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新闻快讯
新闻中心
公示公告
专科特色
名医堂
特色专科
名医专家
名医堂专家
名医专家
就医导航
门诊指南
住院须知
医保政策
专家门诊时间
党建文化
核心价值体系
党建时讯
党教课堂
清风伴医行
廉政邮箱
科教之窗
科研动态
伦理委员会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教育园地
成果展示
相关制度
资料下载
护理风采
护理新闻
护理管理
专科护理
院务公开
政务公开
工作规范
便民措施
财务公开
对外交流
友好医院
域外深造
援外医疗
学术交流
互联网医院
新闻快讯
一 新闻动态
一 公示公告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新闻中心
瞄准临床需求,聚焦转化创新——创新中心科研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瞄准临床需求 聚焦转化创新
江苏省中医退行性骨关节病临床医学创新中心自成立以来,作为江苏省五家中医临床创新中心之一和唯一的宁外创新中心,坚持对标国内一流、瞄准临床需求、聚焦转化创新,把健全中心科研创新制度建设、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作为推动中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为学科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一年来,在省、市卫健委及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医院高度重视平台建设和制度建设,一系列代表性的科研和创新成果纷纷涌现。
1 高质量论文体现前沿成果
自创新中确定了重点研究方向以来,由PI领衔的各团队项目组聚焦各自的研究方向,本着“来源于临床、根植于临床、服务于临床”的理念,取得了一系列以高质量论文为代表的研究成果。今年共发表SCI论文20余篇,总分值超过80分,其中JCR,中科院1区论文4篇,致力于临床,科研协同发展。
张亚峰教授团队基于脑-骨交互作用的视角,骨质疏松症与抑郁症两者存在潜在的相互调节关系,研究、究设计了一种载有PACAP和雌激素,包覆有外泌体并对反应性氧化物(ROS)敏感的纳米凝胶,用于靶向递送多肽/药物,有望为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与骨质疏松症共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JCR,中科院1区IF=10.2)。
马勇教授团队针对脊髓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常常难以完全修复\致残率高的临床难题,聚焦脊髓损伤后容易出现免疫抑制的特点,发现脊髓损伤后铁过载激活Tom20-Bax-caspsae-GSDME途径,诱导B细胞焦亡,从而加重脊髓损伤。这可能是脊髓损伤后免疫炎症反应发生的新机制,为脊髓损伤治疗提供新的关键靶点。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inammation(JCR,中科院1区顶刊IF9.3)。
创新中心孟晓辉博士后针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上发复发作的难点问题,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确定了FGF10-FGFR1信号通路是区分复发期和缓解期RA的新途径。阐明了靶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GFR1在复发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潜力,成果发表在Arthritis & Rheumatology(JCR,中科院1区顶刊IF=13.3)。
创新中心卞振华博士致力于中药药理学,毒理学的研究,针对以酸枣仁为代表的常见药食同源中药,通过电子眼、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和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成功鉴定了酸枣仁的掺伪和不同地理来源,为解决药食同源类中药的真实性问题提供了有意义的新策略。成果发表在Food Chemistry(JCR,中科院1区IF=8.8)。
2 应用转化增强核心竞争力
创新中心充分发挥与江苏康缘集团合作共建的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无锡市中医医院研究所作用,促进自制制剂的研发、临床新药的研发、科技成果的转化。目前已完成“颈康合剂”新药研发的技术开发转让1项,与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进行“脊髓康”的院内自制制剂开发,同时自主完成了“刘氏正骨丹”和“通络治痹方”自制制剂的大部分药学研究。
中心“基于数据库的退行性脊柱骨关节病规范诊疗服务”项目,推动人工智能与中医药大数据技术在医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将我院10年间的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病历经过采集、脱敏、转换成科研需要的数据格式存储在单病种大数据平台,为申报院内自制制剂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全系统数据整合、加强历史数据治理、完善临床信息系统标准化,为学科开展回顾性研究工作是供标准、优质的数据资源和高效的数据利用工具,此项目获得了科技部产学研创新成果奖。具有自主产权的“一种用于肱骨骨折的外固定支具”专利,经过1年多的反复设计、打样以及临床调试已成功转化,并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3 深化内涵提升学术影响力
在临床科研、应用转化之外,各课题组还通过著作出版,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参与编写不断提升中心的学术影响力。
