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新闻快讯
新闻中心
公示公告
专科特色
名医堂
特色专科
名医专家
名医堂专家
名医专家
就医导航
门诊指南
住院须知
医保政策
专家门诊时间
党建文化
核心价值体系
党建时讯
党教课堂
清风伴医行
廉政邮箱
科教之窗
科研动态
伦理委员会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教育园地
成果展示
相关制度
资料下载
护理风采
护理新闻
护理管理
专科护理
院务公开
政务公开
工作规范
便民措施
财务公开
对外交流
友好医院
域外深造
援外医疗
学术交流
互联网医院
新闻快讯
一 新闻动态
一 公示公告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新闻中心
喜报!我院这两个科室又获市级荣誉
近日,荣誉连连!我院检验科和药学部先后被无锡市总工会授予的“无锡市工人先锋号”和“无锡市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让我们一起一睹这些先进集体的风采吧!
检验科●无锡市工人先锋号
这是一个富有活力、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集体,科室秉承“规范、准确、及时、领先”的工作理念,服务于临床和患者。
如果把抗击疫情看作一场战斗,核酸检测员就是隐形的侦察兵,抗击新冠疫情期间,这支队伍始终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卫生职业精神,藏身于实验室,与病毒近距离“交手”,第一时间把病毒“揪”出来。
医院核酸检测基地启用以来,他们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全身心投入,助力核酸检测的正常运转。不仅守好了“家门”,他们还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支援不停歇,2022年度先后支援过常州、上海、成都、江阴等地以及市内多家检测基地。
在平时的工作中,科室实行“首接负责制”,强调“微笑服务”,抽血窗口每天提早10分钟上岗,耐心介绍检验科检测流程,尽力满足患者的需求,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检验组坚持把检验质量放在首位,不断强化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注重分析前中后各环节的质量控制。
他们是幕后英雄,顾全大局,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用默默无闻的坚守和精准的检测数据捍卫着广大人民的生命防线,充分展现了白衣天使的无私奉献和责任担当!
药学部●无锡市五一巾帼标兵岗
药学部下设中药煎制中心、药库房、住院中心药房、临床药学科、制剂室、门诊中药房和成西药房共7个班组,秉承“厚德、精业、传承、创新”的医院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技术服务和药品保障。
疫情期间,全体药师们为发挥中药在疫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顶酷暑,冒高温,做好中药防治汤剂和香囊的生产保供,为全市定点医院、梁溪区集中隔离点、机关、企事业单位、互联网医院等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2年度,药学部共生产提供防治中药汤剂30万袋,防疫香囊3万多个,最长记录有药师连续72小时不眠不休,但却保持着百分之百的细心和用心他们赶制的不仅是防疫的中药,更是“中药人”对中医国粹的坚信和投身疫情防控的决心。
药学部各班组在做好药品采购供应、自制制剂生产、药品审核发放、合理用药宣教的同时,还各自开展了有自身特色的中药药事服务。其中,中药房积极推广中药文化,助力“本草有约“”中药本草香”惠民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中药房“青年文明号”与“巾帼文明岗”的风采;西成药房在开设《杏林药师说》栏目,至今已开展科普20期,为百姓用药答疑解惑。
珍惜荣誉再起航
砥砺前进立新功
拳拳中医心,悠悠民族情
“胡主任,时隔近两年,我又挂上您的号了!”周三下午,创伤正骨科诊室里传来患者的惊喜声。原来,是创伤正骨科主任中医师胡钢的“铁粉”又来寻他看诊了。
5月中旬,胡钢结束了为期一年半的援疆任务,经过短暂的休整,重新回到了他熟悉的诊室,继续为他的患者解决病痛。
胡钢 主任中医师
创伤正骨科学术继承人,中西医结合硕士,无锡市蔡建平名中医工作室负责人。援疆期间,担任阿合奇县人民医院骨科主任。
擅长中西医治疗四肢及骨盆骨折,熟练掌握四肢骨折的开放及微创手术技术。近五年来,发表中文及科技核心期刊6篇,获得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3项,完成无锡市卫健委科研项目1项。
中医骨伤 倾情援疆
胡钢扎根骨伤科临床一线十余年,对“消肿膏”“骨折整复手法”“小夹板固定技术”等“刘氏骨伤”特色疗法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到达阿合奇后,他发现当地骨科缺医少药,许多患者骨折后无适当的固定器具,便将我院“刘氏骨伤”的特色疗法进行推广运用,向阿合奇县人民医院捐赠数百副夹板和消肿膏,为当地医师义务传授“刘氏骨伤”的诊疗技术,进一步扩大流派影响力。
