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新闻快讯
新闻中心
公示公告
专科特色
名医堂
特色专科
名医专家
名医堂专家
名医专家
就医导航
门诊指南
住院须知
医保政策
专家门诊时间
党建文化
核心价值体系
党建时讯
党教课堂
清风伴医行
廉政邮箱
科教之窗
科研动态
伦理委员会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教育园地
成果展示
相关制度
资料下载
护理风采
护理新闻
护理管理
专科护理
院务公开
政务公开
工作规范
便民措施
财务公开
对外交流
友好医院
域外深造
援外医疗
学术交流
互联网医院
新闻快讯
一 新闻动态
一 公示公告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新闻中心
我们守护在发热门诊!
悬壶入沙场,白衣作战袍!发热门诊,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时刻直面病毒。如果说抗击疫情是无硝烟的战场,那么发热门诊就是阻止“战火”蔓延的第一道防线。
发热门诊负责人倪纯明主任,肩上的担子可谓不轻,自新冠疫情以来,她几乎全天24小时在线,一有问题立即响应。从人员到物资,从预案到防控,从病区感控安排、重点区域布控到全员培训、感染患者筛查会诊,再到发热门诊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她都记挂在心上。平日不仅要正常出诊,还要管理起发热门诊的规范化流程,落实闭环管理无漏洞。正因为有她这个主心骨,让整个发热门诊定了心、凝了神。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坚强“大白”,每次脱下防护服,他们都是汗流浃背,鼻梁、脸颊被压红,温度一高如同蒸桑拿,身上、脸上全是汗,汗珠顺着脸颊滴下,又不能用手去擦拭,但当他们忙起来时,就将所有不适抛诸脑后,一心专注于工作。
周边城市陆续出现阳性病例,无锡全面从严从细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发热门诊的重要性再一次凸显,接诊的人数越来越多,最多的一天达到了77位患者。
尽管患者多,但防控的细节依然不可忽视。医生、护士,就连保安、保洁人员都自觉加入维持就诊秩序的队伍,为患者免费发放医用外科口罩,提醒一米线排队,引导准确填写流调信息。
这里的工作环境相对封闭,病人的疾病谱也很广,忙碌起来没有白天黑夜之分。有些病人会比较烦躁,在风险大、任务重、压力大的当下,医护人员也锻炼成了“多面手”,不仅能拿出准确的治疗方案,还要对患者做好心理疏导,通过耐心地交流讲解,使患者明白自己的病因,打消心中的焦虑。
为了让病人能够更加安心地接受治疗,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在这个特殊时期承担起了更多责任。有位幽闭恐惧症的患者,独自在隔离病房里等核酸报告的这段时间让她感到很害怕,抱着护士哭了很久,而等待在外的女儿看不到母亲的情况也非常着急,值班护士便始终陪着她,一边为其吸氧,一边安抚情绪,逐渐患者安静下来。
面对病人在等待核酸结果期间的饮食饮水等需求问题,大家又成立联络小分队,专人定时汇总患者需求发送给医院超市,超市第一时间将物品送到发热门诊入口处,再由护士核对后送进隔离病房,越来越完善、人性化的服务得到了不少就诊患者的赞许和认同。
“终末消毒是这里工作的重中之重。”护士长助理范春艳说道。每一位隔离患者离开之后都要进行终末消毒,擦拭床单元、地面、墙面、输液架、卫生间……每一个区域、每一个物件,一套程序做下来至少需要15-20分钟,由于就诊量剧增,由于就诊量剧增,每天仅消毒的时长就超过20小时,但在这种压力面前,没有一个人后退,没有一个人掉队,大家一起扛下了这份责任,守护着百姓安康。
抗疫之路,任重而道远,发热门诊上下同心,秉承着“心中有信仰,肩上有责任,脚下有力量”的铿锵态度,以更高的标准、更精细的管控,守好医院的大门!
有一种“坚守”——叫我在发热门诊!
有一种“骄傲”——叫我在发热门诊!
好样的!欢迎你们回家!