张亚峰教授主编的《脊柱相关疾病治疗手册》,马勇教授主编的《中西医结合骨伤科诊断学》,尤武林副教授主编的《临床常见骨科疾病中西医诊治方案》,雷霞副教授主编的《中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已陆续正式出版发行。马勇教授、尹恒副教授参编《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尤武林副教授参编《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诊疗临床指南》(中华医学会团体标准)。
中心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资助,自中心获批以来,共获得国自然面上项目4项,青年项目6项以及多项省局级科研项目的资助,不断深化创新中心的发展内涵。
4 人才培养推动可持续发展
创新中心通过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提升人才效能活力,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临床科研人员。依托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三名战略”,已派出尹恒博士赴日本藤田大学、尤武林博士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研修,华臻博士也入选了省卫生厅中德合作项目即将赴德研修。依托我院博士后流动站,加强对在站博士后的科研技能培养和提高,目前中心人员中博士后出站1人,在站2人,新进站1人。在站的孟晓辉博士后今年11月获得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是无锡市唯一获得的临床医学资助项目。
守正创新,经方惠民——全国名中医黄煌工作室揭牌暨无锡市中医经典学术联盟成立仪式顺利举行
11月23日上午,全国名中医黄煌工作室揭牌暨无锡市中医经典学术联盟成立仪式在我院成功举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煌教授,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徐雯,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处处长叶志超,我院党委书记严雪峰,院长、党委副书记顾晓峰,党委副书记吴新宇,副院长袁玥,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院长陆曙等出席活动。活动由顾院长主持,全市各级公立中医医院、市属综合及专科医院中医科、市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代表,我院职能处室负责人、临床医生代表共200余人参会。
严书记在致辞中表示,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是中医药活态传承的重要载体,希望黄煌教授的弟子们珍惜学习机会,让黄煌教授的宝贵学术经验惠及更多百姓。他指出,无锡的中医药同仁们要以无锡市中医经典学术联盟成立为契机,加强优势互补、深化交流合作,着力提升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价值与活力,在推进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新作为。
在黄煌教授从医50年庆祝仪式环节,与会人员共同回顾了黄煌教授从医50年以来的历程,观看了黄煌教授知名专家弟子们的献言视频。
徐局长为黄煌教授颁发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龙砂医派分院咨询专家聘书,严书记为黄煌教授颁发光荣行医50年荣誉勋章,敬赠纪念品、敬颂寄语,徐局长和黄煌教授共同为“全国名中医黄煌工作室”揭牌。
黄煌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年,致力于经方方证规范化和现代应用研究40年。他倡导和践行“经方惠民”“经验共享”理念,强调“还方于民,藏方于民”。他的讲学足迹遍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在国内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卓越的成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年轻一代医学工作者的楷模。
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就是师承教育,现场专门举行了收徒拜师仪式,17名优秀中青年医师成为黄煌教授弟子。弟子代表高广飞领读《拜师帖》,师徒交换拜师帖和回徒帖,弟子代表吴海荣敬茶、周晓莉献花、高广飞发言表态,弟子集体向老师行拜师礼,黄教授回师训并作指导讲话。
黄教授表示,经方是中医学中最规范的内容,要做好中医的传承和经方的推广,不仅仅需要技术层面的设计,更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希望和弟子们一起研究经方、应用经方、推广经方,让流传数千年的中华医药在当代继续保持活力、造福人民。
我院副院长袁玥、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院长陆曙及江阴市中医院、宜兴市中医医院、我院梁溪分部和惠山分部、锡山区中医医院、市第二中医医院、新吴区中医医院等单位负责人与黄煌教授共同启动成立无锡市中医经典学术联盟。
徐局长作指导讲话。她指出,“黄煌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落户市中医医院,成立全市中医经典学术联盟,将进一步广泛吸纳中医经典人才,打造中医经典学术交流平台,传承发扬中医名家学术精髓,传播推广中医经典理论、经典方药和经典技术。既是贯彻落实《江苏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积极实践,也是深入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又一有力举措,必将为高水平推进无锡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激发新活力。