作为“无锡市蔡建平名中医工作室”负责人、“蔡建平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及“刘氏骨伤传承工作室”成员,胡钢积极推动在阿合奇县人民医院开设了“蔡建平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阿合奇县医院门诊)”,边临证边教学。
一位14岁柯尔克孜族患儿因“摔伤致右肩部肿痛、活动受限1天”,前往阿合奇县人民医院就诊,X线显示为“右肱骨外科颈骨折”,正值休息的胡钢接到电话,二话不说急忙赶往医院,带着值班医生立刻运用“刘氏骨伤”手法为患者复位,很快,患儿的疼痛和骨折得到改善,免除孩子做手术的痛苦,也因此得到了家属的信任与感激。
“这是我援疆医疗路上最好的收获。”胡钢回忆这一年半的支援经历,这样的病例不胜枚举。
看到当地医院对于一些之前自己常见的骨科疾病不能有效诊治,患者受伤后不得不长途转诊,胡钢急在心里,便带领当地外科医师积极开展骨科诊疗活动及骨科手术,如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关节腔注射、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胫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等,仔细做、认真讲,胡钢手把手教出一批“学生”。
为了给当地培养出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临床医技业务骨干,胡钢还积极响应当地医院对口援疆师带徒工作,定期进行主任查房、病例讨论及授课等方式加强当地医师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传帮带形式传授骨科疾病的诊疗技术及经验。
援疆期间,胡钢积极参加各类义诊活动,为边区群众解答各类病症疑惑。为了给训练强度大、伤病不便就医的边防战士送医送药,胡钢多次随医疗队经历5小时的颠簸路程,前往海拔4000米以上、最低气温-35℃的边防哨所,尽管长途驱车、高原环境让胡钢身体也难以适应,但想到能为官兵们送去无锡中医温暖,他坚持住了。义诊之余,胡钢还不忘免费为当地群众赠送无锡中医的特色膏药和夹板,细致地教大家使用方式,把一份暖暖的民族情留在了新疆大地。
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对于胡钢来说,援疆经历是自己珍贵的财富,他要继续做无锡-阿合奇阿两地“共同富裕、健康先行”的使者,不负组织嘱托,牢记职责使命,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志气勇气投入到工作,为医院的发展作更多的贡献。
国际博物馆日,共赴一场中医药文化研学之旅
博物馆作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枢纽,在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2023年5月18日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前一日,建在我院的无锡市中医药博物馆迎来了市卫校学生媒体中心小记者团和悦读书社的学生代表组成的研学旅行团,和医院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库讲师们共赴一场“医”路成长中医药特色研学之旅。
参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展示馆暨无锡历代中医药名家展示馆
在非遗馆里,文化办许丽娜主任介绍了龙砂医学诊疗方法、黄氏喉科疗法、刘氏骨伤疗法、丁氏痔科疗法、杜氏金针手法等省市级非遗项目。传承近800年的龙砂医派、一张方救活一家厂的黄氏喉科、从蜜饯行走出的骨伤传奇等精彩故事,听得师生们啧啧称赞,感叹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无锡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出过许多名医。隐居在如今马山“梅梁小隐”、一辈子看病不收诊金的宋代经方大家许叔微,从小娄巷走出的《女医明妃传》原型明代女名医谈允贤……工作人员以古代无锡地区的名医为切入点,生动讲述他们的成长经历、生平故事以及名医们在诊疗疾病方面的“绝活”,带领师生们感受了一场名医故事的精神洗礼,真切感受到“大医精诚”的职业操守及医者仁心的为民情怀。
走进龙砂医派展示馆
在龙砂馆里,彭健医生引经据典,侃侃而谈,通过“文化奠基,源远流长”、“名医辈出,流派崛起”、“重视教育、桃李天下”、“后继有人,再创辉煌”4个方面,带领师生们探寻龙砂医学流派的历史渊源与学术精华,进一步丰富学生们对地方医学流派的认识和积累。
体验中医药艾条制作
在体验活动教室,林君、孙钱两位中药师向师生们详细讲解了艾草的来源、最佳采摘时间、艾绒的制作方法以及艾条在家庭保健方面的实际用途。在他们的指导下,从放置艾绒、卷纸到封口,大家十分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环节,过足“手瘾”。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艾条,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学生汪加永:这次研学实践活动给了我接触和了解家乡中医药文化的机会,不仅是简单地学习书本、课堂以外知识,更是对身边中医药文化的挖掘、熟悉,让我们明白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的使命和责任!
