便成了难题。
正当犯难的时候,吴奶奶的家属了解到我院开展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能提供上门更换胃管的护理服务,操作也十分方便。吴奶奶的胃管一到期,家属就在无锡市中医医院公众号上下单了这个特殊的“外卖”。
脑病科护士长徐佳和主管护师孙荣接到互联网订单后,第一时间查看了患者的住院病历,并与吴奶奶家属取得联系,详细了解吴奶奶出院后的情况,确认上门服务的时间,并提前一天准备好了所有物品。
5月23日上午10点,她们如约来到吴奶奶的住所。在向吴奶奶家属详细讲解操作中的风险并对吴奶奶身体情况进行充分的评估后,她们熟练地打开工具箱,取出各种更换胃管的用品,按照严格的操作规程为老人更换胃管。
更换完毕后,她们对胃管做好妥善固定并再次确认胃管的位置是否正确、管道是否通畅。操作结束后,还跟家属详细交代了护理的注意事项。
吴奶奶的家属感激的说道:“你们这个‘互联网+护理服务’真的是太方便了,解决了我们的一个大难题,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在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护理服务”为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搭建了一座更为便捷的桥梁。行动不便的患者无需到医院排队等待,护士们也能上门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节省了患者的宝贵时间、免去了来回奔波之苦,让护理服务更加优质、高效,也让护士的职业价值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目前无锡市中医医院除了可以为患者上门进行留置/更换鼻饲管护理、留置/更换尿管护理、PICC导管护理、输液港护理、压力性损伤护理、造口护理、居家腹膜透析护理、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等基础和专科护理服务项目,还能提供刮痧技术、循经推乳手法通乳、拔罐、经穴推拿、耳穴贴压等中医护理技术服务。
让我们一起期待“互联网+护理服务”在未来能够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多的温暖与便利!
互联网+护理预约流程小贴士
①进入“无锡市中医医院”公众号
②点击左下角“导诊”,再点击“互联网医院”
③点击“网约护理”,即可选择护理服务
传承中医国粹 闪耀青春之光——我院在首届市“青年中医说”科普技能比赛中喜获佳绩
为进一步提升青年中医科普技能水平,推进青年中医科普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无锡市中医药管理局)举办首届无锡市“青年中医说”科普技能比赛。
此次比赛全市共有111件作品入围,经过作品初筛及现场初赛两个阶段的激烈角逐,在5月23日决赛的舞台上,我院3名青年中医师脱颖而出、喜获佳绩!
选手们聚焦百姓关心的中医热点问题,结合各自的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通过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他们以现场演讲的形式在台上各展风采,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盛宴。
壹
“黄氏喉科疗法”传承弟子芦芸医师,配合道具化身“吹口药”,带大家领略了黄氏喉科的前世今生。
《吹出来的黄氏喉科》问鼎冠军,荣获一等奖。
民革无锡市委会主委、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兼)徐雯为芦芸颁奖
贰
龙砂研究院彭健医师,将中医阴阳、二十四节气娓娓道来,把深奥的中医理论化为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
《中医阴阳与二十四节气》荣获二等奖。
省卫生健康委中医综合处副处长张小凡为彭健颁奖
叁
眼科唐苗苗医师,以生动活泼的画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解惑儿童近视这一社会痛点问题,提供了有效的中医防控手段。
《近视防控那些事》荣获三等奖。
市委讲师团副团长袁伟、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龙砂分院院长陆曙为唐苗苗颁奖
我院自2024年2月比赛启动后,积极开展院内作品初筛、邀请专家点评指导、组织演讲专业培训等多轮赛前筹备工作,在科研处牵头,组织人才处、工会等相关职能科室的通力合作下,由最初的十余位种子选手参与到精选的3名医师均在决赛中斩获优异成绩,充分展示了我院青年中医师的专业风采,也向更多人展现了中医科普的巨大魅力。
我院也将以此为契机,激发医务工作者参与中医健康科普的热情,鼓励更多青年人才参与到科普技能活动中去,不断强化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搭建科普创新高层次平台,献礼建院70周年!
“调脾化积合剂”成功获批备案
近日,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审批通过了我院申报的“调脾化积合剂”。该品种是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审评核查分中心以来承接的首个传统中药制剂备案任务,申报中得到了江苏省药监局审评核查无锡分中心的大力支持和耐心指导。
此次成功备案,标志着我院中药制剂研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我院逐步构建“临床经验方-院内制剂-创新中药转化”科技创新平台奠定基础。
调脾化积合剂处方来源于我院肿瘤科省名中医尤建良教授临床治疗胰腺癌的经验方。尤建良教授充分继承和发扬了省名中医赵景芳教授等前辈临床治疗胰腺癌的学术思想,在“微调平衡治癌”理论的基础上,独创“隧道抑癌疗法”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对中医药治疗胰腺癌进行了深入研究,遣方用药的同时逐步凝练固定处方,收集了大量的临床证据,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应用于临床30余年,疗效显著。
调脾化积方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化湿、和中和降、理气消积之功。在调理后天脾胃的基础上,健脾益气、化湿消积,主治胰腺癌之腹痛、腹胀、黄疸、食欲不振等属脾虚气滞湿阻型。鉴于调脾化积方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药学实验研究,研制成院内制剂——调脾化积合剂,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发挥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特色优势,进一步提升我院中医药药事服务能力。
医院制剂是基于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厚的医学理论和先进的科研技术精心研发的,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为临床医疗提供服务、方便患者用药。近年来,我院在院内制剂研发及备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已备案获批7个院内制剂。下一步将继续深入挖掘名老中医经验方,收集临床疗效证据,不断提升制剂研发水平,进行制剂临床疗效再评价,积极寻求创新中药转化,更好地服务临床、服务患者。
药学部科室简介
药学部重点围绕建立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基础的服务模式,注重患者就医感受及患者安全合理用药,不断推出各项便民措施及服务,进行以疗效为侧重点的院内制剂研发、院内制剂治疗相关优势病种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为新制剂开发及创新中药转化研究奠定基础,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近年来,不断挖掘名老中医临床有效经验方,研发并获批江苏省医疗机构特色中药制剂7个;承担省部、市级等科研课题项目14项;发表高质量SCI、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和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省、市级优秀论文奖5项。该科拥有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等各级各类人才9名。门诊中药房获得无锡市城乡妇女“岗位建功”活动领导小组和无锡市妇女联合会联合颁发的“巾帼文明岗”称号,科室获得无锡市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
肿瘤科科室简介
肿瘤科是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省中医示范专科、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市中医药重点培育学科。科室设有“赵景芳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尤建良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尤建良无锡市名中医工作室”“胡萍萍无锡市名中医工作室”“尤建良劳模创新工作室”。
该科拥有全国、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名,省、市名中医2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2名,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4名,“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名,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1名,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3名,市“太湖人才计划”顶尖医学团队核心成员3名、医疗卫生高端人才1名。
科室在继承中医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中西并举,以“赵氏微调平衡理论”为核心,联合肿瘤微创介入、免疫治疗、分子靶向、中医外治等个体化综合诊治,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研发一批经典验方制剂,形成鲜明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癌的特色。
33页/1014篇
9
3
30
31
32
33
34
35
36
4
:
行业链接 :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江苏省中医药局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华“治未病”网
医院总机:0510-88859999
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话:0510-88859999转21100
预约电话:0510-81008810
投诉咨询电话一:82757832
安全隐患监督热线:82757832
投诉咨询电话二:8008287999(座机免费电话)
订阅号
服务号
互联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10229589号-1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1050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地址: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湖滨路与中南路交汇处) 版权所有 无锡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