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新闻中心
秦咏薪副市长赴我院看望慰问一线医护人员      受新冠疫情影响,医疗机构救治任务繁重,我院医务工作者用责任和担当守护起生命线。元旦前夕,12月28日下午,副市长秦咏薪一行来到我院,亲切地看望慰问一线医务人员,并送上鲜花和慰问金。市政府副秘书长顾文龙,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笪学荣等陪同。  

     在医院门诊大厅,秦咏薪副市长详细了解近期群众看病就医、发热门诊运行、医疗物资储备等情况,向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感谢!  
     秦咏薪副市长肯定了中医药治疗对新冠病毒的预防作用以及在这一轮疫情防控中为锡城百姓的健康做出的积极贡献,市中医医院能够通过门急诊、发热门诊、互联网医院等多种渠道为百姓提供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服务,这是真正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同时,他希望医院持续调整优化各项诊疗方案,做好中医医疗资源储备,继续发挥互联网医院平台作用,全方位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医院要继续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关心关爱,确保医疗队伍的稳定性、战斗力,凝聚抗疫合力,为人民群众保驾护航。  

     接过鲜花的医护人员纷纷表示,在这场硬仗中,尽管很艰苦,但大家一定会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安排,站好每一班岗,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疫情防控“前哨人”,用坚守和奉献书写着担当答卷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动态调整,发热门诊这一主战场的就诊峰值每天都在刷新,从日接诊量三、四十直线飙升到500多人次,已是日常接诊量的10多倍,队伍从大厅一直排到了门外。  
     冬日的室外寒风凌冽,但发热门诊每班的医护人员每天近8个小时马不停蹄地接诊,顾不上喝水吃饭上厕所,贴身的衣物照样湿了个遍。患者中大多是因感染出现不适前来就医,其中不乏新生儿、孕妇和高龄老人。  
     “护士,瓶子里没水了。”“医生,这药吃了能退烧吗?”……发热门诊里,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忙得团团转:“一天班上下来腰都要断了!”伴随着这些床位的瞬间满员,医护人员却在不断中招减员。作为与疫情“短兵相接”的前沿阵地,发热门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  
     “目前,发热门诊每天的输液量就有200多个人,患者的情况和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从筛查为主转变为治疗为主,无论诊疗还是护理,难度都很大。”范春艳直言,“因为要一直和病毒近距离接触,这里每天都有人倒下,但是大家都在努力克服,不肯离开。”  
     在诊室内,时不时传来一阵阵咳嗽声,循着声音看去,原来是医护人员自己拖着病体坚持为患者治疗,胡佳佳、杨葛巍因为连日劳累,不能好好休息,讲几句就要咳上一阵子。  
     “我能多坐一会儿就能多干点儿活,为大家分担工作。”医生虞嘉康也感染了,高热不退,同事隔着防护面屏都能看到他烧红的脸和眼睛,纷纷劝他提前下班喝点水休息,养好身体再上阵,他也不吭声,硬是坚持把病人看完才稍稍停顿一会儿。  
     如今,医院发热门诊已然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的主战场,全院医护人员都在关心着这里的战友们。儿科主任潘玮得知自己“阳”了之后,立即联系医务处,主动要求前往发热门诊支援。  
     信息统计中心主任童思木也是如此,恰逢发热门诊扩容改建,信息系统时不时需要专业人员现场进行调试,感染了的他为了方便工作,选择住在医院附近。他说自己症状还算轻,“阳”着正好可以到发热门诊内开展工作,保存下尚未感染的实力全心完成其他更重要的工作。  
     无论是三年来始终驻守在发热门诊,还是临时抽调前去支援的医护人员,他们每一个人都严谨认真,尽职尽责。这些人里有的是妈妈,家里小孩和老人都感染了,却无法回家照顾;有人被感染,还是坚持上了整个夜班……能多看一个病人是一个,“让大家早日回归正常工作生活”是他们此刻坚定的信念。  
     凡人微光,星火成炬,每一个人的努力都值得被看见、被尊重  !春天就在不远的地方,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幕后英雄,为你们点赞      医院没有冲锋号,但面对一轮又一轮的疫情冲击,这里到处都是战场。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是一线医务人员,却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角色不同,分工不同,为患者和一线医务人员构筑起了坚实的后盾。  