我院将以此为契机,专注传承、加快创新,更进一步培养符合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符合百姓医疗保障新期待的中医高层次人才,不断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繁荣中医药学术,以更优品质、更强内涵的中医药技术增进锡城百姓健康福祉。
“E路苏心”无锡市中医惠侨云平台启动仪式成功举办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中医药海外工作和为侨服务水平,11月23日下午,“E路苏心”无锡市中医惠侨云平台启动仪式成功举办。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侨办主任徐开信,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周常青,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徐雯,无锡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新吴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伟敏,市侨办副主任王菲,我院党委书记严雪峰,院长、党委副书记顾晓峰,党委副书记吴新宇,专家名医陆曙、王建伟、任思秀等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我院党委书记严雪峰与徐开信、周常青、徐雯等领导共同启动无锡市中医惠侨云平台。
周常青在讲话中指出,设立无锡市中医惠侨云平台,是因应侨胞需求、践行服务宗旨、为侨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他强调,要进一步拓展空间,加快中医药“出海”步伐;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打造无锡特色品牌;要进一步提质增效,加快提升为侨服务质量。
徐雯介绍无锡市中医惠侨工作情况。她表示,近年来市中医药管理局持续推进中医惠侨基地建设,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创新联侨方式、加强国际交流、树立惠侨品牌等举措持续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全市中医药系统要进一步抢抓机遇、扩展空间、拓宽渠道,依托驻外机构、海外侨团、华助中心、中医机构等,大胆探索线上诊疗、线上体验、视频直播等“互联网+”中医惠侨新路径,让中医药瑰宝惠及更多侨胞。
李伟敏在致辞中表示,将以此次启动仪式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搭建海内外中医惠侨平台,提升中医惠侨工作品牌质量,将中医惠侨工作有机融入“E路苏心”品牌活动之中,为继承、发扬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我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顾晓峰代表医院与马来西亚朝阳中医院签订友好医院协议。
我院党委副书记吴新宇代表医院向无锡市中医惠侨云平台捐赠夹板、真空拔罐器、针灸针等中医器械。
省委统战部侨务文教事务处处长余晓川为我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新一代代表性传承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省名中医陆曙,刘氏骨伤疗法第四代传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省名中医王建伟,黄氏喉科疗法第十代传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无锡黄氏喉科疗法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市名中医任思秀颁发无锡市中医海外推广大使聘书。
仪式现场还播放了我院参与拍摄的中医非遗宣传片以及海外华人、友人谈龙砂医派的短视频。
无锡市海外中医惠侨云平台的正式启动,标志着无锡的中医惠侨事业站在新的起点、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作为无锡首个“无锡市中医惠侨基地”,我院将以此为契机,扛起传播中医药传统优势、扩大中医药学术影响力、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任,以更创新、更舒心、更科学的方式服务好广大华人华侨,持续擦亮“中医惠侨”名片。
院士查房赋能,助力中医专学科发展
11月1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无锡市中医医院特聘专家仝小林来到我院心血管科、内分泌科、骨伤科开展教学查房。本次教学查房及病例讨论全程进行线上同步直播,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医院等行业同仁共同参与。我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顾晓峰,副院长蔡靓羽,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院长陆曙等参加。医务处、教育处、科研处、20余名临床医师以及研究生全程参与查房及讨论。
我院心血管科副主任中医师夏成霞、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医师刘玲、创伤骨科副主任中医师胡钢分别作各科疑难病例情况的汇报。在听取汇报后,仝院士来到患者病房,通过“望闻问切”详细了解患者情况,尤其关注患者的舌下脉络。
心血管科患者老陈是在我院做的急诊PCI手术的老病人,术后也一直在我院调理治疗。听闻这次仝院士来查房非常开心、充满期待。“从来没想过,还能让院士给我看病,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院士!仝院士和蔼可亲,非常详细地询问了我的基本情况和病情,还鼓励我积极治疗。”老陈激动地说道。