3月21日晚
无锡驰援连云港医疗队员
圆满完成任务
平安返回无锡
受市委书记杜小刚、市长赵建军委托
副市长秦咏薪等
冒着大雨欢迎医疗队员凯旋
我院分管院领导一行
带着鲜花、高举欢迎牌
等待着英雄们的归来
19点47分
载着援连医疗队的大巴缓缓驶入驻地
经过10多天“连轴转”的工作
迎来了胜利的一刻,
队员们圆满完成任务,顺利回锡了
3月9日
我院7名医护骨干
邹思捷、岳胜利、戴红红
马卫、程丽丽、戚银银、徐品峨
随百余人无锡援连医疗队集结出发
在战疫一线贡献“无锡中医力量”
他们中有曾经支援扬州抗疫的“老将”,也有首次出征的“新兵”,但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刻,他们都挺身而出,一往无前。命令面前,他们没有片刻犹豫,9日下午出发,10日凌晨1点多抵连,当天下午3点便和队友们整建制接管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应急七病区,随之而来的是12天的连续“战斗”。
作为这次医院医疗队的队长,邹思捷更感肩上责任的重大。这个敦厚的呼吸科汉子自疫情开始就坚守在抗疫一线,去年他驰援扬州,这次他又带着队伍来到连云港,“我们在这里必须全力投入”,话不多的邹思捷工作起来却很拼命,有几位棘手的高龄患者,因为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病情较为复杂,耐心地询问病史,仔细地查阅资料,大家同心在短时间内迅速准确掌握病情特点,及时制定调整治疗方案,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很快控制住了病情。
“从我们刚来时看到一双双透露着忧虑的眼睛,到现在的患者不再害怕,我们的付出就有价值。”本就长期坚守在医院发热门诊的岳胜利在即将凯旋时透露着开心。岳胜利的病人中有一位年轻的母亲,担忧家里的幼子,岳胜利边安慰鼓舞她,边与同事探讨治疗方案,结果患者检测结果不断向好,很快便能出院和孩子团聚。
马卫是一名共青团员,第一次穿上防护服,行动变得笨拙、视野也不再清晰、触觉也没那么灵敏,但马卫很快适应了自己的工作,连续完成采血、化验、打印报告单等工作。程丽丽是一名感控护士,她的工作是监督所有人正确穿脱防护服,貌似轻松的工作却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她必须对每个步骤烂熟于心,靠着一双“火眼金睛”盯紧每一个人、每一个细节,“不让一位同伴受病毒侵害,不让一株病毒逃出污染区”,对待起工作,她可毫不含糊。
温暖时刻
尽管忙碌的工作会让人疲惫,但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几日来的连续降温,连云港政府将羽绒服、冲锋衣等防寒物资送到队员们手里;每天回到隔离酒店,都会有已经准备好的热腾腾饭菜;不论是清晨还是深夜,司机师傅准点接送大家往返……这些细致入微的关心都让队员们倍感温暖而又充满力量。
我们相信
坚定必胜信心
便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
早一分钟出结果,就早一分钟排除危险
近日,面对突如其来疫情,我院核酸检测基地再次启动。
在警报拉响的13日当晚,周春刚、徐庆两位主任带队再次深入实验室,整个由检验人员和临时抽调的标本接收小分队随时待命,争分夺秒、昼夜不停,不眠不休奋战“疫”线,探寻新冠病毒的“蛛丝马迹”,为打赢“绿码保卫战”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检验数据。
标本接收区
医务处的周晓莉已经是二次进仓了,晚上接到电话,她二话不说,赶到医院。凌晨4点多,一批采样标本送抵,周晓莉、刘燕君等人立刻仔细地对照样本交接单开始清点,转运箱码、试管码,一个个核对清楚、录入系统,看似并不复杂的工作,4人小组也整整忙碌了6个小时。想到这批检测结果需要在12小时内完成并上报,大家揉揉酸痛的胳膊,想到为后面的检测工作争取了更多的时间,相视会心一笑。
样本处理区
标本通过传递窗来到处理区,生物安全柜前,4名核酸检测人员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有条不紊地进行核酸提取操作。汤加小心翼翼地用加样枪依次吸取面前密集排列的样本,加入到对应的反应管中,上机提取核酸,为了避免滴溅,每一步骤都要轻柔稳定。汤加也是核酸检测的老兵了,2021年她曾经先后支援南京扬州战“疫”,家里的小女儿才上幼儿园,正是粘人的时候,但身为疫情防控的骨干力量,她已经习惯了在半夜“丢下”熟睡的女儿,赶往最需要她的地方,这次连女儿6岁的生日也错过了!