学生邵渊玲:本次寻访中医药博物馆的研学实践活动,让我对中医药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特别是无锡当地的龙砂医派,独具特色,医家众多。我相信这次研学实践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定将对我以后的学习生活大有裨益。
用眼睛发现文化瑰宝,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近年来,我院充分挖掘无锡地区及院内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推进中医药博物院建设,大力探索“岐黄校园行”和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文化旅游,成效明显。近年来,作为江苏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及无锡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行知大学堂”中小学生道德实践基地、少先队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医院常态化开展“金匮课堂”“中药本草香”“本草有约”“中医药文化校园行”等品牌服务活动,每年惠及学生近3万人,在4所学校建设院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省卫生健康委领导赴我院开展法治建设工作专题调研
5月11日,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金宏一行赴我院开展公立医院法治建设专题调研,并召开现场座谈会。
省卫生健康委法规处处长何新羊、二级调研员卢瑛、三级主任科员朱福辉、三级主任科员苏慧,南京市卫生健康委法规处处长徐涛参加调研。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卉、法规处处长周海川,市中医医院、市人民医院、市第八人民医院相关领导陪同调研。
会上,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周卉副主任首先汇报了公立医院法治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情况。
市中医医院、市人民医院、市第八人民医院各自汇报医院法治建设情况,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与会人员还就完善医院法治建设机制体制、培养复合型医学-法律人才、增强医务工作者法律意识,提升医院法治建设内涵等内容进行充分交流。
张金宏副主任认真听取汇报后,充分肯定了无锡市公立医院法治建设工作,并在讲话中指出依法治院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全系统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公立医院法治示范点建设为抓手,融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做好细化方案,营造浓厚氛围,提升法治水平,为医疗事业发展和百姓健康做好强有力支撑。他重点强调法治建设要抓好两个方面,一要抓好“关键少数”,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法治建设作为医疗工作的前提,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法治机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二要管好“大多数”,通过“以案释法”等多样灵活的方式做好全体从业人员的普法宣教,突出对涉及医疗类的法律法规要能熟练掌握应用,更好地提升全体医务人员依规依纪依法意识。
会前,张金宏副主任一行还参观了医院门诊大厅、廉政教育馆、非遗展示馆和龙砂医学流派展示馆等,实地了解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工作。
云端搭建友谊桥 锡港交流促发展
5月9日,“视频连线架桥梁 港锡中医药携手促发展”——无锡市中医医院与香港东华三院友好医院深入合作交流会在远程会诊中心举行。香港东华三院医务部主任李爱清女士、杜伟龙先生携管理和业务团队参加会议。我院党委书记严雪峰,副院长袁玥,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赵景芳教授,江苏省名中医尤建良,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和肿瘤科业务骨干等参加了会议。
香港东华三院作为著名的慈善团体和综合医院,于2002年与我院正式缔结为友好医院,同时全国名老中医赵景芳教授赴香港东华三院开展中医医疗与教学工作。2013年双方医院正式签署“联强结对”发展合作协议,积极推进更广阔更高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多年来,双方保持着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在医院管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多个方开展交流互访。依托互联网及信息化技术,2018年起我院与香港东华三院定期开展远程视像培训及医疗会诊工作,实现了“无锡老师”与“香港学生”的面对面教学,更实现了中医专家与香港患者的“零距离”会诊诊疗。
此次合作交流会在友好、坦诚、互信、务实的气氛中进行。首先,副院长袁玥对医院近年来中医药工作进展作了专题通报。随后,双方从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中医药优势发挥、医院文化等未来合作事项进行了建设性探讨。最后,严雪峰书记在讲话中表示经过多年的互动,目前双方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未来将进一步建立多层次、多专科、多领域的互访交流与协作机制,加快龙砂医派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传承发展,在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同时竭尽所能为香港民众健康保驾护航。
交流会后,远程视像培训及医疗会诊环节如期举行,赵景芳教授 20多位弟子,老中青三代悉数到场。大家围绕东华三院方面的病例和诊疗中遇到的问题,畅所欲言,结合临床经验,分享各自心得体会,给视频另一端的香港年轻医生上了生动的一课。
轻松愉快的合作交流会让双方再次握手,延续友情,并借助香港与无锡之间架起的空中桥梁,促进双方积极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出更多真知灼见,不断深化合作内涵,寻求新的合作方向,探索新的合作形式,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这个窗口, 将中医药惠民利民的活动越办越精彩,将优秀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更广更远。
84页/1014篇
9
3
81
82
83
84
85
86
87
4
:
行业链接 :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江苏省中医药局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华“治未病”网
医院总机:0510-88859999
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话:0510-88859999转21100
预约电话:0510-81008810
投诉咨询电话一:82757832
安全隐患监督热线:82757832
投诉咨询电话二:8008287999(座机免费电话)
订阅号
服务号
互联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10229589号-1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1050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地址: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湖滨路与中南路交汇处) 版权所有 无锡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