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新闻中心
“锡”心守“沪”,中医儿女再出发! 4月4日凌晨  
我院又一支抗疫医疗队星夜集结,再出征!  
这是一支由50名医护技人员组成的核酸采样队,重任在肩,但他们毫无怨言,负重前行!  

     中医儿女  抗疫有我!  
     这批队员当中有党员、有入党积极分子,年轻的“90”后、“00”后占比64%,其中不少人支援过公卫中心,有着数次支援社区核酸采样的经验。  
     昨日傍晚,这批精英们刚刚接到通知可以从之前支援的社区撤离,还在归途,就接到了奔赴上海的命令。尽管带着满身的疲惫,很想能回家和家人团聚,但想到同胞们正等待着他们的帮助,都在工作群里都主动请战,一句句"可参加"的回复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队员们的奉献精神着实让人感动,部分队员担心因为自己所在小区封控或管控而无法正常出入,让医院出现“非战斗性减员”,于是“狠狠心”放弃了能在简短空隙回家的机会,直接休息在了医院,等待随时出发的指令。  
     为确保队员们在上海支援期间的防护万无一失,医院再次组织队员们参加院感防控的再强化再培训,院感科全体工作人员出动,争分夺秒对大家进行一对一指导。医院党政领导和医务、护理、宣传统战、保卫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到市民中心共同欢送队员,为他们鼓劲!  
     4:40,包括我院队员在内的无锡援沪核酸采样队,在警车开道护送下,乘着大巴披星戴月地启程出发,早晨7点抵达目的地,随着上海核酸采样的启动瞬间进入工作状态,助力上海打响这场疫情阻击战。  

苏沪同心,我们来了!  

亲爱的同事,加油!  

上海,加油!
同心同行 义无反顾 我们一起守“沪”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上海加油,我们来了  
     4月3日,我院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湛的44人援沪医疗队集结出发,驰援上海!和之前赶赴上海的4名检验队员并肩作战,共同阻击疫情。  
     春光明媚的午后,院领导班子带领各党总支、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队员们送行。  

     声声叮嘱  字字关心   
     送行仪式上,院党委书记严雪峰,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高宇峰殷切地叮嘱大家,驰援上海是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政治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大家都是好样的!  
     在上海工作期间,大家要听从指挥,敢打胜仗,用最快速度融入新岗位新角色,也要注意做好防护,为打赢上海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无锡中医的力量。  
     我们的队员中有14名党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要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医院是大家的坚强后盾,希望大家早日凯旋、平安归来!  
 
     老将与新兵  等你们平安凯旋!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连续奋战在战“疫”一线,既有去年连续作战南京扬州、今年支援连云港、长期坚守在医院发热门诊经验丰富的“老将”,也有“关键时刻特别能扛”的“90后”甚至“00后”,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铁军队伍。  

     队长张燕敏是一名呼吸科的专家,自疫情发生以来,她每天都处于备战或战斗状态,学习、实践、不断提升……2021年夏,作为医疗组组长她带队驻扎扬州,这次告别家中的两个孩子,再次出征,她依然信心满满。  
     护理组长张淑平是一名老将,前不久刚做完手术的她,听说要去上海,再次报名请战,大家拦也拦不住,“作为一名党员,这个时候我哪能落后?小手术打不到我,我有经验,就让我去!33名护士,我都平平安安给带回来。”  
     医生陆莉君是第一次参加支援,同为医生的丈夫则是我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队长王亮,临别在即,夫妻俩不停地彼此叮嘱,一边嘱咐要如何做好防护,一边叮咛要如何照顾一双儿女。  
     00后的护士薛鸣琪是队伍里最小的一个,稍显稚嫩的脸庞却充满了坚毅的力量。在护士长的眼里这“孩子”是棵好苗子,平时工作细致认真,报名的时候义无反顾,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自己背地里做了不少功课。  
身披一缕阳光,满载使命嘱托  
我们出发啦!  


你们去勇敢守“沪”  

人分两地   情同一心  

疫去安来之日  

便是你我重逢时
消化道大出血命悬一线,多学科协作力挽狂澜      初春的早晨,51岁的郭先生正和前来查房的普外科主任丁忠阳聊着自己的病情,说自己已经能吃一些流质了,看着外面的蓝天,心情不错。  
     很难想象的是,就在不久前,郭先生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最终在市中医院急重症部、普外科、手术室、麻醉科、输血科、检验科、内镜中心等多个专科的协作下,将他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  

     回想起来,郭先生仍然后怕的一天  
     因为呕血不止,郭先生被送到医院急诊科,情况危急,仅肉眼可见的呕血总量就达3000-4000mL。  
     值班护士箭步上前,熟练地上监护、建立静脉通路、抽血,监护仪持续报警,值班医生周浩在询问病情后果断作出判断: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夏小琴立刻完成深静脉穿刺,给予快速补液、大量血管活性药物,输血科也第一时间送来了2000CC  “救命”的血制品。  