产物扩增分析区
提取完成的核酸在密封状态下送往产物扩增分析区。在这里,微量的新冠病毒片段被成千上万倍地放大后现出"原形"。此时,王书乐正和同事们死死地盯着电脑屏幕,分析扩增曲线,判读检测结果,尽管在多日“白+黑”连续工作模式下,大家都熬红了双眼,但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他们依然不放松任何一个细节。在这里,空间小设备多,持续运转的设备散发着热量,将环境温度提高了几度,这让大白们更觉得闷热,一组核酸检测完成,贴身的衣服就全湿透了。
第二天一早8:40,第一批180管核酸结果出来,从接收到完成,仅仅用时4个小时15分钟。
“早一分钟出结果,就能将潜在的危险第一时间排除。”多次参与抗疫任务的输血科主任徐庆说,作为核酸检测人员,无论是进入检测基地的、还是留守在实验室的,大家都在关键时刻顶住了压力,没有人抱怨,没有人喊累,虽然牺牲了陪伴家人和休息的时间,但是看到一份份“阴性”报告,大家还是很开心。
防“疫”不息,战“疫”不止,我们同坚守
针对近期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市中医院紧扣大局、迅速行动,细化措施、强化落实,坚持以开好每日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为重要载体,抓实医院抗疫工作推进。
全体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对疫情防控工作再强调、再部署,要求全院上下务必保持高度警觉,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尤其是坚决执行好市委杜小刚书记在疫情防控工作视频点调会上的指示精神——以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举措织密防控网,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切实强化责任落实,细化优化工作要求,抓紧落实应急储备,压实“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担当,及时调整完善防控策略和应对举措,坚守来之不易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态势,为确保市两会顺利召开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安全保障。
紧扣“全”字,进一步做好重点人员管理
在预检分诊处,快速增派人手,把好入院第一关。询问、测温……这些简单的动作和对话,每日要重复数千次;遇到不熟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专属人工通道有工作人员耐心引导、帮助核验两码;遇到患者急于看病,不配合流调时,工作人员也会忍住身心的疲惫,一遍遍地向他们宣教。
在住院管理上,为确保执行好防控期间的陪护、探视规定,又尽量满足住院患者及家属的诉求,医护人员默默承担起了比往常多出数倍的工作,帮忙运送物品、打饭……让病人能够在院就诊期间舒心、放心。
在人-物-环境同防上,下足功夫,既要保证医院业务正常运转,又要防控风险隐患,对于所有外来物品做好严格登记、消杀工作,确保各环节严丝合缝、滴水不漏。
紧扣“准”字,进一步提升能力建设
面对13日以来陡然增多的愿检尽检人群,医院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放全部采样窗口,紧急调派人手,医护人员通宵坚守,各点位专人引导,现场秩序井然,截至目前,共完成一万余人次愿检尽检核酸检测。核酸检测基地再度“重启”,当晚14名工作人员迅速集结、火力全开、高效运转,力争按时保质完成检测任务。
紧扣“严”字,进一步强化综合督查
严格执行六级督查制度,开展“地毯式”督查,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院领导日夜带队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及时发现工作流程、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中的风险点并予以现场协调解决;纪监部门紧盯薄弱环节和短板不足,开展每日“回头看”;相关管理部门不漏全院任何一处,从细节着手,以督查促落实,以督查促实干,全力织就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安全网。
省中管局汪海波副处长专程来锡调研指导
3月10日,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处副处长汪海波就省中医临床医学创新中心建设及龙砂医学流派发展来我院调研指导,市卫生健康委中医处处长叶志超等陪同。
全体院领导,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退行性骨关节病临床医学创新中心负责人及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参加调研。
汪海波副处长仔细听取了医院发展、省中医退行性骨关节病临床医学创新中心创建及龙砂医派活态传承拓展等工作汇报后,对医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发展创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讲话中,汪海波副处长首先对《江苏省中医临床医学创新中心建设指导意见》进行深入解读,并强调这项工作是在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选择中医药治疗具有优势的疾病领域和临床专科布局建设,最终目标是要对标“国字号”,争创国家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院要紧跟省中管局部署要求,明确工作目标、制定详细方案、细化工作步骤、加快推进速度,举全院之力促使建设工作落地见效。
其次,结合《江苏省中医药条例》指出,要积极推进龙砂医学研究推广,总结有益经验服务于临床,将研究成果真正用之于民、普惠于民,将其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
院党委书记严雪峰,院长、党委副书记高宇峰对汪海波副处长的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此次省中管局的现场调研对于医院医学临床创新中心、学术流派建设均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为医院下一步工作找准方向,理清思路。医院一定会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推进各项建设工作,在人财物各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切实扛起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努力将医院打造成为省内乃至国家中医药的高地。
131页/1014篇
9
3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4
:
行业链接 :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江苏省中医药局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华“治未病”网
医院总机:0510-88859999
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话:0510-88859999转21100
预约电话:0510-81008810
投诉咨询电话一:82757832
安全隐患监督热线:82757832
投诉咨询电话二:8008287999(座机免费电话)
订阅号
服务号
互联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10229589号-1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1050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地址: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湖滨路与中南路交汇处) 版权所有 无锡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