病例讨论会上,仝院士充分肯定了我院针对三位患者制定的诊疗方案,结合“态靶辨治”理论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病情及进一步诊疗方案进行了“态”与“靶”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强的”药“与“量”的指导。
在答疑讨论环节,仝院士指出,现代中医学既要熟悉经典理论,又要在此基础上重构中医诊疗体系、重构中医本草体系,临床实践和辨证论治过程中要学会运用调态打靶的中药,在态靶辨治理论指导下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顾院长作总结发言,他代表医院对仝院士的悉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年轻医生能够珍惜机会,主动学习、善于总结、积极运用,以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为己任,守中医之正、创医学之新,为百姓提供更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
下一步,我院将推动更多名医名家走进医院,打造“院士名家查房”新品牌,加强内涵建设、助推人才培养、带动学科发展,为无锡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健康无锡建设不断贡献新的中医药力量。
温“心”服务,从“点滴”做起
每年8月到12月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期,而今年秋冬以来支原体肺炎发病率高,持续时间较长,并呈低龄化趋势。9月下旬至今,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我院急诊也迎来了就诊高峰,输液量激增。我院党政协力坚持从细节着手、从小事抓起,积极应对此轮就诊高峰,以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不断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
合理优化资源配置 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近期,输液室的输液量都维持在每日300余人次,陡增的工作量给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挑战,但各点位工作人员都坚守工作岗位,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保证病人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面对来势汹汹的支原体肺炎、甲流等呼吸道疾病,为确保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院党政迅速反应、积极作为,输液室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动态调整排班、错峰调配人力、优化服务流程等多项举措,有效缓解了工作压力,确保了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尽量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满足患者就医需求。
克服困难扩区增容 确保高峰时段运转
一步入急诊输液室,患者们的咳嗽声此起彼伏,紧张、繁忙的气氛便扑面而来,一排排输液椅坐得满满当当,护士们几乎一刻不停穿梭在患者之间……
原有的输液区域已无法满足患者的救治需求,尤其是高峰时段,排队区域站满了等待输液的患者及患儿家属。为解决这一问题,在院党政的协调组织下,输液室重新进行区域规划、扩容儿童输液区,并增设儿童输液2区。在原有20张儿童输液床的基础上,增设了10张儿童输液床及15张输液椅,以全力保障儿童输液高峰时段的运转。
加强各项安全保障 力求患者安心放心
随着输液室患者的增加,尤其是幼儿与老年人居多,医院各部门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确保每位患者的就医安全以及舒适度。
护理人员重点梳理特殊药物输注流程,实施闭环管理;增设空气消毒机消毒频次,加大新风系统,促进空气流通,减少交叉感染;在输液室及候诊区增加“温馨告知”,提醒患者有序就医,宣教输液安全知识。
后勤部门为输液室成人及儿童区分别配备电视设备,播放电视节目及患儿喜爱的动画节目,减少患儿的恐惧不安情绪;保洁人员增加就诊区域的环境清理频次,针对重点区域进行垃圾分类,及时清理医废垃圾,确保就医环境整洁度;采购中心及时采购儿童输液床垫,替换破旧床垫,保证床垫消毒擦拭效果,保障患儿安全。
59页/1014篇
9
3
56
57
58
59
60
61
62
4
:
行业链接 :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江苏省中医药局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华“治未病”网
医院总机:0510-88859999
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话:0510-88859999转21100
预约电话:0510-81008810
投诉咨询电话一:82757832
安全隐患监督热线:82757832
投诉咨询电话二:8008287999(座机免费电话)
订阅号
服务号
互联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10229589号-1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1050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地址: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湖滨路与中南路交汇处) 版权所有 无锡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