     随着减员的日益严重,在院党委的果断决策下,医院打破原有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限,建立新冠疫情防控应急处置体系,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领导下,以一部三组五专班的工作模式,统一安排,统筹调配,集合最大的有生力量,做好疫情防控的各项指挥、保障工作。  
     01  综合协调不停歇  
     “阳性病人来了怎么办?”“收治人手不够怎么办?”“诊疗区域该如何调整更合理?”“抢救流程该如何完善更有保证?”……  
     作为疫情防控应急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医务处、护理部、院感科、门诊部、公卫科、防保科等科室组成的综合协调组每天要解决无数个“怎么办”,很多人是连日“泡”在医院,“未亮已出门,回家夜已深”。  
     沟通、协调、培训、调配、督促,梳理就医流程、选派抽调医生、联系转运患者.....短短几天内,便梳理了几十份书面措施、流程图,都是多部门多次现场勘察、反复推敲而成,每一个要素都要考虑,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准,因为这关乎着能否给予患者及时、快速、安全救治。  
     02  宣传督导有亮点  
     纪监办公室、宣传统战处等科室牵头的宣传督导组也坚守在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  
     纪监坚守纪委职责定位,靠前监督、全程监督、精准监督、有效监督,将监督延伸到疫情防控的每一个角落:就防疫物资药品储备及使用情况,医疗救治特别是发热门诊、重症救治能力及应急措施,关心关爱落实情况,全员个人防护落实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为疫情防控、医疗救治构筑起坚强的纪律保障。宣传的战士们耳听八方,掌握众多信息,汇编成稿;扛得起相机,做得了美图,记录下一个个温暖感人的战“疫”瞬间;通过微信、短信、视频等载体积极开展对内对外的各项宣传引导,弘扬正能量,营造良好氛围!  
     03关心联络暖人心  
     疫情的冲击让人有点猝不及防,不断感染的医务工作者遭受着病毒带来的痛苦。工会牵头的关爱联络组会同相关党政职能科室多措并举,将院党委行政对职工的关心关爱第一时间落实到位。  
     通过电话、视频等形式,了解职工需求,关心在岗与不在岗职工家庭情况,缓解队伍紧张情绪、消除恐惧心理,为大家打气加油;推进落实《关于实施近期医务人员坚持工作的鼓励措施》;为阳性员工提供“爱心病区”;为员工开通健康就医检查的“绿色通道”;不间断为职工提供中药防疫汤剂;分批次为职工发放“爱心健康包”;发放各类慰问金,真正做到从细节入手关爱职工身心健康。
     04医药物资不断线  
     在这场保卫战中,药品、物资是最有利的武器。药学部、医工处、采购中心、信息统计中心等牵头组成的医药物资组四处“抢回”这些“枪支弹药”。  
     医院果断开设了新冠中医防治门诊,一时间中药饮片、退烧药、止咳化痰药成了“抢手货”,药学部一方面与生产及配送企业反复协商,一方面加班加点生产院内中药制剂,同时还要负责互联网医院上日均开出上百张药单的审核、邮寄信息核对等细致繁琐工作,有的同事甚至连续两周都没有休息过一天。  
     N95口罩、防护服、隔离衣、呼吸机……也同样紧张起来,医工处的同事们像陀螺一样承当着非常时期的“大管家”,每天几百通电话打着,想尽办法急切寻货,还要确保出入库、核准账目、安装调试,维修检修……  
     05后勤保障紧跟上  
     为有效保障患者的救治工作,发热门诊需要扩容、缓冲病区需要开设、阳性诊疗区需要布置……这些地方少不了总务处、保卫处、中意技贸等科室牵头的后勤保障组同志们的身影。  
     “5+2”“白加黑”成为了他们的工作常态。为了赶进度,即使是在凌晨夜里2点,相关的建设区域仍然是灯火通明,发着烧、扭伤腰的也一起加入,爬高攀低,让各项计划顺利推进;为了抢速度,处长们带头一起手搬肩扛,挪柜子、抬病床、接电线……大冬天的贴身衣物全被汗水浸湿,毛巾擦一把,电吹风吹一下,接着干;为了让急诊、发热门诊的同事能吃上饭,总务处三餐下送,配餐员人手不够就多跑两趟。  
     这场战斗中,每个人就像一颗螺丝钉,牢牢楔在自己的岗位上,肩上有责,心中有爱;肩担重任,逆流而行;齐心协力,共抗疫情。愿我们的负重前行,只为换来你们一波春暖花开!
疫情之下,为血透患者生命续航而坚守!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整洁有序的血透大厅内,患者躺在病床上安静地接受治疗,正在运转的血液透析机发出规律的轻微声响。医务人员忙碌地穿梭其中,不时地查看、调整机器的各项数值和循环管路,也不断地提醒患者做好防护。  