生命体征勉强维持住了  
但这出血的病因究竟是什么?  
     刚下手术台的普外科主任丁忠阳前来会诊,  迅速了解病情后,作出了积极抗休克同时紧急胃镜检查。在核酸采样结果未出的情况下,赶来的内镜中心沈旦蕾冒着风险完成了检查,由于出血量太多,视野不清,患者处于休克状态,出血部位难以判断,沈丹蕾和助手边推镜子边吸出血液,大汗淋漓。经多次反复进镜、高位翻转镜身……最终在胃角发现了铜钱大小的溃疡,不停地喷射性出血,此时镜下止血不太可能了。  
患者命悬一线,怎么办?  
     丁主任当即决定紧急手术,患者被快速送往手术室,与此同时,蒋盘强、冯舒等医生已和家属完成了术前谈话签字,手术室里也一切准备妥当,一场无缝对接的生命接力开始了!  

     有了精准定位,术中治疗就有了目标,由于出血部位靠近幽门部,手术团队对患者行下半部胃切除+胃-空肠吻合术,整个抢救过程历时2个多小时,患者转危为安。  
     这样凶险的手术,自然少不了麻醉科保驾护航。接到通知后,尹卫娟、张建楠、徐永成等麻醉专家疾步赶到手术间,麻醉机、呼吸机、深度监护、体温保护系统、麻醉抢救药品准备到位。  
     大量呕血造成口腔积血较多,插管难度陡增,在快速控制气道后,大家配合默契,准确无误地将管子送进了声门,又锲而不舍地成功穿刺桡动脉置管,为后续抢救工作奠定了基础。  
收缩压低至69mmHg!  
乳酸高达9.7mmol/L!  
     休克、酸中毒异常严重,此时的麻醉医生们分工合作,几双眼睛紧盯各种仪器,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这时候“稳住”是第一要务!  
     检验科迅速出具检验报告,输血科紧急调配充足的血制品,整个抢救过程紧张而有序,经过2个多小时的争分夺秒,患者与死神擦肩而过。  
手术很成功,“喷血”已经止住!  
     但患者仍未脱离危险期,此时“生命接力棒”交到了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手中。“这个病人目前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后面还面临诸多难关,前面的同事奋力抢回了一条命,后面就看我们的了!”吴锡平主任犹如定海神针,有他在,大家就安心。  
     由于长时间缺血,组织灌注不足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发生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切口到处渗血,血压不稳,多脏器损伤,ICU的医护团队全天候监测——调整出入量、补充调整凝血功能、评估患者容量状态,尽可能避免大量失血又大量输血的各种并发症,维持呼吸血压平稳,促进损伤脏器的恢复。  

     经过4个日夜的精心救治,郭先生各项生命指标逐渐恢复并顺利脱机,拔除气管插管,渡过危险难关,转入普通病房。  
     这样的“生死时速”在市中医院每天都在上演,生命所系,性命相托,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全力做好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为患者点燃生的希望,这是每一个中医人的铁肩担当,我们义无反顾!
“疫”不容辞,杏林核酸采样的日与夜      近日,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我院闻令而动,第一时间贯彻上级部署要求,分批组织医务人员前往不同社区支援核酸采样工作。  
新吴区  我们来了!  
     3月28日,由4名医师和11名护理人员组成的“先头部队”率先赶赴江溪街道,15名队员中,有6名党员、5名队员曾有过抗疫支援经历,年龄最小的仅22岁。他们兵分两路前往叙康里社区和坊前社区。  

     到达社区时已是下午六点,稍作调整便开始了近6个多小时不喝水不停歇更无法上厕所的采样,当天人均采样量近700人次,回到酒店休息时已是凌晨一点多。  
     为了不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采样工作一般从傍晚开始直至深夜。初春的无锡早晚温差较大,再加上都是户外工作,多数队员虽然穿着防护服仍然觉得寒冷,但都咬牙挺下来了。有的队员受凉头痛难忍,也只是短暂休息、喝点热水就重返岗位。
 
     为了不让下夜班后来采样的市民扑空,队员们都十分默契地主动将采样时间延长一个多小时,确保每位市民都能采到。  
     长时间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重复的机械工作以众多采样量,一天工作下来,队员们都觉得腰酸背痛、肩膀酸胀,但想到能为无锡的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他们说,再累也值得。  
若需要,让我上!  
     3月30日晚,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部署,滨湖区、锡山区、惠山区多地开展全员核酸采样,面对巨大的人手缺口,杏林“大白”们再一次挺身而出。  

     一接任务,医院立即从前期组建的核酸采样应急队中抽调78人,组成两支队伍,连夜奔赴各个采样点。从深夜2点陆续忙碌到中午11点,稍作休整,新一轮的工作直至次日凌晨,人均采样量达1000人次。  
     前期在新吴区的队员们刚结束当天的任务,不久后又马不停蹄转战滨湖区,不少队员都工作超过12个小时,尽管疲惫,但医者的责任感让他们仍斗志昂扬。  