     这里,是无锡市中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这里,也是一群特殊患者生命的“续航站”。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这是一个堪比抗疫一线的科室,在院部的关心支持下,在各部门的积极保障下,血透室科学谋划、坚守阵地、紧守防线,日夜守护着214名透析患者的生命安全。  
     毫无怨言  只为特别的他们  
     随着社会面感染人数不断增多,本就身体状况不佳的血透患者中陆续出现了阳性病例,他们大多都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需要家属陪护,给血透室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高风险,全体血透护士们没有害怕、没有退缩,依然选择了坚守,但病毒无情,护士们一个接一个出现症状,发热、咽痛、浑身酸痛,人手“断崖式”下降,继续坚持的小伙伴们工作量不断增加,需要付出更多。  
     由于血透工作的专业性,其他护士无法代替,于是血透室启动应急预案,将患者进行分时段透析,在晚上加开一个班次专门给阳性患者做透析,这就意味着每个人的排班又多了出来,但他们都没有怨言,而是互相打气,共同克服困难,保证疫情当下,血透不停“析”。  
     身心疲累   但初心依然不变  
     为了缓解科里的工作压力,晚间的第三班一开出来,中招的同事们纷纷返岗,不少人高烧刚退、身上还酸痛、嗓子还痛哑,为了不耽误患者治疗,她们依然坚持着上岗,“反正也阳过了,病人就交给我们吧!”
     肾病科的医生丁玲和高峻两个人轮转,为患者把关每一张“透析处方”,高峻还发着40度的高烧,也主动来上夜班;丁玲即便已经测出抗原阳性,也没有声张,默默扛下了这一切。  
     为了保障站好每一班岗,大家都在“连轴转”,在医院工作12个小时以上是常见的。一个个看似柔弱的姑娘,手里提着20多斤的透析液,在床位之间来回奔走,还要利落完成每一个动作。  
     深夜,当所有的病人都下机了,她们还要整理好床单元,配好消毒液,从专用通道到透析大厅,从整体环境到每一个床单位,无死角消杀,开窗通风,继续为下一班做准备……踏上回家的路已是凌晨。  
     相互支援   我们定能共度难关  
     这天,急诊来了位需要床边血透的患者,情况十分危急,即刻需要一名血透护士前往。当接收到指令时,姚亦晟担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虽是同事中症状相对较轻的,但她也是刚退烧不久。核对信息,穿刺引血,伴随着机器的转动,看着健康的血液送回到患者的体内,姚亦晟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那一晚,她就守在了急诊抢救室患者床边,“艰难”的透析从晚上七点多钟持续到了到凌晨三点多钟,帮助患者脱离了危险。
身着一袭白衣,  

坚守医者担当,  

没有人生而无畏,  

只是他们选择用爱筑成盔甲,  

为患者点燃希望和信念的光芒。
致敬!直面病毒,24小时艰苦奋战的急诊卫士      2022年12月中旬以来,是急诊科最紧张而惊心动魄的一段日子,平安夜这日,24小时急诊接诊774人,平均1.8分钟就要接诊一名患者,抢救危重病人量高达49人次,并且这些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连日来,由于疫情的冲击,急诊科工作量骤增,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休克、心脑血管意外等危重症患者增多,床位“爆满”,危重患者还在不断随时送来,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不少医护人员相继“中招”,但这些保卫着市民们生命健康的卫士们并没有因此停下,而是选择坚守!  
     工作人员减少,但工作量却激增,怎么办?“我们急诊向来不怕困难!”在科主任吴海荣、护士长费丽燕的带领下,一场场与病魔抗争、与生命接力的战斗打响。  
     吴海荣顶着高烧,片刻未休,依然忙碌在“阵地”上,经常到深夜凌晨才离开医院,协调诸事,一项不马虎,一步不懈怠,“我的同事们这几天都是如此,为了抢救患者,他们忙得没时间喝一口水,甚至直到凌晨都吃不上一口饭,真的让人心疼!”  
     这些医生,有的人发着高烧,有的人走路还打着飘,但为了保证工作正常有序运行,他们无论如何都坚持把班上完……这样感人的故事不胜枚举。  
     大家都说急诊科的护士,一袭绿色的急救服,就像是“女超人”,分诊、输液、抢救、处理纠纷……仿佛就没有她们办不到的事。但她们也是血肉之躯,也会生病,在来势汹汹的病毒面前,上班时,忙着抢救、照顾病人;下班了,拖着疲惫的身躯还要照顾卧病在床的老人,抑或是高热不退的孩子,虽然嘴上说着累得快倒下了,可第二天依然能看到她们坚定的步伐,因为她们知道,自己多挺一天就给科室减轻一点压力,就能给患者多一分安全。  
     连日操心劳力、已经抢救到没有力气摔倒在地又爬起来继续抢救的护士长费丽燕也终于支撑不住了,高热、声哑的她依然惦记着科里。一天下来,又有4个主班护士被感染。正在费丽燕苦恼排班的时候,在家休息的护士主动发来消息让她感动不已:  
     “护士长,我看我们主班已经没法排了,我来上班吧!”  
     “护士长,我现在低热,没那么难受了,今天的中班我会来上的!”  
     虽然他们都还有身体不适,但心里一直记挂着科室,只要觉得自己稍微好点了,能撑住了,就会毫不犹豫地返岗战斗!回到岗位上,又是全心投入。年轻的“男丁格尔”丁禹夫一直都是脏活累活抢着干,忙碌起来无暇喝水、吃饭,直到自己发生低血糖,一阵眩晕,被同事搀扶着坐下,小丁才发现自己已经连轴转了十几个小时了。  
     面对疫情,可敬可爱的急诊人再次展现责任使命担当!面对这样的困难,其他临床科室的兄弟姐妹们也来支援顶上,团结协作;为大家准备好的餐食、药品等物资也一波波送到奋战在最前线的同事手上,在这个严冬里,让大家觉得温暖,奋战有你我相伴。  
     坚守在抢救生命的第一线,不放弃不言弃,一同迎接即将来临的春天,这也是所有医务工作者此时此刻共同的愿望。
医院总机:0510-88859999 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话:0510-88859999转21100 预约电话:0510-81008810 投诉咨询电话一:82757832 安全隐患监督热线:82757832 投诉咨询电话二:8008287999(座机免费电话)

订阅号

服务号

互联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10229589号-1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1050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地址: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湖滨路与中南路交汇处)   版权所有 无锡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