     支援锡山区70余名队员坚守在不同点位,有的驻扎在定点采样点、有的则需要挨家挨户提供上门采样服务......面对老人,常常需要进行耐心沟通才能完成采样;面对小朋友,又需要“绞尽脑汁”帮克服孩子们的恐惧心理,大家忙碌到午后有的还没吃上一口热乎饭。  
     对“大白”们来说,凌晨4点室外的寒风,是奔赴核酸采集点的低语,密不透风的白衣,是守护他们征程的铠甲。面对充满风险而又艰辛的核酸采样工作,她们无怨无悔,倾力前行!  
相信疫情终将散去,我们静候春暖花开!
实现“无接触就诊”,无锡市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上线!      疫情期间,响应国家号召,少出门不聚集,生病了想去医院又不敢,开单检查得排队,报告出来了还要去复诊......  
     这些问题,在无锡市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都能为您解决!让您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国家三甲综合中医院的专业诊疗,坐等药品配送到家!  
是不是超级方便?  
这么便捷的服务要怎么Get到呢?  
     准备好一部智能手机、既往就诊病历,下载好【灵锡】APP,绑定好医保卡,选择一处网络良好、光线良好的安静环境。
关于互联网门诊  
相信大家还有不少疑问  
小编在这里汇总介绍  
请大家就诊前仔细阅读  

Q1:哪些患者可以选择互联网门诊就诊?  
A:目前主要提供自费患者及本地医保患者的常见病、慢性病的复诊服务。不适用于初诊患者、急危重症、疑难病患者。对于初诊、病情不稳定、需要定期复查等的患者还是应及时线下就诊。  
目前互联网医院仅可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医院正在加紧信息改造,不久将实现中药处方的线上开具。因药品管理规定,暂不提供精麻类、针剂类、冷链类药品。  
Q2:患者如何与医生交流、沟通病情?  
A:我院互联网门诊可实现图文、视频等交互手段。目前,患者可通过文字描述病情及需求,提供医师需要的照片,通过详细问诊沟通病情。将来会开通视频复诊,患者可与医师视频连线,提供更全面的诊疗。中医脉诊暂不要求提供材料,医师会根据其他信息来判断病情。  
Q3:有哪些科室目前已经开通了互联网门诊?  
A:目前我院已开通了心血管科、脑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男科等科室,后续还会上线其他科室。  
Q4:互联网医院是哪些医师?实力如何?  
A:我院互联网医院入驻医师均为高年资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沟通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近期也将安排多名青年名中医线上坐诊。  
Q5:互联网医院是不是也需要实名制?  
A:是。  
Q6:互联网医院的诊疗费如何收取?  
A:互联网医院的诊疗费经物价部门审批,通过自费(支付宝、微信)或医保结算方式收取。  
Q7:互联网医院挂号、缴费可以使用医保卡吗?  
A:可以,目前我院互联网医院支持医保“脱卡脱码”支付。  
Q8:互联网门诊就诊后如何取药?  
A:医师开立处方,经药师审核后,医院提供药品快递到家(到付)服务。患者可根据在线处方订单发出的配送单号,跟踪物流信息,一般无锡市内(含江阴、宜兴)1-2天。  
Q9:已在互联网医院问诊,医师为什么还是让我到实体医院就诊?  
A:如果病情需要,仅根据线上视频、语音、文字等资料可能无法准确判断病情,或者需开立精麻类处方等情况,为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医师会建议线下就诊。  
Q10:可以网上开具请假条或者疾病证明书吗?  
A:不可以,需至医院办理。  
Q11:我能要接诊医生的手机号码和微信以便联系吗?  
A:不能,线上复诊在医生出诊时间内有效,如有需要请线上咨询,暂不能提供医师个人联系方式。  
Q12:能用自己的账户为家人看病吗?  
A:线上服务仅供复诊患者本人使用。  
Q13:退药如何办理?  
A:原则上发放出去的药品一概不予退换,相关事宜可至医院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咨询办理。  
     互联网医院的正式启用是我院拓展巩固党史学习教育的惠民举措,也是“互联网+医疗健康”迈入发展新阶段的新起点。医院将严格监管、规范运行,切实提升互联网医院建设实效,进一步强化优质医疗资源和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互补,打造中医药独具特色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品牌。
医院总机:0510-88859999 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话:0510-88859999转21100 预约电话:0510-81008810 投诉咨询电话一:82757832 安全隐患监督热线:82757832 投诉咨询电话二:8008287999(座机免费电话)

订阅号

服务号

互联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10229589号-1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1050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地址: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湖滨路与中南路交汇处)   版权所有 无锡市中医医院